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78字丨閱讀全文需要1分鐘

02

遷入者與原住民

電視劇《西部風雲》以車匠惠勒家第一代西進移民雅各布爲主角, 帶領觀衆透視了這些前往西部荒野一搏的平民,他們當中有逃跑的黑人奴隸、原居東部的美國人(佔大多數)、歐洲移民等,後來劇中更是出現了被鐵路公司拉來修築鐵路的中國勞工。劇中描繪的場景十分符合當時西進運動的實情。

在19 世紀40 年代,東部的美國人開始聽到關於“西方”諸多激動人心的新景象,決定向西移民。他們經常走的一條道路,今天被稱爲“俄勒岡小徑”(the Oregon Trail)。此路長約2170 英里,從密蘇里州延伸, 穿過落基山脈,一直到今天的俄勒岡州。在俄勒岡小徑上穿行的人羣中, 最多的是東部的工人與農民,還有大量的土地投機商。

這條遷徙之路,並不像今天的西部片中描寫的那麼浪漫,真正走起來,需要耗時兩三個月。但相較於繞行南美洲的海路需要四至六個月而言,這已經算快的了。俄勒岡小徑上, 人們乘坐着牛、騾子或馬拉的廂車。路途漫長,這些新移民不得不在路上艱難面對印第安人的襲擊、野獸傷害、疾病和惡劣的天氣。食物和水的缺乏也是問題。

艱難的西遷之路

除美國東部的白人西遷者,移居西部的還有黑人、歐洲移民與華人。

大部分黑人是以奴隸的身份被白人定居者帶去西部的。1821 年,美國的第一批白人定居者到達當時仍屬於墨西哥的德克薩斯,帶去了大量的黑人奴隸。但在當時的墨西哥,奴隸制是非法的,許多美國奴隸主密謀獨立以發展奴隸制。1836 年,德克薩斯從墨西哥獨立。1845 年,美國國會投票同意兼併德克薩斯州。1847 年,美墨又簽署《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將里奧格蘭德州定爲墨西哥和德克薩斯州之間的邊界。墨西哥被迫割讓了廣袤的墨西哥灣地區,美國獲得了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懷俄明州、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和猶他州。在這片新獲得的土地上,奴隸制種植園得以發展,黑人奴隸多次通過起義等手段來爭取自己的權利,其中包括著名的“地下鐵道”運動[1]。爲了獲得人身自由,他們通過各種方式逃往山林、沼澤等地帶, 在那裏組織起武裝。在19 世紀初期的佛羅里達戰爭中, 黑人與印第安人甚至在戰爭中合作抗擊白人入侵者。

歐洲移民也在西部大量涌現。一方面,歐洲大陸正進行的工業革命帶來了勞動力過剩,平民有着進入新大陸尋求新生活的願望,另一方面,美國的投機公司爲了牟利假意哄騙移民。如18 世紀末期,就有600 多名法國人受手中並無寸土的美國投機公司哄騙,購買了無效土地證,本以爲自己將獲得環境優美的豐饒土地開始新生活,卻被告知將要流離失所。信息的不通暢, 生活的艱難,使大批歐洲人流落到美國西部。

出售西部土地的海報

中國移民受到“淘金熱”“鐵路熱”的吸引來到美國。19 世紀,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成千上萬人從美國、墨西哥、中國、歐洲和南美洲趕到加利福尼亞挖金。這些人被稱爲“四十九人”,因爲他們是在1849 年到達加利福尼亞的。之後在19 世紀60 年代, 美國兩大鐵路公司修建貫通西部的鐵路時,大量中國勞工參與了這項浩大的工程,匯入了當時西進運動的洪流中。他們的辛勞工作,使得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在1869 年通車了,它從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克拉門託直達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只需用4—5 天,人們就可以從紐約趕到加利福尼亞。

就美國當時西部地區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來說,他們在近代被分爲三種語族,這些語族屬於五百多個部落。這些部落又各自分屬於易洛魁人、蘇族人、阿爾貢金人等不同民族,各部落之間語言、信仰的部落神都有區別;從生活地域來講,他們生活在洛杉磯山脈以東至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區;從生活習慣上來說,他們仍維持着部落生活,慣於狩獵、捕魚、採集果實。野牛是他們的捕獵對象,對一些部落,如《西部風雲》中表現的拉科塔部落而言,野牛也是他們的神靈。他們稱野牛爲“瓦卡唐卡” (Wakan Tanka),認爲野牛是上天爲了讓他們果腹而化生成的天之恩賜。這種自然的生活方式也體現在他們的名字之中,在《西部風雲》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爲印第安人第一代代表的女主角叫作“雷霆之心”,她哥哥作爲部落祭司則叫作“野牛之愛”。

美國西部油畫中狩獵野牛的印第安人

[1]. “地下鐵道” 運動指19 世紀,美國廢奴主義者把黑奴送到自由州、加拿大、墨西哥以至海外的祕密運動。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