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阳光大宅  一些关心这个小园地的朋友,私底下问我,

 一向勤写文章的我,怎么最近都没有更新,

 这是因为近期正在进行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

 ——搬家。

 是缘起也是缘灭,在一切缘份具足的此时,

 竹叶一家两大两小要搬家了,

 我们即将离开充满阳光的卫星城镇,

 挺进人潮车潮汇集的大都会。

 

三年多前,体贴的外子为了给体弱多病的丈母娘一个更宽敞的居住空间,也为了能够在最即时的那刻方便到就近的大医院就诊,他带著我们一家,举家搬迁至林口台地,一个邻近教学医院的根据地,一处满是绿意围绕的环境,一个充满阳光照拂的大宅。那次的搬迁成员,除了我们夫妻俩、当时不满1岁的大儿子,还有家母以及负责照料的外籍看护。

住屋实际可使用的空间有50坪,因此,我们能够规划一个完整的空间,供母亲舒适享用。对于个性有点害羞且行动不是挺方便的她来说,可以在自己专属的大空间里动动腰、扭扭臀,任凭高兴选择电视节目看到饱,三不五时还有可爱的孙子跑来逗闹她,这些就足以称得上是生活中的小确幸了。虽然,在迁居1年多后,久病的母亲还是辞世了,不过,感到欣慰的是,在最后的时光里,因为这处明亮的好宅,给我们彼此都带来了许多正面的能量。

此宅为一对远亲所有,虽然位处卫星城镇,但座落地点正如其所属的「公园路」一般,是个像公园一般美丽的地方,且生活机能非常好,为此,我们每个月必须付出25k。对于当时还在上班的我来说,以通勤时间与金钱来换得这样的起居品质的确非常值得。不过,现在既然此宅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且咱家新成员甫满一岁,我自己也选择离开职场回归家庭,想想虽是不舍,但也该是与此告别此屋的时候了。

再见阳光大宅 这次即将搬迁的地点,是婆婆十几年前就购入的旧公寓,虽然房子年岁高,不过地点就在板桥车站附近,对于在信义区附近上班的先生来说,交通自是再方便不过了。只是因为房子久没人居住,接下来一阵大肆翻修是免不了的过程。老实说,面对这样大型的修缮,我心里其实是有点皮皮挫的,不过,人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规划自己的梦想家,自是欣然面对这样的挑战。

3月底,距离新宅动工日尚有一个多礼拜,这段期间除了房舍的规划布局外,我计划在4月中前把目前居住的地方完成打包的作业,以利后续的物品搬迁。除了大型电器与家具,其他所有的物品,比照3年前蚂蚁搬家的模式,就由先生与我两个人自己来!我们计划在新宅大致底定的时候,利用家里那台有点年纪却依然很勇的老爷休旅车,一趟趟将生活物品慢慢搬过去。

这段期间,部落格例行的文章得暂时歇歇,倒是搬家过程可以点滴记录下来。面对接下来的搬迁,心里既是紧张又充满期待,在告诉自己冷静理性的同时,翻翻BuBu的安家之歌,期许自能同蔡颖卿那般优雅又顺利地完成筑(竹)家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