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豐斯 慕夏是誰?

  他有着一連串響噹噹的稱謂:“捷克國寶級畫家”“新藝術運動巨匠”“動漫藝術的殿堂級啓蒙者”“世界上最偉大裝飾藝術家”“海報藝術王子”……

  展覽現場

  他的繪畫風格影響到日本漫畫,也曾在19世紀末整個歐洲與美國掀起“慕夏式風格”,成爲時代風貌的定義者。

  在慕夏逝世80週年之際,阿爾豐斯 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經典作品回顧展日前在明珠美術館開啓,布拉格慕夏基金會首次將慕夏家族收藏帶來中國集中展示,爲觀衆揭開他傳奇的一生。

  200多件作品規模空前

  此次展覽逾200件作品類型豐富,除了慕夏最負盛名的新藝術風格海報、裝飾品、珠寶設計等經典傑作,更涵蓋其有生之年從未公開的素描、繪畫,以及攝影、書籍設計、私人物品。

  慕夏自畫像

  展覽以慕夏的六重身份分6個部分,呈現其藝術生涯脈絡,精選出最具代表性作品,全方位呈現藝術大師的多面性,探索其豐富內心世界。

  他引領了“新藝術運動”

  阿爾豐斯 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活躍於19世紀末的捷克藝術大師,憑藉爲當時法國最著名女演員莎拉 伯恩哈特設計的劇院海報一舉成名,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展館設計及作品展出將慕夏推向事業另一高峯,其華麗曼妙的鮮明風格引領了“新藝術運動”。

  《吉絲夢坦》海報1894年彩色石版畫

  他特別擅長對古典女性的描摹,所創造出的畫中女子優雅迷人,具有其個人獨特的創作特質。

  比如彩色石版畫《四季》,天真純潔的《春》、風情萬種的《夏》、碩果累累的《秋》和冷若冰霜的《冬》,畫中少女華麗美豔,展現出世紀之交藝術與生活的融合。

  彩色石版畫《四季》

  在慕夏生活的“新藝術運動”時期,藝術家厭倦了古典風格,他們從自然中學習,大量採用植物和動物紋樣,多采用曲線而非直線。同時,當時的英國、法國甚至說是整個歐洲大陸,都正在受到東方藝術的猛烈衝擊。

  1900年巴黎世博會奧地利展館海報

  在他的筆下,植物、花卉都不再是簡單的裝飾,它們可以隨意演變成圍繞着人物的服飾、花環,使得畫面充滿動感和和諧之美。這些女性形象大部分看起來都是強壯的,充滿着健康和自然的活力。

  許多日本漫畫深受其影響

  慕夏受日本文化影響,同時又影響了日本藝術家的創作。

  在明治維新時期,慕夏的招貼畫和商業海報都給予了日本藝術家範例。許多耳熟能詳的日本漫畫,在畫風和線條應用上也參考了他的作品。

  例如《美少女戰士》中月野兔的服裝、動作都能找到慕式蹤影;CLAMP作品《魔卡少女櫻》中女主角所使用的“庫洛牌”也採用了窄長邊框和畫面形式。

  當時,慕夏作品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1896年“羅多”香水瓶和包裝盒,1899年Lefèvre-Utile餅乾鐵盒,1900年巴黎世博會展出的吊墜飾鏈……“慕夏設計的海報招貼、產品包裝、家居用品等,都是他藉助傳達思想的載體,從而讓藝術既能表達思想,也能融入生活。”

  明珠美術館執行館長、聯合策展人李丹丹說,爲了多維度向觀衆呈現藝術家個體,策展方在展廳設計方面運用六種不同色彩,試圖穿越慕夏各創作和人生階段。

  爲人創作而不是爲藝術而藝術

  對大衆來說,阿爾豐斯 慕夏是一位既有廣泛知名度,又被瞭解不足的藝術家。除了廣受歡迎的裝飾性藝術實踐,鮮爲人知的是慕夏始終懷揣的愛國之心、民族精神與和平追求。

  展廳現場

  雖然慕夏最廣受歡迎的作品是那些在巴黎創作的海報,但他同時還是一位不可多得、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是畫家、雕塑家、攝影師、媒介涉獵廣泛的設計師、循循善誘的藝術教師和政治思想家。

  不爲藝術而創作藝術,而是“爲人創作”,他在內心“看不見的力量”驅使下致力於用畫筆描繪斯拉夫民族的歷史文明,渴望通過藝術傳達愛,凝聚民族精神,推動和平進程、人類進步。

  這一理想在慕夏後期創作的“斯拉夫史詩”20幅紀念碑式的歷史畫作中體現得尤爲突出。

  慕夏在其生前未出版的手稿中寫道:“藝術的使命是表達與各民族靈魂之美相契合的審美價值。藝術家的使命則是教會人們熱愛這種美。”

   “斯拉夫史詩”第十四幅習作:《尼古拉 茲林斯基守衛錫蓋特》(1914年)

  慕夏與在布拉格克萊門特學院展出的“斯拉夫史詩”油畫

  展覽期間,明珠美術館策劃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藝術教育項目,將圍繞相關主題開展講座、沙龍、工作坊等活動。

  藝術衍生品

  此外在展覽上,還能看到多姿多彩的慕夏作品衍生品,涵蓋捷克水晶製品、絲巾、抱枕、文具、服飾、團扇等豐富文創及生活用品。

  《慕夏》展

  展覽時間:2019年3月30日至7月21日

  展覽地點:明珠美術館(上海市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8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