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因爲蒙古帝國的崛起度過了一個最黑暗的時期,羅斯人遭到蒙古人的奴役接近200年之久。在原來一盤散沙的羅斯公國中,莫斯科公國的強勢崛起爲羅斯人帶來了新的希望。季米特里大公繼位之後,莫斯科公國進入前所未有的強盛時期,而這個時候統治羅斯地區的金帳汗國內訌不斷,從1360年到1380年的20年裏換了14個大汗,季米特里看準這一時機決心帶領羅斯人擺脫金帳汗國的統治。

  1378年,面對着造反的莫斯科公國,金帳汗國馬麥汗命令大將別基奇討伐羅斯,被季米特里三路大軍打的大敗,別基奇也被亂箭射死。這場戰鬥是羅斯人第一次在正規的戰鬥中完全打敗蒙古人。馬麥汗因爲失敗而陷入暴怒,他咆哮着要處死所有羅斯人,將羅斯人的城市、基督教堂全都燒成灰燼。

  1380年夏天,馬麥汗調集了20萬大軍向羅斯撲來,同時金帳汗國還和羅斯人的宿敵立陶宛結成了同盟,莫斯科公國遭到了兩線夾擊,羅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一刻,失敗就意味着亡國滅種。

  季米特里沒有被強大的敵人所嚇倒,他命令宣詔官跑遍羅斯的所有城鎮和鄉村,宣讀季米特里大公對金帳汗國作戰的詔書。所有羅斯地區的王公率領着部隊前往莫斯科集結,老百姓們也自高奮勇地扛着斧頭、長矛、木棍等武器來到莫斯科,很快季米特里就召集了15萬大軍。

  爲了避免兩線作戰,季米特里決心一戰擊潰強大的金帳汗國,讓立陶宛不敢繼續進軍。季米特里在莫斯科檢閱了部隊之後,便率領部隊向頓河進發,迎擊蒙古人。

  於此同時馬麥汗心裏也在犯嘀咕,因爲他很清楚現在的金帳汗國已經遠不如當年了,能不能打得過強勢崛起的莫斯科還是個未知數。於是他派遣使者知會季米特里,只要羅斯國繼續向金帳汗國納貢就可以議和,但是季米特里斷然拒絕,要和蒙古人不死不休。

  9月初,羅斯軍到達了頓河並召開了一次作戰會議,很多人建議不要背水作戰,因爲這是兵家大忌,一旦戰敗就沒有了退路;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爲背水作戰就斷絕了後退的希望,只能向前奮勇殺敵,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法。季米特里最終選擇了背水作戰,他向所有將領們慷慨激昂的說道:“我們來這裏是爲了解救羅斯人免遭蒙古人奴役的,與其屈辱的活着不如光榮的死去!”

  季米特里也並非完全的逞匹夫之勇,他知道蒙古人擅長騎射,於是他準備在庫利科沃原野擺開陣勢,這裏叢林密佈,溝壑縱橫,中間還有一片沼澤,複雜的地形可以讓蒙古人的機動優勢喪失殆盡。

  9月8日正午12時,羅斯軍開始渡河,而蒙古人準備半渡而擊,將羅斯人殲滅在河岸上,但蒙古人行動遲緩加上前一天季米特里趁着大霧搶渡了部分士兵,所以等蒙古人趕到的時候,羅斯人的前鋒已經擺好了陣勢。

  兩軍對壘時,如同三國演義一般兩軍最勇猛的將領來到兩軍陣前進行一對一的單挑,結果雙方大將在打了幾十個回合同歸於盡了。單挑之後就是全面戰爭的開始,20萬蒙古大軍黑壓壓的一片,一擁而上向羅斯陣地殺來。擔任前鋒德魯茨克公國軍拼死抵抗,但是終因寡不敵衆幾乎被全殲。蒙古軍得以殺入羅斯軍大營之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庫利科沃原野地勢十分狹窄,幾十萬人擠在幾裏的戰線上廝殺,有不少人被擠得窒息而死,有的是被屍體絆倒後起不了身被馬活活踩死的。因爲羅斯人還沒有全部渡河,人數處於劣勢,蒙古人幾乎依靠着人數優勢殺進季米特里的大帳前,季米特里的帥旗也被蒙古人砍倒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布良斯克等公國的援軍終於趕到,殺退了蒙古人的進攻。

  蒙古人見正面無法突進,選擇從左翼突破迅速插到羅斯人的斜後方。因爲突破的過程太過順利,蒙古人以爲自己勝利在望了,於是歡呼起來。但是他們高興的太早了,季米特里在樹林中埋伏了重兵,左翼的蒙古軍瞬間就被羅斯人反包圍殲滅了,而後趕到的蒙古軍見勢不好趕緊掉頭逃跑。這一跑蒙古人的軍心就亂了,開始兵敗如山倒,連在山頭上觀戰的馬麥汗也騎馬一直連跑了30裏才停下來。

  這一戰羅斯人損失慘重,死亡人數超過了6萬人,季米特里大公作爲指揮者仍然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因爲戰鬥中受傷過重昏迷在一顆被砍倒的大樹下,身上的盔甲已經被砍碎,好在人們及時發現了他撿回了一條命。很快季米特里的英雄無畏與領袖才能傳遍了整個羅斯,人們尊稱他爲“頓斯科伊”也就是頓河王。

  這一戰也讓金帳汗國元氣大傷,頓河大會戰保守估計損失了10萬餘人,自此金帳汗國再沒有能力對羅斯地區完全掌控,不得不承認莫斯科公國在這一地區的霸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