作为顾客,你最讨厌听到什么?

「我家的产品可比那家店的好多了,质量优价格还比他们低,您买了他家的产品那可就是上当受骗啦」「他家产品真不行,咱家这产品绝对秒杀他」诸如此类没完没了。青岛新思维电商-淘宝、京东认15854202769证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淘宝代运营、网店托管、天猫代运营等一站式网店代运营服务。

讲道理,产品好就好呗,干嘛动辄就要牵扯上别家。提高自己贬低别人这事可不地道,况且容易招人恨。虽然现实生活中捧高踩低的人不少,但站在道德高地上,谁也不愿意买个东西还得听这种「拉踩」。

再说了,有实力的产品从来不惧与其他同行的对比,更犯不著主动祭出「我比人强」的强势宣传,倒显得既掉价又没品。

图片来源于网路

1.怎样让顾客产生双重反感?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FAB法则。FAB对应的三个单词分别是:Feature、Advantage和Benefit,即属性、作用和益处。FAB法则作为说服性演讲结构,它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客户相信你的是最好的。

后来FAB法则被运用于各类沟通场景,最基础的从销售推销产品、老板动员鼓舞员工、甚至到谈恋爱中男女双方想向对方展示自己的魅力时都能用得上。FAB法则中的三个单词也进一步被引申出新的含义,F-特点,A-优势,B-利益。当销售在介绍产品时,就会遵循这一沟通公式:我的产品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产品带来了怎样的优势,这种优势会为顾客带来什么直接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路

但是因销售环境FAB被引申出的这类新含义,一不小心就会演绎成下列这种:

「F-我的产品有什么特征(顾名思义,特征就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地方)」。作为买家,听到这种表述,反感+1。

「A-我的产品比其他家产品有什么突出优势」。而买家可能心想:同质化产品那么多,你家产品怎么可能比所有产品都好?反感+2。

还没等销售表述完产品能带来的利益,买家已经败兴而归,至少后半场是绝没什么心思再听销售发挥了。

2.符合事实,超常发挥

那么不跳脱FAB法则的本义,又该怎么发挥?

将FAB法则放在详情页中,F作为属性,应该是对产品客观事实的表达。A作为作用,即能够给客户带来的用处。B作为益处,就是给客户带来的利益。

每种产品的诞生,都与背后的市场需求紧密相关。以近几年火热的鸡胸肉为例,是伴随著「游泳健身了解一下」而逐渐成长起来的。

想增肌但不增脂,无论是奔波在减肥路上苦苦节食的美少女,还是天天在健身房撸铁照镜的少年,鸡胸肉因其低脂高蛋白的属性,成为健身达人的配餐首选。

第一屏,强调突出核心卖点【低脂高蛋白】,即鸡胸肉的本质属性。

新思维美工作品

当F-属性展示了以后,接下来就是由F-属性所带来的A-作用。

作用1:原料新鲜、无添加;以及这一作用所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

新思维美工作品

利益1:新鲜美味,健康营养。

新思维美工作品

作用2:无油烹制;

新思维美工作品

利益2:塑形增肌,增肌不增脂。

新思维美工作品

总结如下:

F-属性(核心卖点):低脂高蛋白。

A-作用(产品优势):原料新鲜、无添加;无油烹制。

B-利益:新鲜美味,健康营养;塑形增肌,增肌不增脂。

通过层层递进的表达,思路清晰,卖点简练。三者之间联系紧密、逻辑合理,叙述真实客观,买家不仅更容易看懂,而且加强了对卖家的信任。在产品卖点均能成立的情况下,买家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他到底应该下单多少份呢?

3.FAB法则发挥作用的前提

当然,想要发挥FAB法则真正效用的唯一前提,就是找到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点,即消费痛点。只有真正清楚消费者的「痛点」在哪,才能从产品属性引申到作用(产品优势),进而表述产品所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利益。

消费者的需求就像潜藏在水面下的冰山

如果从一开始,消费者的「痛点」就没抓准。比如,顾客想买的是件「保暖舒适」的羽绒服,可你一个劲的就「款式版型」这一卖点大书特书,怎么著也转不到「面料保暖」的正题上,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把FAB法则玩出花来,也照样打动不了顾客的心。原因很简单,需求没找准。青岛新思维电商-淘宝、京东认证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淘宝代运营、网店托管、天猫代运营等一站式网店代运营服务。

在找准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再将FAB法则运用在宝贝详情页中,做出真实可信、客观而逻辑紧实的详情页描述,店铺转化率离质的跃进也就不远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