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王陽明老夫子具有與時俱進,實事求是,不拘泥於古的思想,在《傳習錄》中有充分的體現。但他的「知行合一」思想絲毫沒有實事求是的意思,知行合一是他的世界觀、認識論,也是一種思想境界。

陽明老夫子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聖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做兩個,是甚麼意?某要說做一個,是甚麼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結果。如果深諳知行之理,若說知,行已自在其中了」

從世界觀上,陽明心學認為「良知」天然存於心,是先天的,但「良知」在接觸外物而蒙塵,老夫子所言良知與佛家所說的人人都有佛性類似,當然就這一點而言,唯物主義者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

從認識論而言,陽明老夫子認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果,知行一體。老夫子把「知而不行者」識為不知。可以說老夫子的「知」視為「認知」和「真知」,也就是說他把思想的知識屬性視為「不知」,不但知而且信服、認可才為真知。這就在邏輯上實現了知者必行,行者必知,知行合一。就唯物主義而言,把「知而不行視為不知」即知識與思想的區別也是難以接受的。

只所以說「知行合一」是一種思想境界,就不得不重提「良知」,「致良知」。要達到「致良知」就必須把心靈中「蒙塵」格掉(即格物)「良知」才會顯現,才會真正具有「真知」,實現「知行合一」。


感謝邀請。

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宗旨,而行是知的實踐。古人之所以將」行」與」知」兩個字分開,先說一個知,然後再說一個行,是因為社會上有這樣一種人,對於發生的事情他們從來不會認真去思考,去觀察。 不知道如何動腦筋去分析問題,做事情永遠是跟著感覺走。

對於這種像無頭蒼蠅的人,你必須跟他講清楚什麼是知?他才能把事情想清楚,之後去行動。第二種人是:希望規避掉所有的風險,所以,每天不切實際的空想,就是不願意付出任何行動。對這類人,一定要強調行動的重要性。第三類人是聰明的,明智的:遇事會先觀察分析,其次找到解決辦法,最後再去行動。

舉個有意思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有一座山盛產蛇,蛇膽蛇心都是很好的藥材,其中有3個年輕人冒險去捕蛇

第一個人賺錢心切,只在村中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沒對蛇做任何習性的分析就匆忙上山了。很快因打草驚蛇而丟了命。

第二個人被嚇住了,惶惶不可終日。

根本沒有膽量邁進大山去捕蛇。

第三個人充分考慮的捕蛇相關問題,怎樣找蛇,怎樣捕蛇,中毒後的解毒方法,他都一一向村民討教清楚了。半個月以後做好充足準備的他上山了,最後捕捉到上百條蛇賺了很多錢財。

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道理告訴我們現代人,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思考和行動都是相輔相成的。遇到問題要先思考分析,找到關鍵問題和解決策略,之後再付諸行動,才有可能最後成功。

因此,把「知行合一」簡單理解為實事求是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樓主好!儒家「心學派」宗師王陽明畢生的理論,都是試圖以佛家思想重新定義儒家思想,豐富原有的以「正性」為核心內容的傳統理論體系,所以分析王的理念和說教時,要同時從「儒家和佛家」兩個思想淵源上,尋找關聯性和異同性,就容易理解了。下面用這個方法簡析你的問題,供參考。

1、「知」在儒家指「正性」,在佛家指「無心」。「行」在儒家指「濟世」,在佛家指「入世」。「合」在儒家指「同於聖賢」,在佛家指「無我」。「一」在儒家指「萬物共有的同一本性」,在佛家指「法體真身」。所以,「知行合一」在儒家指「人與聖、心與事、學與用」的、修性濟世的方法;在佛家指「無心、無我、無欲」的、徹底覺悟的狀態。兩家含義的相同處是都指向「反省、自智、濟世」,差別處是儒家含義偏重於「修身」,佛家含義偏重於「修心」。

2、在「實事求是」里,「實事」在儒家指萬物(包括自己)的本性,在佛家指「存在」。「求」在儒家指「修」,在佛家指「證」。「是」在儒家指「聖理」,在佛家指「不迷」。所以,「實事求是」在儒家指「學聖賢,依聖理,以明人性」,在佛家指「心不迷於一切而自在」。兩家含義的相同處是都指向「做聖賢」,差別處是儒家含義偏重於「悟有」,佛家含義偏重於「悟空」。

3、看懂上兩條,即知「知行合一」與「實事求是」的相同處,在儒家王陽明的角度講,「知行」與「求」等義,「一」與「是」等義,二者含義相通;差別處是前者兼說「內外」之理,後者只說「向外」之理,因此「知行合一」包含「實事求是」的含義,內涵和外延更大。若在佛家角度講,「無心」就叫知行合一,「見性」就叫實事求是,徹悟後既無所謂「知行合一」,也無所謂「實事求是」,純粹濟世,藏形世間,永恆自在,故兩詞都無實義,不思即解,不辯則明;對兩個都不執著,將無師自通,暗會其妙。


姑且淺析以期拋磚引玉。

知行合一之「知」為先天之知、為心、為理、為道、為宇宙之元始。無善,亦無惡,渾然天體,通透中正,無所在無所不在,在人間即所謂「良知」;「知」之始為元始,氣動,能動,意動,是故「知」與「行」並發於體,此「體」或為超驗之體,此「知」發於「行」,此「行」受乎「知」,此「知行合一」之第一重意義即先天自然性。第二重意義即若已明了「知行合一」之先天自然性,聖人之下皆應以「知行合一」率性律己,「率性」並非無視善惡,初階當抱善摒惡,中階當揚善抑惡,終階善善惡惡,直至無善無惡近道矣。我等螻蟻之輩「律己」而已,當「致良知」而後「良行」,此世俗之「知行合一」!

實事求是字面理解即可,遵循事物內在的客觀規律。相比之下,少了主體的先天之意,境界上差了何止幾重天!

「知行合一」乃修行之道,民主意識強烈;「實事求是」乃做事之學,統治思想濃厚。


實事求是跟知行合一是不同的,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一種表述,實事是客觀的存在的,而實事求是是依據客觀事實存在的東西去求是提升認知,這也是辯證唯物論實踐論的最基本觀點的最簡單明了的概述。

知行合一他是唯心主義的東西,他不強調按客觀事實去求證自己所理解的東西的正確與否,而強調主觀認可是知就是知,然後是踐行,這種強調知行合一的進步在於比行只知不行進有一定的進步性,但對於正不正確,這是一個並沒有依據客觀事實為依據的,這跟儒家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個知一樣都是主觀認為知,不是實事求是的知,自認為知就是知,而不強調自認為的知跟客觀事實有衝突的一面,我們有時認為自己知的東西往往有時是錯的,這種錯得怎麼糾正,當然就是通過客觀事實為依據來判定是否真知假知,如果我認為我知之為知之就是是知也的話,那每個人都自認為知之就是是知也,那這世界如何界定誰是不知也,那誰是錯的啊。

正所謂明亡並不亡於什麼明朝皇帝不善治理,而亡於王陽明的思想是一種亡國思想。他的那些理論脫離客觀實際,是一種主觀主義的論斷,還有人說明朝是亡於皇帝不懂平衡之術,這更加更加是不懂什麼是正確思想的表現,事物不平衡是絕對的,平衡則是相對的,用平衡術去治理這本身就是脫離客觀實際去追求所謂的統治穩定哪有不亡國。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實事求是不是一個概念,知行合一是萬事開頭的信心決心,是氣志必須長虹。是自己對自己的約束和規矩,是體悟人心磨練意志的高標準境界。是開始起頭的發端的思想認知。是儒家心學的最高表現形式。如果做到了就能萬事如意,諸事順利,目標可實現。反之只是部分人的口號。實事求是是對事對人對物的態度,一般是對結果的衡定權衡,實事求是是一種科學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共產黨克敵制勝的一個法寶。


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心學的創始者。他一生經歷坎坷之時,卻能保持心靜。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知行合與實事求是是兩個概念。其主要的精神內涵是不僅要知道,而且要執行光知道不執行等於未知。

明天有一種流傳。讀懂王陽明等於讀懂上下5000年。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確實給了人們一種全新的心態調整理論概念。毛澤東,蔣介石都非常認同王陽明。晚清重臣曾國藩更是以王陽明為榜樣。創立了很多知行合一。創建並領導了湘君都是以知行合一為基礎的。能夠打敗洪秀全也是靠著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創建的湘軍軍隊紀律歌。

而毛澤東創建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也是來源於曾國藩的湘軍軍紀歌。

王陽明不僅是心學理論的創始者,更是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他的帶兵打仗更能體現知行合一的精髓所在。

你現在如何呢?歡迎探討共同學習。


不是實事求是。知行合一,色空不二,心學四句教,惠能的《壇經》,佛祖的《金剛經》,老子的《道德經》等等

這些的都不是用思考可以明白,有人說"知行合一"就是想到了就能做到,如果這樣就是心學,那全世界有幾十億聖人。

"知行合一"這是開悟後才能明白,絕非文字表面的意思。

咱們教育家倡導的知行合一,估計自己都沒明白,也就看祖師爺說格物致知挺熱鬧,自己也湊熱鬧,發表下自己高深理論,以展示價值,獲得世人認可。


知行合一和實事求是,同類但具體含義完全不同。

先說知行合一,本意是,良知和行為契合統一。良知特指,知善知惡。全意就是,人知道了善和惡,就要存善去惡,並且在行為中踐行。所以,知行合一包含有「格物致知」加上實踐的雙重含義,而且這是一個由內及外的過程,偏重於道德。

再說實事求是,本意是,忠於實際地去思考和做事。關注點是外部環境,是由外及內的過程,是處理事務的原則,偏重於做事方法。

最後,「知行合一」和「實事求是」同源同類,都包含有踏實和執行力的概念。

作者:老瓜瓢


不是的。

我說一下自己比較粗淺的理解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基礎,是與著名的四句教緊密結合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心都是晶瑩純潔的,無善無惡。有了善惡的概念,是因為對事物的判斷強加進了自己的私慾,能夠分辨出善惡是心的本體還是私慾,就是良知。能夠把心中善的部分保留,發揚,去掉惡念,就是格物!

而知行合一,就是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的過程

例如,你在路邊撿到一筆巨款,心裡明白,這種不義之財不該取,這是良知,但你還會想,我很需要這筆錢,不是偷的不是搶的,也沒有違法,也可以留下這錢自己用,這就是摻雜進了私慾的惡。

最後,你遵從自己的良知,去尋找失主,這就是為善去惡。 而這個過程,就可以稱為知行合一的一種形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