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杂志》32周年庆记者会,推出「〈我该不该去大陆?〉32周年庆专题报导」。图...
《远见杂志》32周年庆记者会,推出「〈我该不该去大陆?〉32周年庆专题报导」。图/远见提供
尽管近年来两岸关系倒退,但大陆仍不断推出吸引台湾人才的法令,从给予创业者优惠补助,放宽台湾高中生申请大陆大学的标准,到今年2月底推出「惠台31项措施」。因应此趋势,《远见杂志》在今年8月号推出〈我该不该去大陆?〉32周年庆专题报导,并在今天(7月31日)举办出刊记者会。

《远见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杨玛利指出,每年8月号都会针对当年度最热门话题进行文字、影音、数位专题报导,今年因应人才西进热潮,推出〈我该不该去大陆?〉专题报导。

专题进行过程中,采访团队发现,台湾人到大陆就业、创业,必须比大陆人更拚,才有机会成功。杨玛利表示,〈我该不该去大陆?〉专题中,除成功个案外,也有很多失败个案,以多元构面呈现出去大陆与不去的理由,希望能给正在犹豫西进的读者参考。

接著,由104猎才招聘暨人才经营事业群资深副总经理晋丽明说明「台湾人才西进满意度大调查」结果。首先,台湾人西进满意度为44.6%,大于不满意的6.3%,而且在西进工作的主因方面,「大陆经济前景乐观」已超越薪资因素,显示未来发展潜力已排在薪资优渥之前,人才倾向到更大腹地施展抱负。

其次,在西进工作薪酬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陆是台湾的1.72倍,相较去年同调查1.57倍的结果还高,显示两岸薪资水准正逐渐拉大。而在西进生活满意度方面,有44.3%满意,大于7.8%不满意。晋丽明解释,大陆很多新科技、新商业模式跑得比台湾更快,是造成此调查结果的主因。

此外,在西进生活费方面,46%受访者表示生活费是台湾1.63倍,有55.1%深感工作压力大。晋丽明表示,台资企业人才从台湾找外派大陆模式已改变,近年来已提高在地直接雇用比例,而台湾人才西进则多向陆企或外企投石问路。

而后,由《远见杂志》副总主笔邱莉燕讲解和大陆人力资源媒体公司HRoot合作的「大陆企业招聘台籍员工偏好度」调查。

在台湾员工西进最向往的行业方面,互联网、电子商务以49.07%排名第一,专业服务(财会、法律、人资)排第二,教育、培训第三。

而在大陆求职者最想去的城市,上海、杭州、北京排前三位。邱莉燕解释,杭州崛起,得力于当地互联网、新经济的高速发展。

此外,近六成陆企表示想用台湾人,而且企业营收规模愈大,用台湾人的意愿愈高。在招聘的台湾人才中,以市场行销企划和广告人才最多,陆企最喜欢台湾人的三大特质分别是:有创意、有国际观、EQ高。

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51.79%回答聘用台湾人比较贵,26.79%表示会提供台湾人比市场行情更高的薪酬待遇,但并未减低企业聘用台湾人意愿,显示大陆企业对台湾人的认可。

而在今年2月底推出的「惠台31项措施」方面,调查显示52.38%企业会因该措施,聘用更多台湾员工,47.62%则不会。邱莉燕解释,两者差距甚小,反映政策还没发酵,但已出现些微鼓励效应。

接著由本期受访者分享西进甘苦谈。拥有台大、北大学历的今日头条项目经理周思妤强调,尽管有亮眼学历,但她仍在求职时被拒60多次,还花钱买了攻略学习面试技巧。她建议,年轻人西进时仍应培养核心竞争能力,否则很容易迷失自我。

今日头条项目经理周思妤。图/远见提供
今日头条项目经理周思妤。图/远见提供

创业前曾在大陆从事游戏业,负责海外市场的犬客执行长林沄表示,他还在台湾时,一直有创业梦,到大陆就业时逐渐酝酿,后来才创业做宠物训练App。台湾养宠物的思想成熟,让他具有优势,未来会继续在大陆拚下去。

红酒课堂创始人暨执行长赵志娟分享,近年来大陆海归人数屡创新高,也把国外潮流带回台湾,重视生活品质的小资愈来愈多,红酒自然而然成为大多数人消费、品味的商品。尽管近年红酒课堂搭上大陆消费升级发展列车,但仍须努力才能保持领先。

上海瑞荃文化传播执行长李浤铭表示,在因缘际会下和宏碁牵上线,恰好旗下签了台湾新锐服装设计师张旸,于是促成双方合作,让模特儿在今年6月上海订制服周穿著张旸设计的服装,并戴上宏碁智慧佛珠走秀,引起媒体大篇幅报导,为宏碁智慧佛珠在大陆市场打响第一炮。

随后是「企业挺台湾」论坛,由三家深耕台湾的企业老板分享。金龙旅游执行董事朱光志说,该公司今年刚好发展60年,60年来台湾旅游产业发展快速,从去年至今,加拿大航空、法国航空、纽西兰航空都重启台湾航线,显示台湾居空运旅游枢纽地位,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永庆房产集团业管部协理陈赐杰则说,人才对房仲业而言是不可获缺的资产,外界普遍认为房仲工时长,但现在愈来愈多人希望职涯和生活品质能兼顾,因此永庆从2000年以来,持续投资科技,节省业务伙伴工时,三年前就推出弹性工时8小时,吸引愈来愈多年轻人才加入。

茶汤会总经理刘彦邦表示,该公司理念是推广台湾茶文化,很难像蒲公英一样大规模、快速散播,而是小规模深耕,靠的就是人才和教育训练。茶汤会投注在此很多,未来虽然版图迈向全球,但核心仍留在台湾。

记者会最后,杨玛利呼吁,不管是深耕台湾的企业,或是出走到大陆的台湾人,最后都能把所见所闻回馈到台湾。

(文/陈育晟 摄影/张智杰、赖永祥 本文出自2018.7.31《远见》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