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中國股市近幾年持續低迷的態勢下,散戶沒賺錢的比例超過95%!如果你盈虧平衡甚至小賺一筆的話,那麼恭喜你——你是那5%的幸運兒!事實上,不僅僅是股市,在房地產、黃金、期貨、基金等投資項目上,能夠成功投資並賺到錢的始終是少數人。

而那些賺到錢的人,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與常人「格格不入」。他們似乎總是堅定自己的看法,從不會輕易動搖自己的理念,更不會盲從別人的想法。普通投資者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慣常遭遇,好像也從來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難道說成功的投資,就必須要反人性?

從本質上來說,投資本來就是一項少數人才能夠獲得成功的事。如果每個人都能成功投資,那投資就和吃飯、喝水一樣,變得沒有意義了。而絕大部分不賺錢的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都是跟著感覺走。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不成熟、不專業的投資經驗,去盲目判斷股價的高低、樓市的漲跌、期貨的走勢等。跟著感覺走固然瀟洒,最後的結果卻往往是投資失敗。

那些看起來反人性的成功投資,是因為投資者從來不會相信自己的感覺。他們更能對抗人性的弱點,更會基於事實、規律等進行分析、判斷。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強大的意志力。可惜的是,普通投資者沒有這種意志力,自然會把那些成功投資者的種種理智行為看做是「反人性」。

當熊市即將來臨時,很多人都覺得不會「跌跌不休」,進而瘋狂加倉,結果賠得血本無歸。而在牛市要出現時,很多被「傷透」的人又抱有悲觀情緒,反而變得小心翼翼。太容易被「操控」的投資心態,註定他們只是投資領域中的「犧牲品」。

只有那些不斷做出反人性行為的投資者,才能火中取栗,化不可能為可能。不被情緒干擾的他們,註定在心態上已經領先。「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甚至他認為,「要遠離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看來,投資這件事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夠掌控的。

MACD指標全稱叫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由查拉爾·阿佩爾(Gerald Apple)所創造的,是一種研判股票買賣時機、跟蹤股價運行趨勢的技術分析工具。它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長期均線(DEA)、短期均線(DIF)、紅色量能柱、綠色量能柱和0軸線,由這五部分組成了MACD這個整體。

MACD多空指標判斷轉折點

轉折點也是我們常說的零界點,一個市場永遠是多空雙方的矛盾統一體,兩種力量互相打壓,總會出現某個零界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多空轉折點。在MACD指標中,0軸是多空雙方的零界點,MACD的DIF線和柱狀線分別是中長期和中短期的參考指標,可以通過分析這三方面來判斷市場的轉折點。

不同趨勢下的多空轉換

一、中長期價格趨勢轉換

當MACD的DIF線在0軸下方,自下而上突破0軸,則說明價格趨勢由空方佔優變為多方佔優。如下圖:

圖中可以看出:當MACD的DIF線在0軸之上時,股價處於中長期的上漲或者反彈過程,而在0軸下方時,則處於中長期的下跌過程。

二、中短期價格趨勢轉換

當MACD的柱狀線在0軸之下,由下而上突破0軸,即綠柱翻紅柱,則意味著股價中短期空翻多。

圖中可以看出:當MACD出現紅柱之時,股價迎來短線反彈行情,而在0軸之下時短線都處於空頭趨勢。

接下來著重講解如何利用MACD的紅綠柱把握多空交戰的臨界點。在實際操作中,一般當紅柱發散時,表明市場處於多頭趨勢中,而當綠柱發散時,表明市場處於空頭趨勢。

理論上,一波上漲行情都是從綠柱縮短開始,到紅柱縮短結束,也就意味著在綠柱縮短時買,在紅柱縮短時賣,但是實際操作要更為複雜。

MACD的「縮頭」與「抽腳」

紅綠柱的縮短與伸長表明市場短線趨勢力量的轉換,這些也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買賣信號。其中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一、柱狀線抽腳

MACD柱狀線在0軸下方,在股價下跌過程中,柱狀線往往是發散向下,當下跌動能的綠柱達到最大,開始出現第二天柱子短於前一天之時,就是「抽腳」現象,說明市場下跌動力減弱。如下圖:

抽腳操作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股價在多頭市場中的抽腳,一種是空頭市場。多頭市場由於其確定性強,抽腳更值得關注,同樣成功率也較高,如上圖。在多頭市場中抽腳可以作為買點,也可作為補倉機會,是風險小回報高的買入機會!而在空頭市場中,抽腳只能說明止跌,大家都知道,止跌和上漲完全是兩個概念,止跌如果量能配合不好,不排除二次下探需求。

二、柱狀線縮頭

MACD柱狀線在0軸之上,紅柱在上漲趨勢中將會在0軸上方不斷發散向上,當紅柱達到最長時,之後的柱狀線會依次縮短,這樣就發生了紅柱的「縮頭」,說明市場短期上漲動力減弱,是一個短線波段的減倉信號。

以紅柱縮頭作為買賣點也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在多頭市場中,多頭市場如果縮頭髮生在放量上漲的過程中,市場無明顯下調跡象,則要持股,後市出現破位再考慮減倉,而如果發生在縮量上漲的過程中,要注意減倉控制風險。

同樣要注意的是:市場由紅柱轉為綠柱發散時,要注意清倉觀望,出現綠柱時不一定需要量能配合。

對比上圖2個賣點,我們可以看出,在紅柱縮短時的賣點對於收益保證是遠大於紅綠柱轉換時的收益的,所以我們在對比買賣點的安全性之時,也要考慮收益空間,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紅柱縮短時量能以及均線配合的變化。

MACD指標之金叉與死叉

金叉

金叉也稱黃金交叉,是由短期均線向上穿越長期均線形成的一種買入形態;出現這種形態一般預示股票短期買入信號出現。但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金叉都是買入信號,在使用金叉的時候必須要與量能和股價所處的位置相結合起來。當股價處於近期低位或大幅回調見底後,量能在出現金叉的同時也在逐步放大,此時介入操作才能有效的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

案例解析:樂金健康

上圖是樂金健康的走勢圖。該股股價經歷大幅度回調後處於同期低位,同時MACD指標短期均線(DIF)在零軸線以下上穿長期均線(DEA)形成金叉,發出買入信號,在此後幾天該股量能持續放大,顯示有資金進入,此時是非常好的介入時機。隨後該股進入上漲通道,股價大漲。

死叉

死叉也稱死亡交叉,是由短期均線向下穿越長期均線形成的賣出形態。與金叉一樣,在使用死叉時也必須要與當前股價所處位置以及量能結合起來。當股價處於近期高位或短期內經歷大幅上漲,量能在逐步放大的同時突然再次放大,若此時出現死叉,則是比較好的賣出機會。

案例解析:金洲管道

上圖金洲管道一段行情的走勢圖。該股前期經歷了大幅度上漲,股價達到近期的高位,有一定的回調需求。隨後該股在高位出現了一根大陰線,量能在當天也出現了異常放大的現象,同時MACD指標零軸線以上死叉出現,這給出了比較明顯的賣出信號。此後該股股價迅速回調,幾乎到達前期低位,如果錯過出貨的機會,極有可能被深套。

MACD指標的背離

MACD指標的底背離

底背離是指股價是下跌的,低點一個比一個低,而指標曲線(在這裡以MACD指標為例)卻是向上的,即一波一波向上走,高點一個比一個高,股價與指標形成明顯的背離現象,這種在底部形成的背離叫做底背離。

底背離一般發生在下跌末端,暗示股價有反轉向上的跡象,多數是短期的買入時機。其實質是股價經過前期大幅度下跌,風險得到極大釋放,開始有資金介入抄底,但是,空頭仍佔據優勢,股價繼續慣性下跌,一峰比一峰低,甚至是創出近期新低,但MACD指標曲線並未跟隨下行,反而是呈震蕩上升趨勢,曲線一次比一次高。這暗示市場做多動能逐步高漲,股價隨時有反轉向上的預期,是不錯的買入時機。

案例解析:亞翔集成

亞翔集成自從創出38.39新高後,走出沖高回落行情,風險得到一定釋放。在下跌過程中,中間多次出現小級別的反彈行情,但是,空頭力量仍佔據優勢,並未扭轉下跌趨勢,股價依舊是慣性下跌,股價一次比一次低,甚至創出18.5的新低。但是,MACD指標曲線並未跟隨下行,反而呈現震蕩上行趨勢。於是,亞翔集成呈現明顯的底背離形態。

隨著股價風險不斷釋放,股價被嚴重低估,資金抄底的意願越來越強。但是,此時還不是絕佳的買點。因為底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反覆築底夯實的。出於安全考慮,投資者還要耐心等待,等待底部出現持續堆量或者放量的時候,這個時候安全係數較高,投資者可再採取分批逐步介入的操作策略。果然,亞翔集成在創出18.5新低後,出現持續堆量的現象,股價隨即反轉向上,大漲近83%。

MACD指標的頂背離

頂背離是股價走勢一峰比一峰高,股價一直往上漲,而MACD指標曲線並未跟隨上行,而是呈現震蕩向下趨勢,低點一次比一次低,這就是典型的頂背離現象。MACD頂背離其實質是量價的背離導致新高無法持續,或者是主力打壓從而導致股票出現滯漲跡象。但每一次的頂背離一定會造成股價的回調,而回調幅度又往往不一樣。所以投資者在觀察背離形成的時候,要結合量價關係、熱點行情來綜合判斷,若成交量嚴重不足,那麼回調幅度會相應大些,可考慮逢高減持一部分倉位,等股價調整充分時在低吸回來,做波段操作,達到攤低成本的目的。

案例解析:惠達衛浴

惠達衛浴經過前期回調,風險得到一定釋放,有資金開始介入抄底,股價呈現震蕩上行的趨勢,而MACD指標曲線繼續向下空頭髮散,並未改變下跌趨勢。於是,股價出現明顯的頂背離形態。隨著股價運行到前期高點,面臨前期套牢盤壓制,市場追高做多意願並不是很強。資金出現分歧,圖中的大綠柱逐漸增多,暗示拋壓盤增多。股價也走出「雙陰出貨形態」。此時,投資者要格外提高警惕心理。當前的股價已經是外強中乾,若沒有重大利好刺激,惠達衛浴大概率會反轉下跌。果然,惠達衛浴在之後的53個交易日里,暴跌33.18%。

MACD指標的二次金叉和二次死叉

MACD低位二次金叉

當MACD在0軸下方,且遠離零軸,該金叉就稱為低位金叉。當MACD在0軸下方遠離零軸,這時出現金叉,表明此前股價正處於下跌趨勢中。可將此時的金叉,僅僅視為股價的一次短期反彈,這樣才更為穩妥。至於股價是否能夠形成真正的反轉,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買點精講:當第一次地位金叉出現的時候不著急進場,可以先保持觀望的態度;MACD在低位運行的時候與股價形成了底背離的走勢;當股價上穿60日線的時候,上漲趨勢確定,加倉的機會;0軸下方出現第二個金叉的時候為精準買入點。

使用「MACD低位二次金叉」尋找短線暴漲股,需注意下列事項:

(1)MACD低位一次金叉的,未必不能出暴漲股,但「MACD低位二次金叉」出暴漲股的概率和把握更高一些。

(2)「MACD低位二次金叉」出暴漲股的概率和把握所以更高一些,是因為經過「第一次金叉」之後,空頭雖然再度小幅進攻、造成又一次死叉,但是,空頭的進攻在多方的「二次金叉」面前,遭遇潰敗。從而造成多頭力量的噴發。

(3)「MACD低位二次金叉」,如果結合K線形態上的攻擊形態研判,則可信度將提高,資金將更容易下決心介入。

MACD高位二次死叉

當DIFF和DEA均為負值,DIFF線向下跌破DEA線,在0軸下方形成死叉,表示市場上做空力量較為強大,下跌行情仍將持續,此時投資者應該殺跌賣出。

當DIFF和DEA均為正值,DIFF線向下跌破DEA線,在0軸上方形成死叉,表示市場上的做多氛圍有所鬆懈,持股者有高位回吐的想法,股價可能滯漲回落,此時投資者需要藉助其他技術指標來分析是否應該賣出。

總而言之,MACD指標在0軸下方形成死叉才是可靠的賣出信號。

如圖所示,2015年8月25日,處于震盪整理的美的集團放量收出一根T形線。同時,DIFF線向下跌破DEA線,在0軸下方形成金叉,看到此情形,投資者不宜介入。2015年8月17日, MACD的兩條指標線在0軸下方形成死叉,說明股價會出現下跌走勢投資者宜迅速出清手中的股票。

股票「五不買」

第一:利好公開股價卻沒有上漲的股票不買。

股市有句話說的好:利好出儘是利空,有的股票利好公開,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是股價卻是震蕩就是不漲,該漲不漲理應看跌。但是有很多股民仍是抱著他們所謂的價值投資、利好消息不放,自己一根筋也就吧了,還到處向身邊的股民推薦買入,講起來頭頭是道。結果不但自己手裡的票越跌越虧,還要拉著身邊的人被套牢!

第二:前期暴漲,最近出現放量滯漲的股票堅決不買。

前期股票連續大漲,漲了三波甚至四波,股價翻了兩倍甚至更高,又在高位放出天量,出現帶上影線的k線和穿腸大陰線的股票堅決不買。那表示莊家已經換籌走人,你再進去就會被套。原來的市場主力抽身跑掉時,新的市場主力不會很快形成,通常不大會有大買盤馬上接手,短期內價格難以上漲。

第三:大除權過後的股票不買(注意尤其是除權前大幅上漲過的股票)

大除權過後的股票不買,這裡說的大除權過後的股票指的是除權前大幅上漲過的股票,主力已經開始出逃的股票。這點大家要注意,因為有的股票剛剛大除權後就開始走出一波填權行情,這種股票很少,但是還是存在的,這種股票也是能事先察覺到的,至於怎麼抓填權行情的股票。有的人認為大除權後的股票都不能買是不對的,那些人都是半瓶子水!

第四:破位後一直陰跌的股票不買。

股價處於下跌趨勢,上方有多條均線壓制,股價陰跌的股票不買。俗話說:股票不怕暴跌就怕陰跌,暴跌必有強反彈,有操作賺錢的空間。而陰跌的票屬於主力已經出貨,沒有主力介入的股票猶如一灘死水,即使大盤上漲,陰跌的股票跟著反彈也沒有什麼空間,這也是很多股民反應的股市都漲瘋了,我的股票怎麼就是趴著不動的原因!

第五:基本面有大問題的股票堅決不買

受管理層嚴肅處理的先不進去,先觀望一下再說。問題股如果出現大幅上漲,則可以肯定地認為是機構在炒作。但是,這些股票或者面臨監管,或者會出現資金鏈斷裂,風險巨大,跟進去容易被套,散戶股民駕馭不了,不值得去冒險。尤其是業績連年虧損面臨ST或者面臨退市的股票,還有業績造假被處罰的股票堅決不買。好股票多的是,沒必要為了那些蠅頭小利去冒大風險!

股票「四不賣」

一:股價在年線上方或者年線附近長期盤整,底部放出量堆,上漲溫和放量,下跌縮量的股票不要立即賣出。這種股票底部有量堆放出證明有主力介入,上漲溫和放量,下跌縮量證明主力在鎖倉洗盤。一旦突破盤整區間上軌,將開啟主升浪拉升。

二:封死漲停的股票不要立即賣出。很多股票當天封死了漲停,很多散戶賣出這是不划算的,因為封死漲停的股票第二天大概率都會高開,而散戶資金少,完全可以趁著高開沖高時賣出,不用像主力和遊資一樣擔心賣不出去的情況!

三:股價出現了幾波下跌,近期再度下跌但量能逐步萎縮,此時不必害怕,不要盲目殺跌,尤其是還在長期均線上方的股票。股價幾波下跌但是量能一波比一波萎縮,底部出現背離的情況,證明賣方力度衰歇,籌碼惜售,很快將有反彈行情出現!

四:當天大盤下跌,而手中個股卻是不跌,在均線和開盤價上方橫盤強勢震蕩的股票不要隨便賣出。因為一旦大盤企穩反彈,這種股票很大概率會強勢拉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