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四大刺客的故事,看完就知道誰的手段最陰毒了。

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光,也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想要殺當時的吳王僚自立。伍子胥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專諸這人很有意思,伍子胥曾經看到他在街上跟百餘人打架,怒發凜然,但是他妻子一出來叫他,專諸馬上就乖乖回家了。伍子胥很奇怪,一個萬夫莫當的猛人,怎會這麼怕老婆?專諸是這樣回答的:「能夠屈服在老婆手下的,必定能夠伸展在萬夫之上。」懼內這詞就從這裡來。為了能順利刺殺吳王僚,專諸在太湖邊學習燒魚技術,又找了有著魚鱗般紋路的鋒利短劍,目的是能刺穿吳王僚的多重護甲,這劍短到能藏在魚腹中,後被稱為魚腸劍。最終公子光假意宴請吳王僚,讓專諸捧魚進獻,當場從魚肚中拔出魚腸劍,刺殺了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侍衛殺死。

聶政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因為任俠殺人,所以帶著母親和姐姐避禍在齊地。韓大夫嚴仲子,和韓相俠累結仇。聽說了聶政之名後,以巨金想為聶政母親慶壽,卻被拒絕。聶政告訴他,母親還在,不敢把自己的身體用來報答別人。等到母親去世聶政守孝三年後,執劍入了韓都,直接衝進韓相俠累的府中,在台階上刺殺了俠累,繼而格殺十餘名相府侍衛後,剝了自己的臉皮,挖出了眼睛,剖腹自殺。韓國人不知道他是誰,於是懸賞追查。聶政的姐姐聽說了這事,在韓市上認出弟弟,明白他剝皮挖眼之舉是不想連累自己,於是抱屍痛哭,最後撞死在聶政身邊。

斯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的荊軻刺秦,大家都挺熟,就不多說了。

公子光刺殺了吳王僚後,還有個心腹大患,就是吳王僚的兒子,當時的吳越第一勇士慶忌。於是伍子胥又把勇士要離,推薦給了公子光。公子光見要離身材矮小,骨瘦如柴,不相信他能完成刺殺慶忌的任務。但他派了手下的幾個高超劍士和要離比劍,卻都輸給了要離。要離說:「你們北方人人強性剛,拔劍而起,挺身而斗,這是你們的武勇。我們南方人身材矮小,性格溫柔,卻能後發先至,猝然臨之,不驚不恐,這是我們南方人的武勇。」因為慶忌的疑心重,公子光擔心不能成功,於是要離主動要求殺死他的妻兒,再斬斷他的一條手臂。公子光不同意。要離說一個戰士,怎麼可以只顧享受家庭的溫暖呢?只要厚葬他們就可以。公子光很感動,於是要離的妻兒被殺死並焚燒,棄屍鬧市。要離因此投靠了慶忌,並獲得了信任,在慶忌乘船伐吳時,要離用一支短矛刺殺了慶忌。之後,臨死的慶忌雖然抓住了要離,但敬重他的勇氣,反而釋放了他。公子光登基成了吳王闔閭,他要重賞要離,卻被拒絕。要離說:「我殺慶忌不是為升官發財,還是為了吳國的百姓不受戰亂。」之後他拔劍自刎了。


哪個手段陰毒?那就得首推要離了。為了達成目的,不但對自己狠,也對家人狠,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

自專諸刺殺吳王僚後,公子光成功上位,自立為王,就是我們熟悉的吳王闔閭了。但是在這一場政變中,吳王僚的兒子慶忌逃跑了,慶忌可是個厲害人物,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吳王闔閭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時刻擔心慶忌復仇。

為了除去心頭大患,吳王闔閭決定找人刺殺慶忌,就像找專諸刺殺吳王僚一樣,在伍子胥的幫助下,找到了要離,經過周密部署,決定上演一場苦肉計!

一日,大殿論政,要離口岀狂言,嘲諷吳王,闔閭怒火中燒,斬斷要離右臂,投入獄中,在伍子胥的幫助下,要離成功越獄,逃岀吳國,吳王闔閭聽說要離逃了,更是怒不可遏,直接殺了要離的妻子,棄屍於鬧市之中。

慶忌此時在衛國避難,要離找到慶忌,訴說自己在吳國的遭遇,並發誓要為自己、為家人報仇雪恨!慶忌先是不信,後經多方打聽,事實與要離所說一致,才放下心來。經過考察,慶忌發現要離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委他以重任,整治、訓練軍隊,伺機攻吳!

不久,慶忌覺得時機已到,決定親自伐吳,那時,要離已是慶忌的心腹大將了。慶忌率領大軍從水路進攻,要離向慶忌進言道:大王親征,既鼓舞士氣,又震懾敵兵,應立於船頭之上。慶忌覺得有理,親自坐立於船頭。行不多久,突然一陣狂風把船隻吹得搖擺不定,慶忌也隨船晃動,站立不穩。而立於慶忌旁邊的要離終於等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拿岀早已準備在手的短矛撲了過去,一矛刺中慶忌心窩。船上的人都驚呆了,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等他們圍了過來準備殺了要離的時候,奄奄一息的慶忌卻阻止了他們,不但沒有殺要離,還放他回去。看來慶忌也是十分欽佩要離的,一個人得要多大的勇氣,多狠的心才能幹岀這樣的事!不惜自殘,不惜妻亡,能隱忍,能決斷,只為達成目標,真英雄也!

要離回到吳國,吳王闔閭大喜過望,決定重賞要離,要離卻對吳王闔閭說:我殺慶忌,不是為了榮華富貴,升官發財,而是為了吳國百姓不再有戰亂之苦!說完,自刎而亡。

每讀到這段歷史,我就唏噓不已,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如要離般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呢?最可惜的是太史公竟然沒有為要離立傳!遺憾!遺憾之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