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千喜教育

—加QQ群,领取干货—

国编【中小学】517927480  

国编【幼教】 612961842 

教资【中小学】674520611

教资【幼教】 682058467



十一、墨子


1.著作:《墨子》

2.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3.主要观点:

①理论基础:“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②教育目标:“兼士”或“贤士”

③思想核心:“兼爱”、“非攻”

④教育内容:

A.文史知识

B.逻辑思维能力

C.实用技术

⑤内容特色:科学技术教育;思维能力训练

⑥知识来源“亲知、闻知、说知”(重视说知)

⑦个体身心发展理论:外铄论

4.名人名言:

(1)“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3)“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

(4)“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十二、老子、庄子(道家)


1.理论基础:“道法自然”

2.教育目标:培养“上士”或“隐君子”

3.学习方法:怀疑、辩证法


十三、苏格拉底


1.地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古希腊三贤”之一

2.主要观点:

(1)教学方法: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

(2)教学步骤:讽刺、定义、“助产术”


十四、柏拉图


1.著作:《理想国》

2.地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古希腊三贤”之一

3.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培养未来统治者(“哲学王”)

(2)最早提倡“寓学习与游戏”

(3)最早全面阐述和谐教育的教育家

(4)提出“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5)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十五、亚里士多德


1.著作:《政治学》《论灵魂》

2.地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古希腊三贤”之一,被誉为“百科全书式

哲学家”

3.主要观点:

(1)理论基础:“教育遵循自然”

(2)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

(3)提倡分阶段教育与和谐教育

(4)教育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4.名人名言

(1)“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2)“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3)“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4)“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十六、昆体良


1.著作:《雄辩术原理》(又称《伦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2.地位:古罗马教育家,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3.主要观点

(1)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2)学习过程包括“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十七、培根


1.著作:《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2.地位:英国散文作家、法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3.主要观点:

(1)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方法论基础:归纳法


十八、夸美纽斯


1.著作:《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地位: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被誉为“教育学之父”,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3.主要观点

(1)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理论总结);

(3)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被称为“泛智教育”;

(4)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5)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4.名人名言

(1)“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2)“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3)“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4)“自然不强迫任何事物去进行非它自己的成熟的力量所进行的事

(5)“假如一切事情的安排全部都适合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自然是会和学习与年龄同时增长的。”

(6)“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教育是生活的预备。”


十九、卢梭


1.著作:《爱弥儿》

2.地位: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3.主要观点:

(1)理论基础:“性善论”

(2)教育任务:使儿童“归于自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3)倡导自然教育,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4)倡导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认为要高度尊重儿童。

(5)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

4.名人名言

(1)“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2)“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

(3)“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二十、康德


1.著作:《论教育学》

2.地位: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3.主要观点:

(1)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教育万能论)

(2)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学者。

(3)提出“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

4.名人名言

(1)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2)教育的艺术必须以对未来的计划为其基础。教育儿童的时候,要记得我们教育他们并不是为了让他们适应现在的生活,而是让他们适应人类未来更好状态下的生活,也就是适应具备更佳条件的另外一种生活。可是通常做父母的只是教育孩子成为目前世界的有用人物。如果父母能够为人类较好的远景而教育孩子,这个世界真的会因而走向更好的境界。







咨询方式

南昌 新余

18702597801林老师

长按二维码咨询我们吧


赣州 萍乡

18179803197兰老师

长按二维码咨询我们吧


宜春 抚州

13677958592席老师

长按二维码咨询我们吧


九江 鹰潭 

18720953220李老师

长按二维码咨询我们吧


上饶 吉安 景德镇 

18702601379王老师

长按二维码咨询我们吧


东乡 

18979435882 黄老师

长按二维码咨询我们吧



    ▼
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我们

把考编交给千喜


千喜教育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南昌红谷滩丰和中大道正荣现代大厦A座18楼(轨道2号线雅苑路下

咨询电话:0791-86530518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