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古裝電視電影中,官府之中的「師爺」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總會在官員身邊,而官員有些不只有一位,甚至會有很多師爺。俗稱「狗頭軍師」的他們,很多都是紹興人。為何這樣?他們的工資又是多少?當然,師爺不一定是紹興人,至於他們的工資,通常是官員俸祿的好幾倍。

公孫策為《七俠五義》故事中包青天的師爺 (網上圖片)

為何會出現「紹興師爺」這個現象?與江南文風比較興盛有關,古時,江南地區讀書識字的人比較多。因為如此,科舉的競爭力就比起其他地區要大了。在大量文人落榜之下,只能自謀出路。而紹興地區人多地少,根本無法養活那麼多文人,也只能往外去討生活,因此不難發現,師爺出自江南的為多,當中以紹興師爺最有名。所以,早在清朝初期,就出現「無紹不成衙」的說法,即是沒有紹興師爺的衙門,就很難正常運作,可見師爺的重要性。據瞭解,清代從總督巡撫到知府縣令,皆聘有師爺,多來自紹興府八縣,所以又稱「紹興師爺」,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地域性「師爺幫」。

吳孟達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麪包青天》中所飾演的就是一名師爺 (網上圖片)

「師爺」這名稱大概在明清時期產生,而「師爺」這職業則可追溯至春秋戰國,當時稱之為「門客」、「幕人」,即是專門出主意的人。後來,「師爺」就在軍隊中開始有系統地存在,稱之為「記室參軍」,主要職責在軍中處理各類文書。由於軍人普遍學識不高,往往需要記室參軍來幫忙解讀各種政令,又或者與地方政府打交道。這種顧問體制,成為軍中重要組成部分。

這類智囊團,也慢慢由軍隊擴展到整個官場。由於那些知府、知縣都是通過科舉制度考上,平常都是「之乎者也」,很可能不太懂法律條文以及算賬。因此,地方官員上任之後,一般都會聘請兩位師爺,一人負責「錢糧」和另一個負責「刑名」,即錢糧計算以及刑名事務。在電視電影中,官大人升堂時,身邊總會站一個師爺,這名師爺就是刑名師爺,專門負責斷案等司法程序,至於錢糧師爺一般都在幕後。

明代官僚畫像 (網上圖片)

士子們一旦考不上科舉,部分會改而攻讀律例、稅法、會計等等的知識,去做師爺。「師爺」這一職業完全憑本事喫飯,由於師爺圈子不大,一旦師爺因為水準不好而被官員解僱,就會很難在這個行業立足。師爺除了承擔錢糧、刑名等正規事務外,按照朝廷規矩,地方官不能隨便立刻駐地,所以師爺在這個時候,通常都為自己的主人跑前跑後、上下打點、打通任督二脈。據指有時,師爺也常常知道一些不少見不得人的事情。

師爺不是朝廷的正規官員,都是地方官自己聘請。但是在衙門中,師爺的地位非常高。比如在一個縣衙中,知縣、縣丞、主簿這是三位老爺。那些衙役通常稱呼師爺為「四老爺」,因為師爺的權力很大。知縣這樣的官員可能只需要一個或者兩個師爺,對於巡撫、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通常都有好幾個師爺,負責不同工作。由於沒有固定編制,師爺也會跳槽。由於自己幹的事情很多,師爺的工資也是非常高。

據瞭解,左宗棠(左)及林則徐均做過師爺 (網上圖片)

由於師爺屬於官員的私人助理,工資必須由官員自己支付。一個知縣每年的俸祿才45兩銀子,這點銀子連支付師爺的工資都不夠。一般來說,知縣一年的收入有1000多兩銀子。師爺一年的工資至少在200兩以上,那種專業的師爺工資更高。據記載,清雍正年間著名紹興師爺鄔思道,一年的工資就是3000兩銀子。至於一些總督、巡撫的師爺,一年至少實收1000銀子。直到上世紀20、30年代,一些地方官員身邊仍有師爺的身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