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國際唱片協會IFPI發佈了《全球音樂報告2019》,下文爲節選內容“2018全球音樂市場概覽”,文字由IFPI北京辦事處提供。

2018全球音樂市場數據概覽

全球錄製音樂總收入爲191億美元,增長9.7%

流媒體收入佔全球總收入47%

付費流媒體收入增長32.9%

實體收入下降10.1%

下載收入下降21.2%

受付費訂閱流媒體增長32.9%的推動,流媒體整體收入增長了34.0%,佔全球收入的近一半(47%)。 截至2018年底,付費流媒體服務用戶數達2.55億,付費流媒體收入佔錄製音樂總收入的37%。 流媒體收入的增長抵消了實體收入下滑10.1%和下載收入下滑21.2%的影響。

唱片公司的投資、創新和合作夥伴關係幫助藝人接觸到世界各地的粉絲,同時也推動了高潛力市場的動態增長。 拉丁美洲是連續四年增長最快的地區(+ 16.8%),其中巴西(+ 15.4%)和墨西哥(+ 14.7%)增長強勁。 亞洲和澳大拉西亞地區(增長11.7%)成爲實體和數字收入總和第二的區域,韓國增長尤爲強勁(+ 17.9%)。

中國則繼2017年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音樂市場後,在2018年排名上升至第7位。

2018年按音樂形式的數據細分

數字收入:2018年,數字收入整體增長了21.1%,達到112億美元,有史以來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大關,目前佔錄製音樂總收入的58.9%。流媒體漲勢強勁至89億美元;而下載則下降21.2%,在整體市場僅佔7.7%。

實體收入:實體收入在2018年持續下滑,目前約佔市場總收入的四分之一(24.7%)。大多數市場的實體收入都在下滑,但也有少數市場逆勢而上(印度+21.2%、日本+2.3%、韓國28.8%)。實體收入在日本、波蘭和德國仍佔較大比例,分別爲71%、47%和35%。黑膠唱片連續13年增長,漲幅爲6.0%,市場份額爲3.6%。

表演權收入:在2018年攀升,增幅爲9.8%,達27億美元,佔錄製音樂行業總收入的14.0%。

同步收入:增長5.2%,漲速平緩,市場份額爲2.3%。

2018年按地區的數據細分

亞洲和澳大拉西亞:增長11.7%,成爲實體和數字收入總和第二的區域;中國繼2017年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音樂市場後,在2018年排名上升至第7位。該地區最大的市場日本也在前一年下降2.9%後出現3.4%的增長。韓國(+ 17.9%)和澳大利亞(+11.0%)增長顯著。

拉丁美洲:增長16.8%,連續四年成爲增長最快的地區。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市場,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增長15.4%,併成爲全球前十大市場中數字增長率(38.5%)最高的國家之一。

歐洲:2018年增長幅度不大(+0.1%);德國是歐洲十大市場中唯一一個收入下滑(-9.9%)的國家,主要是因爲德國一直是實體主導的市場,尚處於市場轉型期。英國(+3.1%)超越德國,成爲該地區的最大市場。

北美地區:北美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增幅爲14.0%;其中,美國增長了15.0%,並保持了其作爲全球最大音樂市場的地位。美國數字收入佔主導地位(佔錄製音樂收入的74.2%),增長最快的是付費流媒體,佔其數字收入的一半以上(59.4%)。

本土音樂走向世界

正如流媒體擁有跨越國界的力量一樣,唱片公司日益全球化的影響力和思維方式已經爲來自世界各地的藝人帶來了國際化的影響。

一方面,各地區都在培養自己的明星和藝人,吸引本地聽衆;另一方面,在唱片公司的鼓勵和推動下,這些明星和藝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決心着眼於本國以外的市場。下一個世界級的超級巨星可能來自世界的任何角落。

例如,韓國和巴西不僅本身成爲2018年前十大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K-POP和拉丁音樂也在去年進一步地走出國門,成爲全球熱點。

編輯:宋子軒

微信:18301091815

郵箱:[email protected]

行業之聲| 爲什麼說國內音樂人都應該去一次西南偏南?

從業經驗累積與擴大個人視聽,是音樂人與廠牌選擇出海的重要理由。

商業 | 2019中國音娛產業趨勢預測:寒冬“慢”步,整合與梳理是關鍵

2019年,哪些領域值得重點關注?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