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开箱的是HyperX Cloud Alpha,其实也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了(大概两个月),因为这几个月有点忙,原本并没有打算写介绍文,但是又觉得还满不错的,就简单写了开箱跟大家分享啰!
 
HyperX Cloud Alpha在今年初的电玩展首度登场,就有看到一些关于这款耳机的新闻,主要是因为这次的耳机配色跟造型非常帅XDDDD,加上双音腔单体技术,所以让我印象满深刻的。
 
耳机之路HyperX Cloud Stinger -> HyperXCloud Revolver S -> HyperX Cloud Alpha。
 
外箱依旧是HyperX一贯的经典红黑配色。
 
外盒背面则是产品介绍,因为特色等等就会说了,所以这边就先不讲啰。
 
内盒则是写著大大HyperX的黑色纸盒。
 
类似感谢卡的玩意儿,欢迎加入HyperX!它们的产品都会有这张小卡。
 
可以相容于各大支援3.5mm的平台,像是XBOX、PS4、PC等。
 
开箱啰!超级有质感~
 
另外还有一盒配件。
 
PC用的3.5mm延长线跟3.5mm线控线,底下还有一个专用的绒布收纳袋喔。
 
配件一览。
 
线控的部份,可调整耳机的音量以及麦克风开关。
 
耳机本身的线是1.3m,四段3.5mm,图中为2m的PC延长线,线采用编织包覆,转接为2个3段的3.5mm接头,接头有镀金处理。
 
麦克风接头一样有镀金处理,麦克风杆可调整,另有防爆音海绵。
 
耳罩的外观这次我满喜欢的,红色的铝合金框架,搭配上圆润的大耳罩,上头印上了红色醒目的自家LOGO,非常吸睛啊。
 
耳罩下方有3.5mm麦克风及耳机孔。
 
耳罩的部份可上下自由调整至适合使用的角度外,铝合金框架亦可调整长度,也能够微幅调整左右的角度,
 
头带使用合成皮革,两侧用上了红色的缝线,让帅气度大大增加啊。
 
结构的延展性极佳,已适应于不同的头型。
 
下方则是记忆泡棉,柔软性不错,有著不错的减压效果。
 
耳罩衬垫(可自行更换)用了类似皮革的材质,柔软的记忆泡棉,耳罩有著非常棒的舒适感,可以完整的包覆耳朵,只是夏天没开冷气的话,还挺容易闷到流汗的就是了。
 
 
以往的驱动单体都是同一个音腔,所以一个音腔中会同时有高音、中音及低音。于是HyperXCloud Alpha,特别的地方在于,一个单体驱动中,设计了两个音腔,把低音的音腔独立出来,让音场更加清晰。
 
 
在游戏表现中尤其明显,像是「CS:GO」、「极地战壕5」、「斗阵特攻」等FPS类,对于方向感比较需要的游戏,没有了中高低音混在一起的情况,音场感觉很大,脚步声也很清晰,甚至在爆炸声中,也能听出其他方向的枪声,在越是混乱的场景中,越能感受到双音腔的强大之处。整体来说,这次HyperX Cloud Alpha主打的双音腔驱动单体,其实效果挺明显的,在打电动的时候相当有感,音乐的表现上,高音清晰,却又有著浑厚饱满的低音,舒适度不错,重量也不到300g,除了闷热的问题(这也无法避免)外没甚么好挑剔的。
 
 
产品特色
HyperX 双音腔驱动单体设计,可提升声音识别度和减少失真
获奖肯定的 HyperX 招牌舒适度
配有加宽头带的耐用铝合金框架
配有音效线控的可拆卸编织音源线
可拆式降噪麦克风
Discord 及 TeamSpeak™ 认证
多平台相容性
 
 
规格
耳机 驱动单体: 特制 50mm
动圈式钕磁铁
类型: 耳罩,封闭式
频率响应: 13Hz-27,000Hz
阻抗: 65 Ω
声压级: 98dBSPL/mW (1kHz 时)
T.H.D.: < 1%
重量: 298g
麦克风及耳机线重量: 336g
耳机线长度和类型: 可拆式耳机线 (1.3 公尺) + PC 延长线 (2 公尺)
接头: 可拆式耳机线 - 3.5mm 接头 (四段式) + PC 延长线 - 3.5mm 立体声和麦克风接头
 
麦克风
元件: 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指向性型式: 降噪
频率响应: 50Hz-18,000Hz
感度: -43dBV (0dB=1V/Pa,1kHz)
 
 
 
延伸阅读

【开箱】HyperX Cloud Revolver S|杜比7.1声道电竞耳机

【开箱】HyperX Cloud Stinger|轻量舒适又俱卓越音质的电竞耳机麦克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