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文章裡說過,離開臺灣再回來,才準備開始認識、知道臺灣,例如阿朗壹的美和浸水營的感動。前陣子,奎宿的玩樂組頭朋友E君又開始找大家到一個屏東的部落去認識他們的生活,孤陋寡聞的我從來沒聽過部落的名字,曾造訪過的人卻都以“臺灣的天空之城”來形容它!這個名稱讓我對它題起興趣:是什麼樣的地方讓去過的人異口同聲的這麼說?於是,一個炎熱的週末,我從北部一路南下和E君及其他朋友會合,一起去拜訪這個臺灣的天空之城──老七佳部落。


老七佳部落,位於屏東的春日鄉

 

當天早上,枋寮車站集合完畢後,由合作多次的生態解說團隊開車帶大家到屬於排灣族的老七佳部落,到部落之前也必須要事先與部落居民聯絡獲得許可才能進去。對此,很多人應該有個疑惑:為什麼不能想去就去呢?原因令人難過也慚愧:不尊重。我想,有注意最近的豐年祭的朋友,應該就知道我的意思吧!

PhotoCap_546

往老七佳的路上,時不時看到這個告示,讓我不禁好奇他們之前受到的輕視有多麼巨大?!

 

除了不尊重部落外,莫拉克風災造成的走山及河牀改道等的損害,也是讓人不能想去就去的原因之一。莫拉克的損害有多嚴重,我想有看當時新聞的大家應該也都記得;我,在進入老七佳前,看著那些因走山而改道的河牀以及令人觸目驚心的房舍碎片,也感受到自然的萬變和生活在此的居民的無奈。開了約一小時的車後,我們抵達部落入口兩公里外的停車點,開始以步行方式往入口走去。為什麼不要直接停在入口處呢?我想,除了邊走邊看沿途風光外,還是回到那最基本的兩個字:尊重

PhotoCap_540

瓦礫碎石路,導遊說長草的地方就是之前的河道

PhotoCap_543

停了車後,一行人開始往石板屋走去。途中的白色道路就是停車處。

PhotoCap_541

快到囉!

 

天氣雖炎熱,但與我們一同前往的導遊,一邊細細的訴說原住民傳說,一邊指著兩旁介紹著週邊的風景、以及這裡的居民與山爭地的故事。在導遊的帶領下,不長不短的兩公里路一下子就到盡頭!首先迎接我們的是祭司的祈福咒語,原來排灣族的祖先死後會葬在他們的屋內成為保護他們的祖靈,在他們的領地之內,這些祖靈們會對外來者施予厄運的咒語;因此,祭司會在訪客進入部落前用排灣族語跟祖靈"報告"訪客們並非入侵者,之後就以進別人家一樣的心情進去部落囉!

PhotoCap_545

每次看到這樣連綿的綠色都覺得心曠神怡

PhotoCap_548

有沒有看到排列整齊、看起來很不自然的石頭?這就是老七佳部落的人為了與山爭地而砌出來的農地

PhotoCap_552

排灣族祭司。導遊大哥說,排灣族稱年長的女性"Mu-Mu(姆姆)", 所以我們就跟著叫Mu-Mu。

PhotoCap_553

終於,我們到老七佳了!

 

這天接待我們的解說員是老七佳部落的一員,他的中文名我忘了,只記得他的族名叫"Tzu-Mai(祖邁)"。Tzu-Mai穿戴著排灣族的盛裝,帶著我們從石板模型屋一路解說到石版屋的結構和建造、排灣族的傳說、與其他族的故事還有很多關於這裡的典故,我們聽得津津有味、而Tzu-Mai也忘情得說到過了中午都沒發現,還是部落裡的長輩們提醒時間,我們才稍做休息,一起喫午飯。

PhotoCap_555

我們的解說員Tzu-Mai,正在用模型石版屋及老七佳部落地圖爲我們說明

PhotoCap_561

石板屋就在我們眼前!

PhotoCap_562

還沒建好的石版屋頂,會用竹竿先左右固定防止石板滑落;而屋頂上的則是真正的石頭,自古以來的老七佳排灣族人利用裝飾在屋頂的石頭顏色及形狀佯裝是人頭以防其他部落來侵犯

PhotoCap_566

一片片的石板,就是這裡屋子的材料

PhotoCap_567

這裡雖然小,但是是他們的聖地,千萬不要因為好玩跳進去拍照或是做些不尊敬的事,要不然不用等祖靈給你厄運,他們就會先把你請出去了

PhotoCap_568

石板屋一角

PhotoCap_571

Tzu-Mai在樹蔭下繼續為我們說著關於這裡以及石板屋的故事,左邊則是我們的布農族導遊大哥。我當時在想,幾百年前的他們,互相面對彼此時,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PhotoCap_573

聽了很多的故事仍意猶未盡,就配著原住民風味餐繼續聽故事吧!

 

一邊喫飯的同時,我們繼續問著和老七佳有關的歷史故事,也在部落裡到處看看。很快的,時間到了我們準備要離開的時候了,這時Tzu-Mai竟端出了一甕原住民飲料,一邊說著飲料的故事,一邊教我們如何喝飲料。我只能說,這是我這輩子到現在喝過最好喝的原住民飲料,不只有我,同行的人也都這麼覺得,所以...我們就把人家整甕飲料喝掉了!可別以為喝玩飲料就結束了,Tzu-Mai繼續搬出搗麻糬的臼讓我們體驗傳統原住民麻糬的製作方法,我們就在原住民歌聲中,歡樂的搗麻糬並享用我們的成果。

PhotoCap_578

喫飽飯後,大家就開始執行身為觀光客的任務

PhotoCap_583

這間美輪美奐的房子,就是頭目的家

PhotoCap_584

排灣族是不是一直這樣祭祖的,我不清楚。不過獸骨還真有他們的特色

PhotoCap_585

俯瞰石板屋。這個時候,我終於瞭解為什麼它被稱為天空之城

PhotoCap_591

在導遊前的那甕就是原住民飲料,而右邊的則是喝飲料用的杯子。想知道怎麼用那個杯子喝嗎?去老七佳走走吧~

PhotoCap_598

小米酒喝完了,來搗麻糬吧!想像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搗的樣子~很開心喔!

 

離開之前,我們指著Tzu-Mai家門眉的雕刻問了一個他也很難回答的問題:這個雕刻已經存在多久了?Tzu-Mai笑了笑說:"這個問題我問過我阿公,阿公說他也問過他阿公"!沒有文字的原住民,就只以這樣口耳相傳的方式延續他們的語言、傳統還有文化。或許傳承的過程中會有些誇大,但各個族羣不也做過一樣的事嗎?!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有文字纔有重要的證據、才能回頭考據,因此很多口耳相傳的歷史,我不太把它當真正的歷史。然而,世界上的語言有多少?有文字的語言又有多少?我們正在說的閩南語、客家話等等不也是沒有文字,要這樣就否定傳承的重要嗎?而我所謂的文字歷史,很多不也是訪問地方耆老仕紳得到的結果嗎?所以,什麼樣的歷史才叫做真正的歷史?這是我一路上一直在想的問題。直到現在我仍舊沒有得到答案,也或許明天得到答案、後天卻又把它推翻了,誰知道呢?這些問題,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但如果我們從這些思考和與別人討論的過程得到些什麼,那會是最好的結果,我想!

PhotoCap_601

Tzu-Mai家的門眉,可以確定的是,因為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祭司,表現優異而得到了可以妝飾門眉的機會。至於到底何時出現的,Tzu-Mai也只能說,它至少超過200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