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學農藥;有害生物控制;作用;副作用

一、農藥的定義及分類

目前在討論農藥的環境污染問題時,主要是指化學農藥。所謂化學農藥,一般是指用於防治農、林、牧業病,蟲、草、鼠害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調節植物生長的藥物及加工製劑。

人們常說的農藥一般有原葯和農藥劑型之分。農藥原葯是指沒有經過加工的農藥。如果是固體粉狀,就叫原粉;如果是油類液體就叫原油。所謂農藥劑型,是指把一定數量的農藥原葯,根據不同的要求,按一定比例配進一定數量的填充劑、濕潤劑或溶劑、乳化劑等,經過機械的粉碎或混合、混溶、乾燥等加工處理後製成符合一定規格質量的加工產品,這種加工產品所表現的形態稱之為農藥的劑型。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原葯都需經過加工製成一定的劑型後才能使用。

二、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量事實表明,農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從不使用農藥的自然農業發展到使用農藥的現代農業,農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如不施用農藥,因受病、蟲、草害的影響,世界糧食產量將損失1/3。據美同

1984年估計,不使用農藥,作物損失達 100億美元,使用農藥的費用大約是25億美元,即農藥投入1美元,可回收4美元。顯而易見,農藥使用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效益,為人類的生存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樣,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耕地緊張的大國,農藥在緩解人口與糧食的矛盾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保護農業生產的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人類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在控制農業有害生物危害的同時,造成環境污染、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藥害、有害生物抗藥性及再猖獗、人畜中毒、農田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等副作用。因此,有人過分排斥化學農藥,認為21世紀是化學農藥結束的世紀。在農藥科學進步的今天,我國政府加強了農藥的監督管理,淘汰高毒、高殘留農藥,農藥的發展正朝著「安全、高效、經濟」的方向發展,化學農藥在21世紀仍然是控制農業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

三、正確認識化學農藥在農業有害生物控制中的作用

1 、我國農業有害生物危害情況

我國是農業有害生物危害較嚴重的國家,據報道,我國主要農業有害生物1648種,其中病害724種、蟲(蟎)害838種、雜草64種、害鼠22種。開展防治可挽回大部分損失,但是每年仍損失糧食1500萬t、棉花30萬t左右。1992年棉鈴蟲在全國特大發生,重災區棉花減產50%以上,全國減產30%以上。1950、1964和1990年小麥條鏽病曾三次全國大流行,分別損失小麥500萬、300萬和265萬t。改革開放以來,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如大敵壓境:美洲斑潛蠅、稻水象甲、紫莖澤蘭、水葫蘆、松材線蟲等相繼傳入我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2、化學農藥在控制農業有害生物、保護農業生產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全世界5種主要農作物(稻、麥、棉、玉米、甘蔗)每年因蟲害的損失達200多億美元,世界糧食生產每年因蟲害損失14%,病害損失11%,鼠害損失20%。而化學農藥防治,可挽回15% ~30%的產量損失。有專家曾估計,如果停止使用化學農藥,世界農產品產量將大幅度下降,其中糧食產量將下降25% ~30%,蔬菜將下降40% ~50%,果品將下降35%以上,糖料將下降35% ~40%,棉花將下降40%。

3 、化學農藥在控制農業有害生物中的優勢

化學防治與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檢疫等其它植保措施相比較具有以下優勢:適應面廣,其它單項措施一般只針對一種或一部分農業有害生物,而對許多種類的農業有害生物無能為力,化學防治幾乎可以針對大部分種類的農業有害生物;操作簡單,化學防治的實施一般都藉助噴霧器、彌霧機等施藥器械,非常簡便,羣眾易於掌握,省工、省時;規模巨大,化學防治可藉助於現代化學工業和微生物發酵工程,在極短時間內生產出成千上萬噸的農藥,而其它防治措施都不具備這樣的特點;作用快速,化學農藥能在施藥後幾天內甚至1 ~2d內即見明顯效果,個別農藥品種如擊倒力強的殺蟲劑可以在幾個小時內見效,而其它措施如生物農藥則見效慢;效果顯著,化學農藥噴灑後,一般都能達到農業有害生物種羣不再危害的程度,有的藥劑施用一次,即可解決農作物一個生長季的某些種類有害生物問題,化學農藥一般成本低、經濟效益顯著,這正是農藥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可以應急,當某種有害生物暴發時,化學防治是唯一可以選擇的有效措施,如小麥條鏽病、蝗蟲的防治。

四、正確認識化學農藥的副作用

化學農藥雖然在控制農業有害生物、保護農業生產安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農藥的副作用逐步被人們認識並得到重視。

1 農藥的毒性

農藥在控制農業有害生物的同時,也對人類、家畜、禽、魚、蜜蜂、家蠶、鳥類、有害生物的天敵生物、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羣落等有益生物造成毒害。

2 藥害

農藥具有生物活性,如果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造成植物體受害,或最終導致農產品產量、質量的損失,就是藥害。近幾年隨著農田化學除草技術的快速發展,除草劑藥害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麥田使用含甲、綠磺隆成份的除草劑,對後茬的某些作物產生的藥害應引起注意。

3 抗藥性

抗藥性一般在反覆單一使用同一類農藥的條件下才能顯現出來抗藥性是可以遺傳的。有人統計全球已查明的對某些農藥產生抗藥性的昆蟲和蟎類共有504種,同時許多種植物病原微生物對一些殺菌劑產生了抗性,有些雜草對某些除草劑也產生抗性。抗藥性成為農藥使用中不可忽視的副作用,限制了農藥的發展。

4 農藥對農產品的污染

其中有施藥過量或施藥期距收穫期間隔時間太短而造成的直接污染,也有作物從污染環境中對農藥的吸收、生物富集及食物鏈傳遞作用而造成的間接污染,集中表現在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超標引起的人畜中毒事故,不但影響食品安全,而且還影響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

5 農藥對大氣的污染

主要表現在噴灑農藥、農藥生產加工或貯運時造成的直接污染。

6 農藥對土壤的污染

農田施藥後有25% ~50%的藥劑落入土壤,同時飄浮在大氣中和附著在作物上的農藥也因雨淋沖洗落入土壤,形成對土壤的污染,進而對地下水形成污染,還包括農藥包裝物的不合理

處理,對土壤造成的污染。

7 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

農藥在防治有害生物的同時,也對天敵生物起到毒害作用,可能造成敏感生物種的減少和消滅,破壞農田生態平衡,影響生物多樣性。

五、科學使用農藥,儘可能發揮農藥的積極作用,努力減輕副作用發生

我國政府把可持續農業列為我國21世紀農業的奮鬥目標,農業有害生物的可持續控制與環境、資源、人口、生物多樣性有著密切的聯繫。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災害性因素就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而有害生物所造成的災害正是災害性因素中一個重要的常發因素。人口與糧食供應的矛盾仍然是21世紀全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這個矛盾在我國更為突出。我國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積的減少,必須不斷地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的產量,必須儘可能多地從農業有害生物方面挽回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損失,其中化學防治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 加快我國農藥產品結構調整步伐

儘快淘汰高毒、高殘留農藥,積極發展「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藥,扶持生物農藥的開發應用。

2 加快我國農藥劑型的更新換代

減少有機溶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有機液劑向水基液劑、液態劑型向固態劑型、粉狀固態劑型向粒狀固態劑型發展。

3 加快我國植保葯械的研製開發

淘汰落後的植保葯械,改變我國廣大農村噴葯器械「跑、冒、滴、漏」現象,增加藥劑對靶標的命中率,減少散落環境中的農藥。

4 提高施藥技術

可採用種子包衣、內吸藥劑浸種、拌種、塗莖、滴心、撒施顆粒劑、定向噴霧等施藥技術,以減少農藥使用量。

5 開展農業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不單純依賴化學農藥.有針對性地選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農業轉基因抗病蟲草作物與化學防治相結合。如果要用化學防治,則要選擇適宜的農藥品種、劑型、葯械,以最佳的施藥方法和劑量,在最佳施藥時間針對優選的靶標部位進行施藥處理。


您好!先說農藥的應用主要針對農林的病害防治,增產及改變生產模式上,大體分為兩種,

1.是無機農藥,主要為化學合成,也是現在老百姓用的最多的比如殺菌劑,殺蟲劑,增產劑,除草劑等

2.是有機農藥,一般活菌類比較多,或是在某種植物提取,大多都是短期內無殘留對人體無害的,這是我們國家近幾年提倡的。

無機農藥的產生可以說前期對農業提升很大,增產,節省人工,降低生產成本,所以短期內受到老百姓青睞,但無機農藥對我們的健康不利,再加之病蟲害容易對其產生抗性,國家每年都在限制不符合當前農藥生產。

所以有機生物農藥必將取而代之。有機農藥好處多多我就不多說。

縱觀整個農業,農藥在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某方面肯定促進經濟發展,增產,創收,在未來長期內農藥也是農林業不可或缺的輔助劑。


感謝今日頭條的邀請,以為分享個人觀點:

1.農藥是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碰到病蟲害時用來消殺比較便捷的選擇。但農藥本身就是一種危害且污染環境,而且現在農村都普遍在使用。所以還是建議儘可能的養殖生態鏈的物種,達到一定的生態平衡環境,這樣可以減少病蟲害的打掃,同時也就減少農藥的使用。

2.如果一定要使用農藥還必須得注意每種藥物的週期,不能在農作物即收成了而藥物的藥用還沒散退,危害食用者的生命安全。


農藥在農業中是必不可少的都說喫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那是不現實的。人病了都知道去醫院買葯、輸液,你們怎麼不自己物理治療呢!水果蔬菜糧食就好比是人病了只能通過藥物來治療,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藥的。


農藥在生產中是必不可少的,農藥保證了農產品質量,農藥讓農產品少受害蟲的侵襲,讓農產品產量高,事宜的農藥就好,不可過多!反到起反作用!


農藥是現代農業必不可少的,但是用量和選擇藥物的類別很很關鍵,確保農作物農藥殘留不超標為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