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行力的部分,舉過一個學員的例子:16天內,從670提升到750,迅猛地結束了戰鬥。

這個執行力爆表的學員,就是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小艾同學。

在職複習。五戰750(V40,Q51),距離上一次戰鬥16天。

在加入攜隱GMAT培訓之前,我已經歷GMAT四戰:

  • 一戰:2013年4月1日,650(V:27 ; Q:50)
  • 二戰:2016年6月2日,700(V:36 ; Q:49)
  • 三戰:2016年6月25日,700(V:33 Q:50)
  • 四戰:2017年8月19日,670(V26 ; Q:51

二三四戰的時候,儘管買了ESR,通過練習大量題目進行了單項突破,但是分數卻越來越低,從V36一路跌到V26。

不得不承認,單槍匹馬死磕GMAT看上去不太湊效,趕上第一輪申請截止日期也很緊迫。但申請MBA是去年就開始準備的,去年已經因為GMAT成績耽誤了一年,今年無論如何都要趕一趕R1,所以決定不管怎樣16天後在第一輪截止前再考一次。

這一次,我決定報名關注很久的攜隱GMAT。考完第二天簽約付款,第三天開始正式複習。

五戰複習時間:16天(8月21日 – 9月6日)

  • 攜隱GMAT網課
  • SC:OG 17, Prep 07
  • CR:OG 17, Prep 07
  • RC:Verbal 2
  • MockExam: Manhattan CAT

複習計劃

報名攜隱GMAT,最初的想法是想要多練題多進行1V1答疑,那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我做的題目已經很多,根本問題可能是在解題思維上。

幸運的是,在開始複習前,柚子和我約了一次語音,目的在討論一個可行有效的具體複習計劃,儘可能在16天後考出,同時也為再戰做好準備。

是在她的反覆強調下,我認識到聽網課建立知識體系的重要性,這也是讓我整個思維方式發生變化最重要的地方。

聽攜隱網課,重建知識體系

時間

第1-6天我完成了所有的網課,平均每天4.5個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

Task

儘管時間緊迫,但是根據和柚子討論的計劃,第一週還是耐下心來,把時間主要分配在聽課上。每天會過2-3個課程,然後做筆記進行總結,中間聽課時候不懂的問題摘錄下來,後期通過1V1答疑解決。

感悟

網課更新並鞏固了我的知識體系。最重要的是,糾正了我之前fundamental的一些錯誤,並且從本質上形成一套有效的解題思路。這一步我覺得非常有幫助,也為後面有效的總結和自我分析打好基礎。

小柚子:

根據小艾同學的報名郵件和後期溝通,不難發現整個複習過程中,他已經做了足夠多的練習,但是參考資料既有官方題源,也有非官方的書籍。他的Verbal成績從V36下降到V26,問題並不在練習題目不夠,而是整個解題方法的思路是有誤的。

很多同學來找我們的時候,都對我們的一對一更感興趣,而忽略網課的重要性。開始聽課了也是挑著自以為欠缺的部分聽,總覺得過去複習過那麼久,該學的知識都有了,無非是有些題型比較薄弱而已,全部聽一遍網課浪費時間。殊不知,無論過去複習多久,沒考出高分就意味著沒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網課的重點不在重新擼一遍知識,而在於給你建立一個全新的、正確的體系和解題思路,沒有這一步,後面再怎麼花時間都是事倍功半的。

題不在做,在分析

時間

第7-11天我完成了OG和Prep07 test1的相關練習。平均每天3個小時的有效複習時間。

Tasks

因為網課材料基於OG17版本,趁熱打鐵,聽完網課第二天起,我用新的思路做完了OG 和部分Prep練習。

在練習OG的這個階段我沒有計時,因為很多題目原來做過,正確率和pace並沒有參考價值,關注點主要在題目的分析上。

每道題都做了簡單的考點分析,課程中講過的例題,便和攜隱的分析進行對比,進一步完善。做錯的題目則找出考察的知識點,再一次Review。

而Prep07則是計時練習。每天至少3個SC set (15題/set),2個CR set (10題/set),做完之後當天分析,確保做對的題目知識點都識別了出來。

對於有疑問的題目,按照答疑要求做了具體記錄,然後把這些題目和小柚子做了答疑,也放進了自己的錯題集。

這一個階段,我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確保自己短時間聽課的效果,能夠把相對應的知識點掌握。另一方面,也是初步運用知識點的一個過程。

感悟

Trust the process – 相信過程很重要。

這個過程中,原來做過的OG題目對知識點有了新的認識,Prep07題目的知識點也能和課堂OG的題目知識點進行對應,形成了自己的解題方法。

我覺得在練習方面,這次複習和以前最大的區別是,以前只知道做題,看解釋,總以為做的題目多了自然就會掌握。這次才意識到,題海戰術在GMAT根本行不通。缺乏正確的分析,做的越多,反而越是在加深錯誤的解題習慣,自己也越來越困惑。

儘管SC的具體分析(考點,自己的思路,問題)和CR的具體分析(TPCG/W2)非常費時間,但是對我真正理解這一類題有幫助。

註:TPCG/W2是攜隱總結的CR分析方法。

分析這一段題目期間,也進行了1v1答疑。答疑,一定要及時,不能攢太多不懂的題,否則就會滾雪球越滾越大。

小柚子:

我們的一些學員,常常拖拖拉拉看完網課就直接去進行考試。

但事實上,再好的知識體系,如果沒有練習鞏固,並通過答疑來找到自己的弱點,都只是紙上談兵。就好像你看過再多滑雪教學視頻,把每一個動作分解得再細,上了雪坡也還是會摔——你的肌肉還沒有跟上你的理論儲備。

你需要通過不斷獨立的解題,鍛鍊出大腦肌肉相應的強度,才能完美執行你的指令。

模考和最後的總結

時間

最後的5天,請假,全天複習。完成了2次模考和Prep07 test2,對之前的知識點及錯題再次總結。

Tasks

這個階段每天保持計時練習SC和CR,確定如攜隱所說,保持肌肉的靈活性。每天至少3個SC set (15題/set),2個CR set (10題/set),每天做完之後當天分析。

為了避免自己死磕的時候思路走偏,針對CR,從網課每個CR考題類型裡面挑了2道題做細緻的TPGC/W2分析,然後和攜隱網課的分析作對比總結。

RC開始計時練習(每天一個set/30道題)。按照課程的方法,做完之後看OG答案,認真過每一道題。

通過之前的練習,用曼哈頓CAT進行了兩次模考。這個過程,能夠很真實得模擬考場情況,和小柚子一起找到我pace的不穩定因素;也能看到我的薄弱科目,最後的時間進行查漏補缺。

考前一天,我回顧了所有的錯題和筆記,刷好了數學JJ,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感悟

在整個複習過程中,做完題的分析和答疑尤為重要,而對於短時間複習,錯題的整理和答疑同時完成顯得更加重要。這樣,在最後的複習時刻,能夠很清楚的再次Check薄弱環節,也不需要額外花費時間整理筆記。

小柚子:

小艾同學在對所有題目進行總結時,有一點做的特別好。

所有SC不懂的題都按照答疑格式記入答疑本,而答疑過後再次review時摘錄到錯題本中;所有做錯的CR題都按課堂講解進行了TPGC和W2分析。同時,兩次的曼哈頓模考,小艾同學也將所有的數據截圖討論,能夠很快的找到除了知識點之外Pace以及心態的問題。

整個複習過程中,Verbal部分我只使用了攜隱的網課,OG17和Prep07的習題,進行知識點上的總結。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知識是十分重要的,聽了網課後,很多過去的疑惑得到了解答,錯誤的方法也進行了革新。

當然,Practice makes perfect,儘管時間上有侷限,但是每一道做過的題目我都確定自己是真正的弄懂了,不懂的題目進行了及時的答疑和總結。

另外,高強度的學習對身體心理要求很高。要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健康。我每天不管再忙,都保證了either跑40分鐘(5 公里)或者rolling machine 3000 m。心理上要stay locked in。我努力不去想what if…。專註9/6的考試,而不是之後可能要做的事情。

最後,我也抱著拼盡全力不留遺憾的心態,這樣反而不會患得患失,最大程度減少了情緒上的時間和效率損耗。

小柚子:

小艾同學的複習,完美體現了我們一直強調的,能否在短期內迅速提高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是執行力。

對每一個學員,我們都會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這個計劃執行的有多好(比如最基本的,能不能穩定貢獻每天3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週末翻倍?),你就有多少把握在既定時間內達到目標。小艾同學是我們執行力最強的學員之一,毫無意外,他也是最快拿高分(16天提升80分)的學員之一。

第二是懂得「欲速則不達」。

很多學員報名的時候很著急,總是擅作主張,要麼進行錯誤的自我判斷,僅僅彌補差的科目,其他科目的網課完全不看;要麼拖著看完網課,卻遲遲不來答疑;要麼為了做到更多的題目,嫌分析太花時間,趕著過個場,本末倒置。

其實只要沉下心來,把每一步做到位,網課、分析、答疑,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扎紮實實產生效果。就像小艾同學一樣,一週網課、一週分析答疑、最後幾天模考,有條不紊。題不見得多,效果卻卓羣。

還有,平時花時間做好筆記,看似好像多花了時間,但在最後review關頭,哪裡薄弱、哪裡需要解惑答疑、一目瞭然,其實節省了大量時間。

「小不忍則亂大謀」。複習過程中一旦急躁,忍不住,想超速,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投入的時間都不是「有效時間」,又白白付出,越急越慢。

第三是心態。

本著「我儘力就好」的心態,不去想「萬一這次再考不出怎麼辦」、「我一定要在xx天裏考到xxx分」,情緒就能更加穩定,也不會因為焦慮浪費時間。

你的能力跟GMAT高分需要的能力之間的GAP,像攜隱常說的那樣,是現實存在的,「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你越是沉住氣,往正確的方向上一小步一小步走,每一小步都是在縮短距離,最終哪怕還是沒到你的終極目標,起碼比你過去有了扎紮實實的進步。你越是急得上躥下跳,求速速不求方向,蒙著眼亂跑,你越可能在原地打轉。

所以,如果你出現了Verbal分數越複習越低的死循環,或者鬼打牆的在某個分數段徘徊,不妨對照小艾同學的這三點,看看自己的問題:

  • 是不是你的解題方法和知識體系需要更新啦?
  • 是不是你執行力不過關需要人監督啦?
  • 是不是你沉不住氣給你葵花寶典你不照著練光揣懷裡瞎跑啦?

附:小艾同學的750 ESR

SC是一切的基礎,只要SC過關了,分數基本沒有很差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