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雲林家扶寄養爸爸的劉學成(右)和太太蔣紅英(左)為弱勢孩子築一個溫暖的家。(記者廖淑玲攝)

2018-08-01 13:05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今年父親節前最開心的是,照顧過18個月的孩子,經過5年多再回來看我,還能喊一聲爸爸,讓我最感動」,從警職退休專任寄養爸爸的劉學成,今天從社工手中接過鮮花,和妻子提前歡度父親節。

擔任雲林家扶寄養爸爸的劉學成,8年來已照顧過12名寄養童,原本擔任警察的他,是在太太蔣紅英鼓勵下加入這個行列,照顧起嬰幼童一點都不生疏,從餵牛奶、拍嗝、換尿布、洗澡、煮粥樣樣行,拿手南瓜粥更是孩子最愛。

劉學成說,因為寄養童正在長牙,食慾不佳,為增加孩子進食意願,加上給小朋友喫的食物不能馬虎,所以會先用豬大骨熬湯頭2個多小時,再將南瓜切小塊蒸熟,要餵嬰幼兒前再碾碎成泥狀加入粥裡,有時再加入小魚乾、肉末等,連太太也會在旁喫醋說,「比給我喫得好」。

讓劉爸爸最開心的是,出生就被棄養丟在醫院前的孩子,20天後由他們夫妻照顧,當初家扶人員說要讓他們養一年,所以他特別暱稱孩子叫「劉一年」,後來他們照顧18個月後出養到一個非常好的家庭,今天7歲的「年年」由養父母帶來和他們見面,因為他們是孩子第一個親人,再喊他爸爸,看到孩子成長良好,夫妻兩人開心又感動。

雲林家扶寄養組資深社工莊芯雅,今天也代表孩子獻花給劉爸爸,祝福他「父親節快樂」,讓劉學成直說,當寄養爸爸比當警察開心,尤其能看到一個個弱勢孩子有好的歸宿及未來,讓他也覺得很幸福,特別珍惜能當寄養爸爸。

相關影音

  • 當寄養爸爸的劉學成照顧起嬰幼童一點都不生疏,餵孩子喫的是他親手煮的南瓜粥。(記者廖淑玲攝)

    當寄養爸爸的劉學成照顧起嬰幼童一點都不生疏,餵孩子喫的是他親手煮的南瓜粥。(記者廖淑玲攝)

  • 照顧過18個月的孩子,經過5年多再回來看劉學成夫婦,讓劉學成看著照片眼眶泛紅。(記者廖淑玲攝)

    照顧過18個月的孩子,經過5年多再回來看劉學成夫婦,讓劉學成看著照片眼眶泛紅。(記者廖淑玲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