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洪凱音╱臺北報導】

國家級投資公司臺杉,因投資不透明、管理費高,遭外界質疑是「民進黨搬錢三部曲」;不願具名的創投業者表示,政府想積極推動創投,就跳出來「完全」主導,比照新加坡淡馬錫、百分之百政府持股,否則,就放任由民間發展,走出一套商業模式,最怕像臺杉這樣,政府主導、民間募資,如今被懷疑是政府搬錢三部曲,創投業說:「活該」。

臺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實收資本額1.26億元,由國發基金出資40%,並推舉總統府資政吳榮義擔任董事長,堪稱是國家級投資公司。

創投業呼籲,政府既然已經是最大股東,更有將資訊公開、透明的必要性,況且,以投資推動產業發展為名,動機無可厚非。反之,面對國民黨團質疑,臺杉仍以文謅謅的聲明稿回應,資訊不公開、透明,反而容易淪為爭議的開端。

創投業者以新加坡淡馬錫為例,每年定期在全球最具權威的華爾街日報刊登全版廣告,公開說明淡馬錫目前的投資組合、操作模式,公開、透明值得政府借鏡學習。

生技業者透露,過去創投非常熱衷生技產業,但投入後才發現,生技業回收期特別長,且新藥上市營收經常不如預期,風險大、不確定因素多,加上基亞、浩鼎事件的負面形象,現在資本市場非常冷淡,淡到連鑽研生技的分析師都轉行了。

因此,臺杉成立水牛二號生技創投募集了59億元,生技業者認為,創投公司有必要將未來的營運、投資操作與目標,說清楚、講明白,千萬不要再以發展生技為名,最後淪為政治操作工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