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印象:說說西域城邑的歷史,瞭解唐代西域的建築淵源

(西域古代城池一角)

如今,凡是到新疆的遊客,都會看到古遺址、古城牆等坍塌的土建築,爲什麼這些都是土築的古城呢?這些因素,關鍵的是與西域的自然條件、環境氣候、技術技能等有關聯。還有一個因素,西域的城邑是受到了中原的影響,我們就從唐朝的西域來闡述這個問題。

拿建築業來說,唐代西域的建築較多受到中原建築的影響,與中原城池相比,多有雷同。“漢人皆城居”,城居可以防止遊牧民族的突然襲擊,因此,漢人所到之處,“城堡聚興,外有護城溝塹,衙署局中,民宅散處四周。”另外,也有莊牆之類的建築,防止偷盜及牲畜糟踐。

唐代西域地區,建築業發達。城市建築以高昌故城爲代表,規模宏大,在今吐魯番市東北的高昌故城,城呈正方形,分爲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均爲夯土結構,宮城居北,爲長方形。在形制上與北魏的洛陽城有許多相似之處。

一座古城,也可以反映古人的智慧。西域建築中典型的是庫車“唐王城”,這座唐王城地處渭幹河、庫車河的尾閭地帶,土地鹽鹼化嚴重,古城牆和城基構築堅固。從牆基往上可分爲五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第一層由捆紮成束的紅柳、蘆葦橫向平鋪而成,厚約十釐米;接着是堆築的黃土層,厚約三十釐米;第三層爲紅柳、蘆葦鋪墊層,厚約十五釐米;第四層又是堆築的黃土層,厚約六十釐米;第五層仍是鋪墊的紅柳層,厚約十五釐米。向上至城垣的頂部皆以土坯壘砌,土坯長三十五至四十釐米,寬二十至三十釐米,厚度約爲十釐米,足見西域城垣技術有了長足進展,並因地制宜,達到堅固實用之效。達官貴人住城裏,一般的百姓住在鄉下。

普通居民的住宅多與自然條件相適應,房屋造型多爲平頂,長方形,以土木結構爲主。爲了克服土質鬆軟、風沙大的缺點,民房建築多用地栿建造房屋,以求穩固。四角有木質較好的支柱以支撐房屋的樑柱,牆柱之間立有許多防護小支柱,等距離的支柱空間,用蘆葦或紅柳編制籬笆捆綁牢固,抹草泥爲牆面。

新疆印象:說說西域城邑的歷史,瞭解唐代西域的建築淵源

(西域古城遺址)

在出土的“吐魯番文書”中有許多關於匠人的名籍,如阿斯塔那六十一號墓出土的《唐憙安等匠人名 籍》中有“木匠”“鐵匠”“縫匠”“泥匠”“蔑匠”等的記載,這些匠人成爲西域建築和冶煉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唐政府將他們進行編籍,體現了西域匠人的不凡規模以及唐代西域建築和冶煉等手工業水平發展的程度。沒有漢地工匠,就不會有漢式城邑。

唐朝強大而富足,當然要顯擺,世界各地建築成就成果,在帝國境內都能看得到。外來建築工藝技術也滲入唐代建築之中,最有特色的是來自拜占庭式的“涼殿”。

《舊唐書》一八九卷《拂菻國傳》所描繪“至於盛唐之節,人厭囂熱,乃引水潛流上遍於屋宇。機制巧密,人莫之知。觀者惟聞屋上泉鳴,俄見四簾飛溜,懸波如瀑,激氣成涼風,其巧妙如此。”這種將水引到高處,再使水如瀑布般流下的降溫建築,本是東羅馬帝國、波斯帝國普遍採用的建築工藝,隨文化交匯的歷史潮流,進入到唐代中國的城市之中。外來文化因素在唐代帝工陵墓前也有充分體現。唐太宗昭陵前的守陵石象生中,有於四尊“諸番君長”像,就表現出唐太宗君臨天下的雄心壯志。

唐代城市中的“胡風”,體現出古今中外、東西南北文化人交融的時代風貌。開放與創造是唐代中國的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正是在這樣一種彼此競爭又相互依存的氣氛中,中華民族有於超越自我的機遇,在吸收各民族優秀交化因素的基礎於,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同時,也使自身的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采。

中原是這樣,西域亦是這樣,這就是歷史的一種有力見證。

新疆印象:說說西域城邑的歷史,瞭解唐代西域的建築淵源

(西域城邑面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