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小當家》這部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一點就是評判一款美食的標準在於會不會發光,這也成為後續的美食動畫的一個參考標準,美味與否基本就在光的強度有多高。如同為美食競技的動漫《食戟之靈》多多少少也有當年《中華小當家》的影子。

在當年的《中華小當家》裏,劇情方面我個人覺得並不完整,尤其是在與五虎星的比賽之後,總讓人感覺到後面還有更強的對手要出現,甚至還能離開中國走向別的國家繼續冒險的旅程,然後就沒然後了。而動畫方面更是在宮廷料理對決後就完結了,更讓人摸不著頭腦,說好的八件傳說中的廚具,到最後也只出現了3件就沒了,然後交代了一下主角團要繼續冒險找傳說中的廚具之旅就結束了,動畫實在令人可惜。

《中華小當家》這部作品中,感人的場面其實很少,更多的是在講道理,只有海上宴席料理對決時,小當家與邵安的對決讓我記憶猶新。邵安這個角色,本身實力和創造力是不錯的,但原作中把他最後的作品「豆腐三重奏」硬說成是其師傅阿貝師傅原創的作品,實在是可惜了邵安這個角色,在船上與小當家生死搏鬥的時候,其實已經明白自己對阿貝師傅的恨沒有意義之時,也安心的把關於傳說廚具的下落資料給小當家,然後葬送火海。明明邵安是可以安排到主角團一行的。

傳遞美食的同時也在傳遞一份情感,尤其是在愛情方面,在《愛的千鶴橋,銀河面》講述的一個非常美好的故事。這次重新連載,不知道不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在等著我們。


想當初在電視上經常看的那部做菜的動漫——《中華小當家》,終於在時隔18年重新回來了,那個會做菜的男孩也重新回來了。18年過去了,對於裡面的情節你還有什麼記憶猶新的地方嗎?

內容一:居然是一部日本動漫

在當時播出的時候,應該很多人都以為《中華小當家》這部動漫是中國製作的,因為動漫裡面對於中國的菜系、中國菜的做法,介紹的真的是很詳細了,但是最後當你知道這部動漫實際是日本作家的作品有什麼想法呢?據說,作者小川悅司當年看完電影《少林寺》之後,對於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功夫特別崇拜。而且他還愛喫中國菜,為此找了很多關於中國菜的書來看,由此就誕生了《中華一番》(《中華小當家》)。只能說,中國菜真的是太博大精深的一樣東西了,只要是喫過中國菜的人,就沒有說難喫的~

內容二:充滿特效和燈光的菜

相信對於《中華小當家》的內容,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永遠會自帶燈光、火焰等特效的菜餚了。只要是主人公劉昂星打開裝著菜餚的蓋子,就像是微型的彈藥在桌子上爆炸一樣,菜餚就變得金光閃閃,發出刺眼、奪目的光芒。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被吸引進去,我們每次看《中華小當家》也會對於做出的菜餚充滿期待。

內容三:雖然有點狗血,但卻恰到好處的設定

大家應該還會記得《中華小當家》是將廚師分成了正義和邪惡兩個派別,雖然設定有點狗血,但每一次兩方廚藝比拼的時候都會讓我們熱血沸騰,即使知道邪不勝正,但也想看看兩派為了比賽會做出什麼樣的菜餚。

內容四:各種看起來就好喫的中國菜

在主人公劉昂星的手裡,什麼材料都有可能變成好喫的菜餚,比較經典的幾個菜就是:麻婆豆腐、黃金炒飯、陽泉青椒肉絲,這些菜比較經典就是因為並不是中國的特別複雜的大菜,而就是簡單的材料做出的美味的菜餚。不是有句話說,用最簡單的材料做菜纔是最難的。內容五:各種神奇的廚具

要想做出美味的佳餚,不僅要有好的手藝,廚具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中華小當家》中就有各種傳說中的廚具,名字確實也是帶有中國特色的。像永靈刀、轉龍壺、迦樓羅刀等等,都是傳說中的廚具。我在幻想,要是擁有這些廚具是不是做菜就會特別好喫,還自帶特效的?


當然是開頭小當家即將遠行學藝時,通過麻婆豆腐艱難獲勝的一幕。

重點不只是麻婆豆腐的美味祕訣,更是它之後的感人故事。中國是美食之國,不僅在於食物的精緻與可口,更在於隱藏在其中的人文溫度。

推薦《舌尖上地中國》紀錄片哦。


很多都記憶猶新,因為經常看。我記得最深的,就是小當家路過一個小鎮子,代表黑羽樓參加比賽時做的烏骨雞飯。當鎮長高舉烏骨雞,宣佈這不是招來不幸的雞的時候,深深被感動。「你們所看到的每一粒每一粒的米中,藏有一位廚師對雞料理無比的熱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