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學生與青年人口紛紛往中國轉入
年輕人真的喜歡離鄉背井西進大陸?
西進求學比較有競爭力?
西進臺師幫中國、而不是臺灣培養人才?
產業西進會受箝制與掏空臺灣?
不自愛?不愛家?不愛國?
 
政治要的是權.利,而人民要的是溫飽發展
臺灣的黃金時期再惡鬥中一去不復返
問題出在哪裡?



俺提出以下見解:

1.過度學店升級林立
A.市場供需法則,供過於求必定貶值,更何況臺灣現在簽名就可以上大學,除了學歷的貶值氾濫之外,許多大學畢業生的能力可能只有國中程度(甚至更低),而高學歷者的發展直接轉任教授,但這些人是沒有實務經驗,理論與實務相背馳,如何能教育出好的下一代?

B.大學教授只是幌子,更多人轉任教職是因為政府背後的研發補助
,數據造假/收錢辦事/壓榨研究生,學生能否畢業是要看教授的需求而非論文本身是否有深度與效益

2.資訊眼界
臺灣的媒體雖然號稱自由,但卻都屬垃圾資訊,許多年輕學子對未來茫然,深談之後對國際形勢與未來政策均不瞭解或漠不關心,只在乎成績而不思考所學與所見,更甚者畢業後再也與書無緣,大國政策走向幾乎與趨勢畫上等號,連趨勢都不曉得與瞭解與自身的關係,又如何期待能掌握未來?

3.業界氛圍
A.資方看勞方-履歷千篇一律突顯不出價值又自以為優秀的新人已是臺灣風氣,導致只願意以低薪大量洗選勞方,出發點為降低資方風險與成本,本來是無可厚非,但選到人才之後卻完全不願意提升勞資而用話術壓榨,勢必將優秀人才逼走,有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整片的林木均已腐朽,那這些人不飛往外地還留在本地做啥?

B.勞方看資方-進入職場後最關心的是企業升遷/薪資的誘因,但主管無能/公司沒有方向已成常態,勞方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通常會做出a.離職找機會b.下班兼差c.轉考公職d.往異地發展,逐漸的,留在本地的年輕人不敢對未來有奢望,也只能冀望前往異地的機會

4.政局的不明確
A.近年選舉的議題很難看到誰說要做些實質的事物,一直流於口水與惡鬥,風行草偃,民風也自然形成批評第一/做事倒楣/有事塘塞的風氣

B.商凌於政-以往的政商勾結已不復存在,現在是商人直接培養政客並背後操作,所有的規則與執行偏向資方而勞方保障越來越薄弱,而操作背後如果是有利的導向相信民眾其實不太在意,問題在於勾結的目的在於分贓與操作資訊,人民要的其實不多,就是衣食住行有基本的保障,而眼下臺灣這都沒有,老長輩又喜歡用過氣的臺灣經驗讓年輕人驚厭...

C.過度民粹-大眾的意思很多時候不代表是正確的,所以需要制定規則/配套/策略並規劃佈局,將人民導向正確的方向,但現行的官員/執法人員等因民粹風氣,發生事情先檢討執行人員/以道歉安撫為主?所以沒有人敢做事,風氣習慣養成,有志向與能力者哪會願意留下

5.老屁股-不解釋~這意境太深遠,反正買不起車住不起房都是年輕人愛花錢不努力...

------------------------------------
綜合上述臺灣最大的危機
a.有生育的年輕人前往異地-少子化
b.有經濟能力的年經人不在本地-經濟?
c.只剩餘年長的長輩-醫療長照?

能在家裡誰會想靠向北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