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Xavier Dolan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札維耶多藍
臺灣上映:2016年12月9日

 

 

〈坎城場刊1.4分。坎城之子怎麼了?〉

 

 

不劇透簡單版:

男主角Louis相隔12年的返家,是要告訴家人自己罹患重病且將不久人世,這部電影的音樂都下得非常時宜,卻沒想到當他踏進家門,卻沒有得到家人的重視,大嫂、妹妹、媽媽、哥哥,都各自說著自己,對Louis狂吐苦水,你知道你不在的時候我過得怎麼樣嗎?你是不是應該為此負責之類的。電影中有大量的爭吵和碎碎念,他們彼此猜忌,緊張衝突不斷升高。到底,發生過什麼,才能對至親的家人心碎、絕望、甚至逃跑,想要再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想好好溝通,也許是「告訴」,卻沒有達到目的,最後他該如何結束這個局面,是電影的一大看頭。

 

 

 

 

 

 

不影響觀影之微劇透:

 

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坎城場刊給他1.4分,對於一個沒有任何準備的觀眾,我完全不知道你要告訴我什麼,Louis什麼都不說,就看著家人爭吵,最後在爭吵中離開,WTF?我看了什麼?1.4分實至名歸。

但對於坎城評審團來說,我認為它值得評審團大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顧名思義就是在講「人」,個人沒有很喜歡這部整體的表現,但是以多藍創作的出發點跟想討論的角度。此部電影在人性和現實上面可以說是非常寫實,因各家庭而異也許有點小浮誇。但會覺得其實這部可以有更好的呈現,只是多藍太急了。

 

多藍非常的聰明,他能夠任性地表達他的想法,又可以抓住觀眾想看什麼,但是這次,有點抓太多給觀眾了,我認為他大量放入爭吵其實沒有不忠於寫實,只是想要提醒觀眾,爭吵是重點。但實際上過多的爭吵會讓觀眾感到疲乏,甚至無法進入狀況,呈現一個兩極的狀態。

不喜歡的人覺得一直吵架沒來由,可是在這樣的感情基礎下,這真的沒什麼(沒動手、拿刀、自虐)。多藍一直想還原這個受傷的家庭的真實貌,卻忽略了帶領沒有相關經驗的觀眾,讓他也一起跟主角無奈。有人解讀為就像過年的餐桌,有人說就像爸媽好久不見的叮嚀跟嘮叨。

 

個人並不覺得這部電影這麼糟糕是因為,它讓我想到我一個好朋友。他離開家裡第10年的時候他也回家,想跟大家說他得了重病要住院ㄧ陣子,雖然他的家裡沒有這般大吵,可是也差不多的悲情牌情感勒索,最後那個朋友也是選擇在大家說著自己和這個家有多需要那朋友但他都不懂很自私之類的murmur中離開家了。此部電影是舞臺劇改編,我不知道原舞臺劇本如何,也許我算是護航多藍?但這部電影讓我感到非常心疼。只可惜大部分的觀者最後討論的點只停留在家也不見得好就跟過年的餐桌很煩之類的。真的真的可惜了,因為這個題材真的好不一樣好聰明。多藍的野心是一部比一部還要大。

 

每個人的「末日」,也許只是其他人的再平凡不過的日常。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由你任意斷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