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都生活在《至暗時刻》的餘暉里...

來自專欄努力有什麼用6 人贊了文章

這是我第二次寫影評,第一次寫的是阿米爾汗的《摔跤吧!爸爸》,那部電影給我引發了很多我對個人成長方法論的思考,所以都一一碼了下來,這一次看完《至暗時刻》,給我認識了丘吉爾最偉大的一面,為什麼覺得他偉大,我希望能用這篇文章給你們介紹一下我眼中的丘吉爾以及《至暗時刻》背後的歷史故事。

畢竟這篇文章是一篇影評,首先我會從兩個角度來闡述一下我所想表達的觀點,第一,電影本身的結構,第二,電影所表達的那段歷史故事。

很多人看不懂《至暗時刻》,那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看過《敦刻爾克》,《至暗時刻》跟《敦刻爾克》說的都是同一時期同一段歷史背景故事,不同的是故事發生的地點以及人物角色刻畫的不同,在我理解中《至暗時刻》描述的是軍事戰略的執行過程,而《敦刻爾克》則是軍事戰術的執行過程。

【電影的故事背景延伸】

我本人其實還是喜歡閱讀中國近代史,對歐洲歷史其實了解並不多,但為了能看懂《敦刻爾克》,我沒少翻歐洲歷史資料,在這裡我不想跟大家去上歷史課,有興趣的童鞋自行搜索閱讀這兩部電影的歷史背景,但為了能讓大家理解到這篇文章的精粹部分,我還是簡單地給大家講一下,兩部電影的故事始於1940年的5月10日,納粹德國開始進攻西歐,但整個二戰的故事早在1939年9月1日就開始了,二戰爆發的原因是因為德意志帝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之心,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一個也沒解決掉,反而矛盾的摩擦日益遞增,而隨著國家間的經濟、政治、軍事力量發展的距離日益增大,以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伴隨著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歷史上的波蘭戰役即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也是世界戰爭中著名的「閃電戰」。電影《至暗時刻》與《敦刻爾克》描述的則是德國成功攻佔波蘭後,繼而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在侵略英國時的故事。

【張伯倫為何被推翻?】

電影《至暗時刻》先是以張伯倫在國會被推翻作為電影開端,張伯倫作為英國前首相,是積極主張推薦綏靖政策而備受關注,這裡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什麼是綏靖政策,綏靖政策是一種對侵略行為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1938年9月,張伯倫在擔任英國首相時與希特勒簽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並同意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協定,張伯倫此舉在國內已招致許多人反對。1939年3月德國侵佔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後,英國開始採取措施加強防禦,張伯倫宣布給予波蘭軍事保障,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張伯倫對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在遭到德國拒絕後對德宣戰。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為1940年5月發生的英法聯軍歷史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敦刻爾克》埋下了伏筆。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直接威脅英法安全,張伯倫自討苦吃,綏靖政策徹底破產,德國在西線發動進攻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上下舉國嘩然,張伯倫遭到一致的憤怒譴責,被迫下台,讓位丘吉爾,至此,你才會看到《至暗時刻》這樣的開局。

【《凡爾賽條約》為二戰的主要導火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迫割讓了大片土地,把原本連成一片的德國領土分成了兩塊,因此德國人一直對失去領土這件事上耿耿於懷,希特勒上台後便發誓要報這一箭之仇,他以極快的速度重整軍備,在短短几年間就把德國從《凡爾賽條約》的受辱者變成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凡爾賽條約》就是一戰中戰勝的國家對戰敗的國家的和約,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歷史上德國數次對法國進行侵略,一戰中,法國為戰爭付出了巨大代價,500餘萬軍民傷亡,而且戰場絕大部分都在法國領土,造成法國慘重的損失,因此法國希望在《凡爾賽條約》中嚴懲德國,收回自己的領土,建立萊茵非軍事區,由戰勝國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將德國軍力削減至較低水平,不再對法國構成威脅。儘管英國本土在戰爭中未遭戰火,但仍有很多英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當時的英國首相喬治支持懲罰德國,但他也意識到過於苛刻的條件會激起德國的強烈復仇心理,這對爭取長期的和平局面不利,所以英國在《凡爾賽條約》中只要求保證英國的海上霸權,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以加強英國,削弱德國軍力。美國則不再希望再次發生世界大戰,時任總統威爾遜提出建立國際聯盟以維持國際秩序,即國際社會提供保證以避免弱國遭到強國侵略。最後德國在《凡爾賽條約》中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德國了解條約內容後,憤怒和屈辱迅速在德國國內蔓延,戰後的德國經濟非常羸弱,只支付了條約規定的賠償金額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這一小部分也給德國經濟造成了極大負擔並導致了近1/3通貨膨脹,儘管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但由於法、英、美三個主要協約國的目的都不相同且存在矛盾,雖然三國都做出了讓步,但卻沒有任何一方完全達到自己的目的,仍因為世界各國互相猜疑,使得德國有著再一次戰爭的機會,《凡爾賽條約》甚至可以說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鍋根。

【希特勒是二戰的主要元兇】

在這裡不得不說希特勒這個人物,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他積極宣揚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反猶太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迫害和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他寫過一本書《我的奮鬥》,想了解希特勒平生傳記,請自行閱讀。希特勒痛恨《凡爾賽條約》,在1929年10月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中,宣稱經濟危機是「政府無能」,是政府接受了《凡爾賽條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的政策的結果,並以此為機會,希特勒於1933年1月30日上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希特勒上台後,通過加強極端中央集權的方式,逐漸將總統、總理兩個職務合併為一,集黨權、政權、軍權於一身,希特勒一心追求的目標是徹底廢除議會民主制,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希特勒先是獲得了國會對他出任總理的認可,繼而通過一項徹底改變國家體制、使自己不受限制地行使權力的法律,以「合法」的程序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希特勒上台後不到兩天,就決定解散了國會,重新選舉,改變國會中政治勢力的格局,並公布法令,取消各州議會,使各州政府完全服從中央,就是這樣,德國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了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此外,希特勒還親自監督了德國歷史上最大的建設工程,又贊助建立巨大的宏偉建築,在政治上整肅內部,又把全部經濟都納入了受國家控制、適應政治需要、實行強制生產的軌道,以更有利於擴軍備戰,至此,復仇《凡爾賽條約》的計劃開始付諸實施。希特勒統領下,納粹德國經過兩個四年計劃發展,經濟基本得到復甦,1933年國民生產總值為737億帝國馬克,1939年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希特勒在統治的前六年中成功進行了德國的再武裝與擴軍,1933年到1939年,德國的軍工生產增加了7倍,1934年德國軍用飛機的產量是840架,到1939年則達到了4733架,軍隊從1931年的10萬擴展到1937年的50萬,1938年一躍成了歐洲最強大的政治大國與軍事大國。

毋庸置疑,希特勒的影響幾乎是完全惡毒有害的,他使大約三千五百萬人喪失了性命,並建造了龐大的集中營,在營內設有毒氣室,在他所征服的每塊領土上,無辜的猶太人都被投進毒氣室活活毒死,至少有六百萬名猶太人就這樣慘遭殺害,但也要知道,希特勒執政時正是德國一戰戰敗簽下苛刻至極的《凡爾賽條約》、受到列強壓迫的時代,若不是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重新建設德國,今天的德國或許仍只是小國而已,如果當年沒有希特勒,就不會有當今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事實上,在納粹德國前期崛起時,實力並不強大,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作為歐洲大陸的強國,英法負有監督壓制德國再次走向軍事擴充的義務,英法眼看希特勒執掌的納粹德國有擴充軍備傾向,按說是有能力阻止的,但實際卻並沒這樣做,而是採取了隻眼開隻眼閉的綏靖政策。眾所周知,英法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希特勒瞄準英法等國不願承擔戰爭風險的心理,於1938年9月30日,通過英、法、德、意四國首腦簽署的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定》,一槍未發把蘇台德地區佔位德國所有。希特勒並於1939年3月,踐踏《慕尼黑協定》中承諾的國際和平保證,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英法卻拒不履行保證捷新疆界的義務,同年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起全面進攻,9月3日,英法對德國下最後通牒,德國不理會,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而《至暗時刻》與《敦刻爾克》描述的就是在1940年5月,納粹德國進攻西歐時,分別在英國和敦刻爾克發生的故事,一頭緊張布局命令,一頭恐懼地執行命令。

【為什麼40萬英法聯軍會被圍困敦刻爾克?】

納粹德國在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西歐,德軍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以A、B兩個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當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擁有147個師,300多萬軍隊,兵力與德國實力相當,但法國戰略呆板保守,且動員較為遲緩,只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自認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上,對德國宣而不戰,但德軍也知道自己在馬奇諾防線上打仗並沒有勝算,所以德軍首先攻打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指揮強大的裝甲部隊,並繞過馬奇諾防線,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且比利時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想到德軍的主攻方向卻會選在曾被視為是坦克無法通過的崎嶇而森林密布的阿登高地,這讓向比利時進軍迎戰德軍部隊的英法聯軍大失所料,僅十多天時間,德國裝甲部隊就橫貫法國大陸,直插英吉利海峽岸邊,而耗資當時50億法郎,花費12年時間建造的馬奇諾防線一點作用也沒起到,5月27日比利時軍隊投降,40萬英法聯軍開始全部集中向敦刻爾克撤退,德軍繼續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向敦刻爾克步步緊逼,西面的英吉利海峽成為英法聯軍絕處逢生的唯一希望。

【《至暗時刻》印證了丘吉爾的偉大】

我用文章大半部分描述了前後整段歷史故事,也間接描述了德國當時有多麼地強大,對英國來說簡直就是以卵擊石,但就是正當對全世界所有人來說,在比利時、法國相繼投降後,英國以一國之力抗擊德國,是一點勝算都沒有時,在嚴峻的環境壓力下,丘吉爾卻選擇了不投降,繼續抗擊德國。我認為整部的電影的核心就是以時間軸為一條中心,通過描述丘吉爾的心理變化,讓觀眾去感受當時的英國內外各種環境壓迫,突出了英國這一段全國最困難的歷史時刻。有人說拍出《敦刻爾克》的諾蘭是時空轉換大師,在空間上通過陸海空三段式敘事,在時間上通過一周、一天、一小時的尺度來刻畫對應的人物角色,敦刻爾克的陸軍和海軍、海上平民和倖存士兵、英國空軍和德國空軍,諾蘭把不同的時間尺度在不同空間上發生的不同事件來描述戰爭的殘酷,畫面沒有血腥,但卻讓觀眾感受到了血腥。《至暗時刻》由始至終只有一條時間線,1940年5月9日、10日、13日、19日、25日、26日、27日、28日,分別對應的是丘吉爾上任時的興奮、是否向德國投降時的迷茫、以及最後對勝利的堅定!為什麼說丘吉爾偉大,就是因為丘吉爾有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膽識,在當時的戰爭逆境中,從前任張伯倫接手的是一個即將面臨崩盤的爛攤子,從空中、陸地、海洋,英國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連續挫敗,但丘吉爾卻顯示出近似非理性的勝利信心和不屈的戰鬥意志,電影中哈利法克斯子爵給丘吉爾考慮的時間不過24小時,要求與德國進行和談,而和談即就是意味著英國要向希特勒這樣的惡魔低頭,當時希特勒也由於要對付蘇聯,避免兩線作戰,需要拉攏英國,誘導英國妥協投降,但希特勒至死也不會明白,為什麼比利時投降了,法國也投降了,大半個歐洲都屈服德國之下,但英國仍然至死還在奮戰,在看似絕無希望的戰局下,一次次拒絕他寬宏大量的「和判呼籲」,那是因為他碰上的是丘吉爾。電影中丘吉爾也曾一度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作為首相,跟德國人談判是不是自己的職責,覺得跟德國人談判十分煎熬,最後丘吉爾得到喬治六世國王以及地鐵民眾的支持,最後在下議院進行演說,表達了拒絕和談,戰鬥到底的聲號,熱烈的情緒得到了全體人員的歡呼,最後全英國上下一致抗敵,最後就有了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個發電機計劃。

後來希特勒發動了海獅計劃,通過空中進攻迫使英國投降,整個不列顛之戰就是戰爭史中大規模的空襲與反空襲作戰,德國空軍為了這次進攻準備了3個空軍集團軍,包括作戰飛機2669架,13個師,168艘運輸艦,1910艘駁船,419艘拖船,1600艘汽艇,當時英軍只有防空殲擊機700架,高炮200門,轟炸機500架,在兵力上處於劣勢,但最後是英國獲得勝利!關於這個計劃,還有一部電影記載,《倫敦上空的鷹》,有興趣自行觀看。

再後來發生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成為其盟國,愛因斯坦寫信羅斯福提議製造原子彈,於是後來有了曼哈頓計劃,再後來就有了日本挨了兩顆原子彈而宣告投降的故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兩極格局形成,歐洲一分為二,德國一分為二,美國與蘇聯各統治一方,也就是雅爾塔體系的形成。雅爾塔體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國際關係和經濟秩序,給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但也正由於兩極格局,對抗雙方彼此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我不禁在想像,要是當年丘吉爾選擇了向德國投降,這個世界將會變成怎樣了呢?

「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丘吉爾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