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复习的怎么样了?现在是悠闲的刷著手机?还是认真复习?或是已经给自己找好了弃考的理由?

没事~离考试还远著呢~你看,还有将近五十天呢!

点击评论区链接即可免费领取2019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包,历年真题、零基础入门习题、备考攻略、易错点、学习计划、思维导图

等福利!

真的么?

除去你睡觉、上班、娱乐的种种时间,真的还有五十四天么???

01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时间

仅剩十天!

下面我们来试著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每天睡觉8小时,上班10小时(加午休、加班),娱乐3小时,处理其他事件1小时,忽视碎片化的低效学习时间,每天剩下的时间仅仅只剩2小时,七个周末,抛开游玩、加班,换算成七天的复习时间:(54-14)*2/24+7=10.3天。

四舍五入,换句话说,你仅仅只有十天的复习时间了!

先别说中级会计考试的三门学科,仅仅一门《财务管理

》,你觉得自己需要几天才能搞定?

看完是不是略感绝望?但还真不是没有办法,因为的确有人花了仅仅三天时间,就搞定了这门公式繁多的财务管理。

02

财务管理考什么?

很多考过初级会计的学员都表示,觉得初级会计与中级会计有两门考试科目都比较照应,哪怕深入很多,但也能有所理解。最担心的就是财管,它未必最难,但却最未知,学员对其没有任何认识和理解,反倒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一门学科。

想要高效的学习这门学科,我们必须要弄懂它到底讲的是什么,要求考生有什么样的能力。

财务管理是要求会计师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完成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三门学科对比看出,《财务管理》 在考试中客观题与主观题分数基本平分,它考核的方向主要侧重财务活动以及对财务管理和控制,书籍第一章是全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计算基础,是全书知识点引申、发展的主干,也是每年考核的重心。

培训老师曾说过:

大家客观题拿40分,再拿下四道计算题就好了。

看似好像计算题的比重并不算太高,但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客观题中,单选、多选也有很大比例涉及相关公式的计算。

从此可见,诸多公式的计算和理解在这门考试中将占据较大分数比例,甚至超过试卷的60%!相对的,只要你熟知公式,很多题目将会都是送分题。

03

财务管理如何高效备考

相信考过初级会计的同学,比较容易对中级会计考试的理论建立思维框架,同时结合自己之前探索出的记忆、理解方法,理论题的分数不算太难拿。但要注意,中级会计考试更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财务管理的难易程度就在于计算。财务管理著重考核考生的计算能力,但它比较简易的一点也在于,考卷上的很多题目都是死题,只要大家把重点背下来简单加以理解,考试就是直接选答案,不需要举一反三,不需要灵活变通,没有发散的难度。计算题也是一样,不涉及公式变形、嵌套,只要你记得公式,数字一套进去,就可以得到最直观的结果。

提个醒:中级会计考试中的各类计算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基础,以初中水平的计算能力游刃有余,那些天生对于数学有恐惧感的文科生,甚至是在大学饱受高数折磨的理科生,一定要理性面对,别被恐惧冲晕了意志。

财务管理高分飘过的同学们反馈的内容,也多是财务管理公式虽相当之多,但只要记住了公式,基本上单选题就错不了几个,而且前面三个5分的计算题,也不在话下。

有很多考生没有及格的原因,是因为中级财管会有陷阱,例如预期收益率,在试卷上会表述为期望收益率,期望报酬率,最低报酬率,必要收益率等等,其实都是同一个内容。有的考生为了方便,耗费大量时间死记了公式,但却被各式各样的表述搞糊涂了,弄得牛头不对马嘴。

因此,不管考试内容再怎么死,我们冷静分析,对于考试的主体内容有所把握,多练点题目,熟悉各种表述方式,考试的时候自然就灵活运用。效仿这种备考模式,中级会计考试中的另外两门学科,在考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花费2-3天的时间也可以快速融会贯通。

最后要提醒一点:在对于三门课程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之前,千万不要出现交叉学习几门课的情况。就像你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跟身边人交流,我们的大脑不适合同时处理多线程任务,同时学习不相关的陌生知识会较低学习效率,彼此间的知识点也会存在相互干扰,浪费大量时间,所以集中精力一次攻克一门是最好的方法。

在这里,小编罗列了财务管理各章节所应分配的备考时间,供大家参考:

找对方法,三天备考完财务管理,十天备考完中级会计,绝对不是天方夜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