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度營收11億元,百度追上阿里、騰訊位列國內公有云前三,BAT不僅是互聯網三巨頭,而且成爲公有云三巨頭,但這個三巨頭排名並不穩固。

從收入絕對值來看,百度雲離阿里雲差了不止一個騰訊雲,在當下的時間點,也許更能看出百度云爲雲計算賽道寫好的劇本。

對百度雲來說,最近的大事是分管百度雲的百度總裁張亞勤將於十月退休,一位接近百度雲的內部人士告訴雷鋒網,張亞勤退休對百度雲的影響並不大,一方面百度雲戰略並沒有大變化,到十月還有較長的交接時間;另一方面百度雲的戰略落地和實施主要由尹世明敲定,尹世明現在負責升級之後的智能雲事業羣組(ACG)。

百度雲對百度的戰略意義

看百度雲,首先要看百度雲在百度集團的戰略定位。

張亞勤曾言,百度是一家AI公司,作爲百度AI戰略的載體和源動力,百度智能雲是百度大腦的雲化。

尹世明也表示,百度智能雲是百度技術和資源的一站式輸出窗口,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不僅是A+B+C,還是一套可擴展的架構,能夠將各種技術靈活地嵌入其中,形成ABC+的擴展能力。

儘管百度總是被扣上“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帽子,但實際上百度只能說是沒有大肆擴張,選擇了“守江山”這條路,後來被證明不進步就是倒退,給百度帶來業務衝擊的不一定是同類型公司。

吸取了慢的教訓,這次百度選擇快速切入人工智能時代,百度雲的誕生就很有必要。

李彥宏公開發表人工智能的觀點要追溯到2016年4月,他當時在聯盟峯會發表“ 下一幕” 演講, 認爲人工智能成互聯網第三幕核心,緊接着百度宣佈業務架構重組,成立“百度搜索公司”,然後當年7月份,百度雲計算戰略發佈會召開, 李彥宏表示“ 百度從一開始就是一家做雲的公司”, 併發布百度雲計算戰略。

百度雲和百度AI戰略配套,在業務屬性上高度匹配,李彥宏想必也早就做好了打算。

在雲計算賽道上,國內廠商也是師從國外,同爲電商出身的AWS和阿里,同爲內容服務提供商的谷歌和百度,微軟、IBM等廠商對國內的雲廠商發展都有借鑑意義。

前有車,後有轍,在對標公司谷歌雲業務發展的如火如荼,阿里、騰訊也先一步趟路的情況下,百度雲業務發力是趕早不趕晚的事,而且一出生就是帶着“智能”標籤,扮演AI戰略底座的角色。

百度雲的戰略主線

百度雲戰略其實只有一條主線,從2016年定調了ABC戰略以來,每年更新一個版本,但始終圍繞着ABC這個核心。

作爲百度雲的最大發言人,張亞勤去年在百度雲智峯會上總結,“經歷了PC+Client/Server到Mobile+Cloud 1.0,再到如今的AI+Cloud 2.0過程,新技術推動雲計算產業全面進入Cloud 2.0時代”。

對此的確切闡釋是——人工智能算法、萬物互聯、超強計算正在推動雲計算髮生質變,進入以ABC融合爲標誌的Cloud2.0時代。ABC是百度智能雲的核心競爭力,百度AI戰略將通過百度智能雲落地各行各業。

ABC融合有三個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AI,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從CNN,RNN,GAN,到Transfer Learning,深度學習算法、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讓雲計算進入新時代。

第二個是Big data,從PC互聯到移動互聯,再到萬物互聯,有電的地方就會有計算,有計算的地方都會有智能。所有的設備、傳感器都接入雲端,產生海量的數據。

第三個是Cloud,計算速度大幅度提高。過去幾年,計算架構有很大發展,CPU、GPU、FPGA和專用芯片,讓整個AI的運算速度大幅度提升,雲是AI發展的重要引擎。

“Cloud2.0是ABC的融合,是智能雲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融合,將爲產業帶來從量到質的改變”,張亞勤如是表示。

百度雲的發展就是百度AI商業化的路徑,在百度雲誕生之時就有體現。彼時的雲市場可以分爲兩類玩家,一種是像亞馬遜、微軟、阿里這樣的公司,把雲作爲一種公共資源,更多從IaaS角度去做;第二種就是如百度、谷歌這樣的公司,在通常的雲服務基礎加上AI等技術創新,而這恰恰是最難的部分。

這一點從百度雲命名也可以看出,2018年底,百度智能雲事業部(ACU)升級爲智能雲事業羣組(ACG),百度雲成爲了單獨的事業羣組,在升級之前,百度雲就帶有智能二字。

雷鋒網觀察到,在BAT面向產業互聯網的轉型調整中,百度雲的時間最晚,其調整範圍也沒有阿里和騰訊那麼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百度雲一開始的定位不同。相比之下,騰訊雲從原來社交網絡事業羣(SNG)單獨拎出來在加上其他事業羣的部分拆分重組,阿里雲納入整個集團的技術中臺和AI能力,動靜都不小。

百度雲後發,但是提前明確了智能化的道路,這也是百度雲在較短時間能追趕上第一梯隊的主要原因。組織架構的升級讓百度雲有更大的騰挪空間,雷鋒網瞭解到,百度雲目前正招兵買馬,在原來1000多人的基礎之上再擴張,百度對於雲業務顯然有更多更大的目標。

AI紅利期突圍

2018財年發佈之後,李彥宏發了一封內部信,他在信中寫道,百度AI商業化的探索正在“撥雲見日”。2018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從用戶紅利期逐步進入技術紅利期。這意味着技術的價值和意義正被重新認識、重新評估,對於百度來說,是戰略、是優勢,更是機遇。“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定‘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戰略,聚焦主航道,打好關鍵戰役,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圈。”

從行業角度,百度智能雲是百度幫助企業落地人工智能應用的最主要的容器和載體,也是百度AI時代最核心的技術開放平臺之一,是百度大腦的雲化。百度智能雲全面接入了Apollo平臺、DuerOS平臺、百度AI平臺、百度智能雲市場、軟硬件生態合作伙伴等技術和渠道資源。

落地是百度雲當下強調的核心,以公有云IaaS能力推動的需求是自下而上,以落地AI能力推動的需求是自上而下,百度雲的增長曲線要看AI落地程度,所幸行業對於雲計算和AI的接受度都在提高,AI進入百行百業也已經成爲大趨勢。

在IaaS層,百度擁有國內最大的GPU/FPGA集羣,最大的Hadoop/spark集羣和運營效率最高的數據中心。

在PaaS層,百度在PaaS層的獨特優勢是AI作爲一種橫向的服務位於最底層,百度大腦爲百度智能雲提供了神經元和數據訓練源,結合了超強計算、海量數據和優秀算法,百度將上百種算法模塊整合到PaddlePaddle的雲端託管分佈式深度學習平臺。此外,在PaaS層,百度智能雲擁有天算、天像、天工、天智四大智能平臺,分別針對智能大數據、智能多媒體、智能物聯網、人工智能提供雲服務。

在SaaS層,百度智能雲與行業合作伙伴打造生態,推動ABC在垂直行業的滲透、定製和深度結合,比如醫療雲、教育雲、金融雲、交通雲,物流雲等。

可以看出,百度雲的策略是結合自身優勢業務拓展相應行業,也就是圍繞AI爲去落地,百度雲要解決AI落地的問題。每年的雲智峯會,百度雲總會亮相大批產品,這些產品目標就是實實在在去解決百度雲AI落地的難題,比如ABC一體機,開箱即使用,開箱即開發,用戶可以無縫對接通用場景AI應用。

在雷鋒網看來,技術紅利期也是決定百度雲能否突圍成功的關鍵時期,百度雲所面臨的困難在變多,環伺四周,公有云提供商都認可了在雲服務基礎上提供更多技術創新的觀點,對騰訊、阿里等都是如此,公有云市場同質化帶來的將是“白刃戰”。

行業AI市場的爆發面前,百度雲多年來積累的AI能力能否順利輸出將決定百度雲的命運。

注:文/張帥,出處:新芽NewSeed,本文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