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汪文琪

  3月製造業PMI超預期反彈,引發市場關注。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認爲,除了PMI,其他經濟指標在3月也有可能出現短期改善,指向短期經濟或有階段性企穩跡象。

  王涵預測,由於兩會繼續強調融資支持以及寬信用政策的推動,3月的社融增長或仍偏強;工業增速方面,3月製造業PMI生產指數走強,高頻發電煤耗指向發電量回升,都顯示3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大概率回升;此外,社消和進口增速也會逐漸脫離年初不利因素的影響,或將轉向利好局面。

  短期經濟爲何階段性企穩?王涵表示,金融條件的改善、政策刺激節奏的提前和春節錯位效應,共同助力了短期經濟的階段性企穩。

  第一,金融條件持續寬鬆。“2019年經濟增速上下行空間有限,但金融條件的改善會是更重要的主線,幫助企業的感受改善。在金融條件改善情況下,從 2 月份 PMI 我們其實就可以看到結構性的改善。3月份PMI大企業分項有所回落,中、小企業分項明顯回升,也顯示了寬信用的效果。”王涵說。王涵認爲,後期今年社融增速也大概率持續回升,金融條件的改善將持續存在。

  第二,政策節奏提前。王涵提出,今年政策節奏整體提前,貨幣政策方面信用派生較早,財政支出節奏也在提前。“尤其是隨着政府債券發行的提前,1-2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甚至超過100%。”王涵說。

  第三,春節錯位影響不容忽視。王涵指出,疊加2018年春節較晚、2019年春節偏早,推升今年3月份數據讀數。“PMI雖然是季調數據,但歷史上看3月份PMI從未出現過回落,平均漲幅接近1,僅略低於1.3的本月環比。進出口方面也是如此,雖然周度的高頻數據顯示全球需求仍有壓力,但春節錯位仍可能提升3月份讀數。”王涵說。

  王涵還表示,雖然經濟數據出現企穩跡象,但不代表這是經濟已見底並趨勢性反彈的信號,中長期經濟的下行趨勢可能還未結束。

  “在全球風險偏好低、利率水平已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股息率相對發達國家而言仍具有比較優勢。雖非經濟反彈驅動,但中長期資本市場重要性提升、‘長錢’流入的邏輯沒有發生變化,仍維持中國權益市場處於‘戰略配置期’的判斷不變。”王涵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