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一眨眼又過去了,每到這個年中關鍵節點,保險行業的某些人都喜歡搞點「積極正面」的促銷手段,來友善的提醒大家這個行業的牛鬼蛇神可以活得很滋潤,餓死的都是我這類不務正業之人。

他們熱衷於提醒大家:這個行業沒那麼容易洗白,這個行業根本不需要與時俱進,不需要智商,你厭惡保險是對的。

比如最近看到的挺多某些下架最後促銷的路子,我都看了幾年,還有某些膩到骨子裡的各種瞎XX扯淡套路:

我每次看到這些,都很想問這些人一句:

你今天賣的保險沒甲狀腺癌了嗎?沒豁免了嗎?漲價30%了嗎?臉經常這麼打真的沒事嗎?每天敷的是什麼牌子的面膜?這條朋友圈要刪除嗎?

本來我以為故事到此為止,不成想人家還有更高明的套路:

嗯...相比之下我還是太年輕了,我只敢把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當權威,當擋箭牌耍,只敢把保監會當爸爸,人家卻連銀保監會都可以和他緊急磋商了。

(實際上,甲狀腺癌在未來真的是會被剔除重疾範疇的,但不是這麼拿來營銷的)

與主流套路不同的是,有一家公司今年年中這次卻異常低調,來了一次貨真價實的升級,他就是我們的平安人壽。

關於這次升級,我6月中旬就了解到了一些信息,6月份的時候我看到一張平安關於這次產品升級代理人培訓的講解截圖:

說實話,我看到這張圖的時候是有些震驚的,甚至當時不敢確定這張圖是不是真的,畢竟如果是真的,那麼看來人家保險公司是完全知道自己產品的痛點在哪裡,只是有些代理人不知道而已,人家有自己的節奏,根本不需要我們這些局外人天天瞎BB。

調侃到此為止,我也確實很想知道平安福這次升級到底是不是真的解決了這款產品最關鍵的痛點,之前我沒有看到合同不敢妄言,現在我終於看到了升級後的合同條款,咱正經分析一下。

關於平安福的形態特色,我在之前寫過平安福2018版的,當時是拿了國內原保費收入最大的五家保險公司產品來對比,有興趣可以看一下,鏈接如下:

<五家大品牌保險公司的明星產品對比>

在這篇文章中,我膚淺的表達了一些我自己認為平安福2018存在的缺陷,最關鍵的就是:

輕症疾病保障設計的嚴重缺陷,並因此連帶導致輕症理賠令重疾和身故增額這個原本非常好的設計形同虛設。

之後更新的2019版在我看來和原來的2018版本質上並沒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為了直觀一點看出平安福在這一年裡到底升級了什麼?我決定直接拿之前的2018版來和最新的2019II版對比。

平安福2018和平安福2019II保障介紹:

平安福2018版當時主要的問題就是上圖標紅的地方:

1.

等待期出險返還現金價值這點在當時屬於平安特有的霸王條款,實務中有變相懲罰消費者的嫌疑,後來被監管勒令改回行業標準的退還保費了。

2.

捆綁長期意外險這塊,平安的長期意外險並沒有什麼保障上的缺陷,只是比較貴而已,而平安的產品本來就不便宜,我們厭惡的只是綁定銷售這種限制消費者自由選擇權的行為而已,平安福2019II已經不再捆綁長期意外險,改為可選項。

3.

輕症豁免需要加費,這點也是被很多保險自媒體抨擊的地方,但是輕症豁免責任本來就不可能是免費的,你看到的其他產品輕症豁免免費,也只是保險公司把這個費用在產品定價設計的時候加到了重疾險內部而已。

平安只是把這條拿出來額外設計,以單獨一個險種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眼前而已,抨擊這點的人,在我看來有點要麼專業水平偏向無知,要麼就是包含私心的帶節奏。

4.

運動達標之後增加身故/重疾/輕症的保額這條,屬於附加的特色保障,這個設計思路是非常優秀的,結合了提倡健康管理的理念,問題是制定的運動達標規則太過嚴苛,才令這個特色變得華而不實。

以上這些平安福長期固有的問題,說直白一點,硬要說缺點,其實歸根到底也就是一個簡單的原因,那就是貴,沒有其他問題。

而對於貴這個問題,我以前認為貴是原罪,但我現在已經不知道貴算不算是問題了,還是那句話,平安的產品貴,試問現在誰人不知道?

貴一樣是大把人買的,只要保障是沒缺失的,又何必自討沒趣去多說,你和人家說平安的產品很貴,人家回句我不差錢,被降維打擊就很沒意思了。

平安福2018以及之前的版本,真正的問題,在我看來,只有一個:

輕症保障嚴重缺失,連帶著輕症理賠後重疾和身故保額增加這項特色都成了個笑話。

70歲前輕症理賠增加身故和重疾的保額,這條設計也是非常實用且有意義的,限制70歲前這點,從保障角度可以認為不能保障終身是不足。

但從性價比角度則是優點,因為重疾的保額,在退休前並不是主要為了治病開支,而是收入損失的補充,這個設計更偏向用較低的成本,提高關鍵時間段收入損失的補充這個方向。

真正令這條優秀的保障淪為噱頭的是輕症保障設計的重大缺陷,假如輕症連最高發的一些列疾病都沒有包含在內,那麼,我們又拿什麼去觸發輕症理賠,增加重疾身故的保額呢?

這次平安福2019II升級內容中,最有意義的就是輕症保障的補齊,平安福2019II升級後的輕症保障和原來版本相比如下:

原先平安福2018的輕症保障是20種輕症,其中根據25項重疾衍生出來的23項高發輕症僅涵蓋了12項,而其中最高發輕症僅有極早期惡性腫瘤這一項

平安福2019版雖然輕症數量有所升級,但設計上對於上面的高發輕症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改進。

而平安福2019II這次升級,將輕症保障數量拓展到50種,最關鍵的是這次升級並不是形而上的字面遊戲,而是對輕症保障的一次徹底的完善。

此次升級之後,平安福2019II的輕症保障涵蓋了21項高發輕症,最高發輕症5項全部都補齊了,並且在條款細則上,我也沒有看到有什麼明顯偷工減料的地方。

平安福的輕症從原來連行業平均水平都達不到,一躍成為行業優秀水平。

以此升級後的輕症保障,連帶著也將原本是個笑話的輕症理賠後70歲前重疾和身故保額增加的拓展責任,變成非常實用的加分項。

現在的平安福在我看來已經屬於中規中矩的一款產品了,再沒有什麼讓人無法接受的槽點,當然,以我看過的那麼多產品來說,平安福真的是中規中矩而已,並不算優秀。

但這樣的平安福,在保障有效性角度,比起從前也有天壤之別,略微對得起其品牌價值了。

我看到這兩天很多保險自媒體有寫平安福的這次升級,而且好像都喜歡拿康樂一生2019來對比,用價格再碾壓平安福一遍,但是在我個人立場上看,我覺得真的不是這麼玩的。

平安人壽從公司層面來看,規模排名第2,結合風險償付能力,服務評價等硬指標,平安人壽都算得上是非常優秀的保險公司。

而平安福2019II升級之後,雖然我還是不能承認這個產品貴的物有所值,平安福仍然是貴,但至少現在不會再有用買蘋果手機的錢換回來國產山寨手機這樣的事情了。

而復星聯合健康這家公司才成立不到3年,硬指標上規模排名為72,也沒有參與服務評價,公司綜合實力肯定是不如平安人壽的。

我並不是說康樂一生2019不好,相反,我也對這款高性價比產品很滿意,我也對復星聯合健康這家保險公司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但我們也不能刻意的忽視或弱化除產品面以外的別的客觀事實,表達片面而誤導讀者。

產品對比本來就不可能是這麼比的,要和平安福對比,至少也應該拿綜合硬體條件上和平安人壽差不多算是對等的公司產品來比,比如排名也位列大品牌行列的這前幾家;

比如用排名第4的華夏人壽來對比也能顯得平安福很貴,這不是更有說服力嗎?

又或者至少在風險評級和服務評價上對等才行,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弄出拿大公司的服務和小公司的性價比對比這種欠缺技術含量的事情。

以前我一直認為平安福不配賣這樣的價格,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保障連行業平均水平都達不到,憑什麼賣這麼貴?

而平安這次升級之後,我認為平安福在保障上已經沒有什麼關鍵黑點,人家愛怎麼賣是人家的事情,消費者在保障上沒被坑,人家愛怎麼買也是人家的事情,懷帶主觀意念的強行抹黑則略顯自己的吃相難看。

人格重於一切,這點我一直都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所以,曾經我可以對平安的產品各種冷嘲熱諷,因為我確實覺得產品存在問題;而現在也可以好好把人家的改進的好寫清楚,同時我也並不覺得這是打臉,實事求是罷了。

而平安曾經的各種飽受詬病的地方,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都陸續做了改進,也可見互聯網的信息透明對於傳統保險固有產業鏈的衝擊;

私以為,不管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者,無論如何,至少也不要去厭惡那些曾經以解讀條款現實來質疑品牌的人,是這些人在努力令這個行業更乾淨,讓信息更對稱,也只有這樣,才能鞭撻這個行業的整體進步。

最後反問一句,那些曾經看到我寫平安產品哪裡哪裡不好,就往我身上噴糞的某些代理人們,這次產品升級之後,真香嗎?何必呢?實事求是,多學點專業不是對客戶最大的負責嗎?

PS:

別問我平安福2019II在哪裡可以買,要想買的話,滿大街的平安代理人,自己找一個滿意的就是了。

也別問我能賣不?我要是淪落到要賣平安福,那這幾年沒日沒夜地看那麼多保險知識,做那麼多產品評測,豈不是白學了?還不如當年老老實實在平安做代理人。

也別問我是不是收錢了,我倒是想啊,也要人家看得起才行呀。

不管怎麼樣,平安,祝越來越好。

原文地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