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殼

  來源/31QU整理自網絡

  據證券日報消息,中國區塊鏈和法學研究專家、中央財經大學鄧建鵬認表示,國內虛擬貨幣潛在風險主要表現在對國內法定貨幣發行及使用造成衝擊,可能造成國家稅收流失,助推洗錢、跨境資產轉移等違法犯罪行爲。同時,國內刑法尚無明確規定,導致虛擬貨幣持有者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國家也無法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者。

  事實上,在這次兩會期間有不少與會者表達出對虛擬貨幣的擔憂。

  風險亂象層出不窮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第十二屆執委張天任擬提交提案指出,互聯網金融的系統性風險仍未得到完全釋放,新的風險點和風源點正以現金貸、套路貸、ICO等形式出現,過度借貸、暴力催收、超高費率、侵犯個人隱私等仍屢禁不止。

  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指出,市場上有許許多多都打着金融創新和科技創新的舉動,實際上是做的非法集資、融資,亂設機構,亂辦金融業務,這是對社會和老百姓有害的。老百姓要謹防上當受騙。

  立法監管迫在眉睫

  全國人大代表閆傲霜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加強金融監管立法的建議》,她建議從法律層面賦予地方政府金融監管和風險防控立法權,指出地方政府行使金融監管權沒有法律層面的授權和法律依據,對層出不窮的金融創新活動也容易出現監管真空。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榮民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史貴祿大會提交了《關於構建虛擬貨幣監管體系法規的建議》。他指出,因爲虛擬貨幣的發行量沒有限制,如果一旦有法定掛鉤,那就等於是在無限制發行法定貨幣。史貴祿建議:1.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虛擬貨幣管理條例》;2.準確界定虛擬貨幣的法律性質;3.對虛擬貨幣進行嚴厲監管。

  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建議構建區塊鏈技術法律制度,應嚴格依據其技術特徵和應用特性,借鑑計算機技術保護制定專門法律。根據區塊鏈技術的運行特點,從技術、數據和場景應用安全的角度構建、完善法律法規,明確技術開發、使用、管理各環節及各參與方的權利義務、責任範圍和歸責原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