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還小,具體情節記不得了,但許多片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很多年來我一直認為20多歲的年輕人就應該象片中的雷洛一樣,擁有滿腔熱情和衝勁,對未來懷著無限美好的嚮往,單純,執著,還有一點孤傲和清高,對自己的事業有天真的認識,以為憑雙手苦幹可以開創一切。工作之餘省下有限的薪水來泡妞,對心儀的女孩子甜言蜜語。尤其記憶清晰的是劉德華讓小男孩給邱淑貞帶消息,兩個人在街頭的夜市偷偷約會,又緊張又興奮,為了兩張電影票掏遍每一個口袋。

「我真不明白,你為什麼一直不告訴你父親我們在談戀愛。」

「我……」

黃一飛在劇中演一個世俗的老闆,阻止自己的女兒和沒出息的小警察約會,最終劉德華與邱淑貞勞燕分飛。翌日在影院重逢,已多了一個稚嫩的聲音:「我叫雷用賢。」一轉身回眸間,已跨過了七年的風霜。「我這輩子,只跟一個男人好過。」讓人心疼不已。邱淑貞真是一個獨特的女人,清純與淫蕩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在她身上渾然天成,無須半點演技雕琢,令人稱奇。這部片裏她只展現了她楚楚可憐的小婦人一面,就把張敏比的黯然失色。這兩個女星當年一個被王晶力捧,一個有向華強作靠山,在不少戲中合作過。張敏雖然氣質較為高貴奢華,但總是缺少變化的花瓶角色,給人的印象終不如邱淑貞深刻。

人總是在挫折中成長。劉德華到泡張敏的時候,就多了一份油滑,交往中始終佔據著主動,一舉一動中透露著自信與成熟,不僅輕易的就征服了驕縱的富家小姐,還在和準岳父的較量中絲毫不落下風,最終如願抱得美人歸,同時在官場也如魚得水,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岳父的力量成功上位,成為郭靖令狐沖們靠搞定大佬女兒發跡的祕訣的最好註腳。

當年一直覺得華仔威逼利誘小混混的場面極酷,面不改色的節節報價又節節減價,八千,九千,一萬,九千,八千,小混混額頭上的汗大滴大滴往下落。現在重看時我卻總是莫名其妙的走神,一些無釐頭的東西突如其來的闖進腦海,譬如臺灣那幾個不良青年彈著吉他嚷嚷:七千塊,八千塊,九千塊,錢越多就隨你搞,錢越多就隨你搞……

影片中有太多學習教父的場景,警局行刺,醫院槍戰,連劉德華坐在窗邊抽煙的側影都是阿爾帕西諾的pose。可惜只是形似。在第二集的後半部分,即雷諾的中年開始,劉德華現出了他實力不足火候未夠。不是每個人梳個油亮的大背頭穿上西裝叼根煙就可以裝周潤發的,要不為何這麼多年了還是一個叫發哥一個只能是華仔呢。儘管劉德華一再努力的撐著架勢撇著嘴擺譜,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虛弱,再加上一個和他年歲相仿的郭富城當他兒子,就更讓人覺得尷尬了。畢竟跨度三十年的演繹需要的是歲月的沉澱,對這個剛剛30歲的青年偶像來說要求太高了。劉德華已經發揮了他當時的最好水平,這部片算得上是他在《暗戰》之前的十幾年裡不多的可以提一提演技的作品了,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影片整體觀感和主演的表現相似,上集好於下集。上集中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奮鬥史交織在動蕩亂世的風雲變幻中,有點有面,人物生動,敘事流暢,夾以港埠的街景風物,薪水與物價的對比,給人真實的時代感。下集則過於糾纏於父子情仇而顯得格局不夠大氣,大環境的刻畫用力不足,對主角事業上的盛極而衰只是草草帶過,有虎頭蛇尾餘意未盡的感覺,加上演員能力的原因,人物形象並未得到進一步豐滿,綜合看來水準稍遜於同期的《跛豪》,但還可稱得上是港片中製作較為精良的一部。

雷洛的原型呂樂,當年就是港島和九龍的總華探長,與顏雄,藍剛,韓森並稱為四大華探長,在香港一手遮天,套句最通俗的臺詞就是「黑白兩道哪個不給我面子」。廉政公署成立後對他立案偵查,他提前一步移民加拿大,後居臺北。由於港臺之間沒有引渡條例,雖然廉政公署的通緝令至今有效,他卻一直優哉遊哉的在海外逍遙。值得一提的是曾志偉的老爸是呂樂的下屬,兩人幾乎經歷相同,如今同樣身背通緝令在臺北與呂樂一起喝茶養老。譚詠麟笑言他當年與曾志偉在足球場初見面時,曾父出手豪闊,給了他一個大紅包,他立刻打定主意要當這個小胖子最好的朋友。

有趣的是向華強也在裡面客串了兩個鏡頭,當我聽到「從事反黑工作多年的藍江探長」的稱號,卻看見他這張江湖大佬的面容時,一口茶都噴到屏幕上了。那兩年香港梟雄傳記片泛濫,後來永盛還真的拍了一部《藍江傳》,向華強與張國榮主演,同樣熱賣。

關海山在戲中與秦沛的交鋒時一直為對方的氣勢所壓,只有在警局搶人這場戲爆發出來,雙手顫顫拔槍相對的情景演的頗為傳神。「不要刺激我哦,我有心臟病的!」這樣的臺詞由一個原本低調忍讓的老頭嘴裡說出來更有威懾力。他憑此片獲金像金馬雙料最佳男配角。去年接連走了幾位老戲骨,蝦叔,驃叔,鮑方(鮑德熹之父),加上最近的曹達華,粵語老片的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上海皇帝,屯門之虎,溶屍奇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