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郑月娥宣布优化今年推出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

【星岛日报报道】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发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并宣布优化今年推出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将补贴比率由现时超出四百元的每月公共交通开支的四分之一提升至三分之一,并将每月补贴金额上限由三百元提高至四百元,政府每年提供的补贴金额将由二十三亿元增加至约三十一亿元。消息指,新措施将于下年元旦日起实施,政府将继续邀请多种交通工具加入计划,包括红色小巴及邨巴等,政府亦会继续检讨计划的成效,从而减轻市民的交通负担。

今次《施政报告》在公共交通服务方面有不少着墨,林郑月娥指公共交通服务因营运成本上升而需要调整票价,市民亦因此须负担更高昂的交通费,故推出多项纾缓交通费压力的措施,当中包括与市民切身相关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翻查资料显示,政府于去年提出「免入息审查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只要市民于今年一月一日起,每月交通费超过四百元,港府将提供当中百分之二十五的补贴,市民最多可获三百元的补贴,计划涵盖多种交通工具包括港铁、绿色专线小巴、专营巴士、电车及渡轮等。

港府昨日于《施政报告》宣布,优化今年推出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将补贴比率由现时超出四百元的每月公共交通开支的百分之二十五,提升约八个百分点,至约百分之三十三点三,并将每月补贴金额上限由现时三百元提高至四百元,政府每年提供的补贴金额将由二十三亿元增加八亿元至约三十一亿元。

政府消息人士称,该计划已推出逾九个月,政府考虑到公共交通费用上升等因素,故推出优化计划以减轻市民的交通负担,并于明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消息人士又指,计划实施首八个月的补贴金额合共约十三亿元,平均每月约有二百二十万人受惠,当中只有百分之零点〇四的人士可获发最高补贴额三百元,亦有约二成合资格的市民未有领取其补贴。

消息人士又指,现时每人平均每月可领取七十至八十元的补贴,新措施后政府预料人均每月可获发的补贴金额有所上升,每人每月平均可获一百至一百一十元的补贴金额,较以往增加至少三十元。亦有消息透露,政府将继续邀请多种交通工具加入计划,包括红色小巴及邨巴等。政府亦会继续检讨计划的成效,不排除将八达通以外的收费系统加入津贴计划,惟届时不再考虑提高津贴比例。

套用不同例子计算市民的交通津贴金额,若市民每月的交通费用低于或达到四百元,新措施下市民仍未能领取任何交通补贴。若有人每月交通开支达到六百元,现时可获五十元的交通津贴,当政府推出优化措施后,市民可较以往获发多约十六元至六十六元。

现时市民若要「赚尽」补贴上限的三百元减免,每月车费开支约一千六百元。新措施下,市民每月交通费用只需一千六百一十多元则可领取最多四百元的交津,意味领取最高补贴金额的门栏相对有降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