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林正英之後不是沒有殭屍電影,而是好的殭屍電影太少太少了。

林正英的作品,可能是香港類型電影的巔峯。林正英的作品把動作,喜劇,恐怖,奇幻,傳說元素融為一體,甚至還顯示了中國神奇的傳統文化。這些電影無論是口碑還是質量,或者票房都很好,《殭屍先生》的熱映甚至成為「現象級」電影,一時間很多此題材的電影噴湧而出,質量良莠不齊,但是一些好的作品,例如林正英的作品,至今都成為經典。

林正英原名林根寶,17歲時與韓英傑成為李小龍的御用動作替身。李小龍逝世後,李小龍進入洪金寶的洪家班。他還曾經擔任《唐山大兄》的動作指導,更是憑《奇謀妙計五福星》獲得獲得香港第三屆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1988年,林正英憑藉《殭屍先生》一炮而紅。

從他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林正英在香港電影界特別是在動作領域有些豐富的經驗,可以說是香港少有的專業動作設計師和動作演員。我們在電影中看到,林正英的動作瀟灑自如,乾脆利落,並且頗有仙風道骨,這都和他早年的潛沉和精心準備有直接關係。

我們不得不說林正英是一位了不起的電影人,就在香港殭屍電影的低迷之時,他別出心裁地推出《一眉道人》系列,再度掀起熱潮。

香港殭屍電影的成功,除了幕後人員的努力,林正英本人對殭屍電影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隨著林正英的去世,那些編劇們發現,沒有人能像林正英那樣遊刃有餘地駕馭這個題材,也沒有人有那麼完美的演繹,所有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因此,殭屍電影就此低迷下來。最近幾年只有錢小豪的《殭屍》算是合格,像《新殭屍先生2》這樣的爛片充分暴露了這個題材不是誰都能駕馭的。

振興殭屍電影難,找到另一個林正英更難。


首先林正英那個年代正好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大陸觀眾可看影片的選擇本身就少,而這種類型片自然容易讓人映像深刻。

其次是市場決定論,這段時間流行什麼片,大家就跟風拍什麼片。比如1995年《肖生克的救贖》大熱,香港就拍了《監獄風雲》,最近《戰狼》《紅海行動》大熱,相信軍旅題材的電影也會大幅增加。而殭屍片的熱度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將來會不會再次到來。

最後是大陸的審查制度,廣電總局禁止電影宣揚「怪力亂神」,所以大陸是不會拍的,即便是大陸拍的恐怖片也不會出現真鬼,最終都會以陰謀詭計或者精神分裂來圓場。不過最近似乎有進一步開放的跡象。

所以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想拍一部好的殭屍片是很艱難的。2013年,麥浚龍拍了一部《殭屍》還不錯,算是向老殭屍港片致敬,雖然沒有林正英,但是還有錢小豪、陳友、吳耀漢這些老面孔,特效相比以前有很大的升級,除了嚇人尚有一絲情懷,值得一看。


謝謝邀請!

還記得「殭屍,集天地怨氣、晦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被天地人三界摒棄在眾生六道之外,浪蕩無依,流離失所,在人世間以怨為力、以血為食,用眾生鮮血宣洩無盡的孤寂 」,這是《我和殭屍有個約會1》的開頭語,是為了紀念英叔的,看到這個的時候我才知道英叔已經不在了!

為什麼英叔去世後,殭屍題材的電影沒有能看的了,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時代背景,和殭屍有關的電影最火的時候應該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科學文化知識還沒有那麼的普及,人們還處在迷信之中,這就是英叔的天時。

然後是當時殭屍算是新題材,新的區域,開發難,成功難,但是易出經典,這勉強就算是英叔的地利吧。

最後是英叔本身是洪家班成員,武師出身,動作戲不在話下,形象嚴肅,也能搞笑,和他一塊演殭屍劇的演員都不一般,比如說許冠英,樓南光,錢小豪等,都是著名演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大咖雲集,這是英叔的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早就一代殭屍道長林正英,拍出無數經典,隨著時代變化,滄海桑田,連模仿都做不到,更不用說超越了!!

有誰能說出十部英叔的殭屍影視劇,歡迎來戰!!!


林正英他是香港殭屍片的代言人,他所拍的電影牢牢的烙在人們心中不可泯滅,堪稱經典,就好比兒時的西遊記,它的特效也不好,但是現在很多翻拍的西遊記,就是找不到西遊的感覺,怎麼拍怎麼不好.


原因有很多,林正英飾演的殭屍道長自帶正氣,第二個原因是特效,雖然技術發展了,殭屍特效卻越來越爛,第三是時代,林正英那個時代,比較迷信,鬼神之說盛行,人們對正義的道長有一種崇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