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周(右)和妻子陈爱兰在植树。(图/翻摄自《人民日报》)

▲付志周(右)和妻子陈爱兰在植树。(图/翻摄自《人民日报》)

记者马叔安/综合报导

76岁的河南老先生付志周自1965年和妻子陈爱兰来到新疆种地,35年下来,在当地植树80多万棵,期间他和家人凑钱、贷款购买机械器具,拉了18公里的高压电线,打了7眼井,修筑了近8公里长的防渗渠,林木达到了6000余亩。他表示,自己这辈子要种100万棵树。

《人民日报》报导,当年付志周夫妇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来到新疆,原本在当地种植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但都被风沙吹坏,「人不能让风沙欺负死」,付志周于是开始每年带著家人一起种树,有时候一天就能种约600棵,十几年间,种植规模达1公顷多。

到了2003年,付志周开始思考,「能不能让沙漠、戈壁全部绿起来?」于是他全家凑了人民币200万元(约新台币911万元),并贷款了80万元(约新台币360万元),买了机械取代人力,开始更大规模的植树工作。当地林业工作站站长陈峰告诉记者,在付志周的影响下,附近300多户村民参与到造林治沙中,已建起一条长达34公里的防护林带。

因为在植树方面的贡献,付志周在去年11月于人民大会堂获颁绿色长城奖章。他表示,「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植树还要干下去。我还要再植树20万棵,这辈子要种100万棵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