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假如你現在正在某個大型超市收銀處結賬,收銀員詢問道:“要牛皮紙袋還是塑膠袋?”基於環保考慮,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多數人會選擇牛皮紙袋,因為其外觀看起來對環境比較友好、可以重複利用,還能夠回收,反觀塑膠袋,大家的印象中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兇手之一就是他。然而,在命中程度上而言,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材料的事取之於大自然的,且必然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所以,我們可以說是我們是使用材料的方式在支配並影響著環境的變化。

      我們傾向於選擇牛皮紙袋或者油耗較少的車輛,來符合我們心中對環保的定義。但我們怎麼知道這些行為是不是真正對環境友善呢?

      就長遠來看,每一個個體所做出的選擇,對於社會、經濟甚至環境都會造成影響;我們真正該考慮的是,在這些相互影響的系統之下,什麼樣的行為能為環境帶來正向的結果?

      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生無可降解性(可降解性:是指物質在自然狀態下可被細菌、真菌所分解的過程,在被分解後,分子將回到自然環境中)。然而,生無可分解性僅是一種材料屬性,並不等同於環保;事實上,絕大多數製造出來的消耗品都是在垃圾掩埋場進行分解的,與自然環境的條件大不相同:缺氧、沒有足夠的空間、悶熱等等,而從中分解除的甲烷,對於溫室效應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5倍。因此即便產品都是以具有生物可分解的原料所製造,只要他們最終終結於掩埋場,就會對氣候變糟產生影響。

      另外,商品是否環保,除了要看材質之外,更應關注的是使用的方式。在英國 97% 的家庭都擁有一個熱水壺,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如果想要煮出一杯熱茶需要多少水呢? 65% 的英國人承認他們會加熱超過一杯熱茶的水量,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煮沸這些多餘的水所需要耗費的能量,竟然足以維持整個英國的街燈一整個晚上。

      言歸中專,牛皮紙袋和塑膠袋哪個更環保呢?若單純比較一張紙盒一片塑膠,紙張當然較為環保,然而若將購物用的塑膠袋與厚厚的牛皮紙帶拿來相比,則牛皮紙袋較不耐用、且使用的製造原料重量要多過於塑膠袋好幾倍,所以牛皮紙袋並不是更好的選項。產品的功能和使用率決定了其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所以我們唯有回到問題的根本,將相互影響的層面以及商品的生命週期帶入思考,我們才能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