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過對百度閱讀和掌閱的“自動翻書”功能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各自的優劣性,並以此爲未開設“自動翻書”功能的微信讀書提出一些功能設計的建議。

競品分析|微信讀書何不增設自動翻書功能?

一、分析目的

首先我是一個重讀的閱讀愛好者,每週在使用微信閱讀的時常超過30小時。

在我冬天或者騰不開手的情況使用微信讀書時,我常常苦惱在閱讀的時候老是需要把手抽出來翻頁。而微信讀書卻未能實現自動翻頁,無法滿足我的對閱讀流程自動化的這樣一個需求。

針對我個人的這一需求,我相繼下載了不同系列的產品——如掌閱和百度閱讀這樣的閱讀類app,方便我在騰不開手的使用情景下使用。

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二者在自動翻頁功能的實現方式和入口都有很大的差異。

同時,我也非常希望微信讀書可以滿足我的這一個需求,我在網上搜集了相關的對自動翻頁功能需求的問題,並且我對身邊的重度用戶進行訪談。其中有數位受訪者非常希望加上這一功能,可以在看書的時候解放雙手,所以本項目主要圍繞閱讀類app的自動翻頁功能來進行分析。

本次調研除了採取訪談的形式以外,我還在百度引擎上搜索了關於微信讀書自動翻頁功能的需求,發現:這個功能還是有一定的使用人羣,如果使用需求的分類來界定自動翻頁這一個功能的話,我認爲這一個功能是滿足了用戶的期望型需求。

對於特定的使用人羣來說:沒有這個功能用戶不會“移情別戀”,但是有了這個功能會對用戶的使用時長有相當的一個提高。

所以,本次競品分析主要圍繞自動翻頁這一功能展開,同時注重於爲微信讀書開發這一功能提供實際的建議。

競品分析|微信讀書何不增設自動翻書功能?

二、競品概述

1. 競品的選擇

我挑選了三個不同系的產品,分別是百度系,騰訊系和掌閱。

這三款app同時專注於出版書籍和網絡小說,其用戶羣體和下載量都非常相似,主要的用戶年齡段都集中在30-49歲之間,佔比70%多。

競品分析|微信讀書何不增設自動翻書功能?

2. 閱讀類app用戶使用場景

用戶在空閒的時間或者固定的時間打開閱讀app打發時間。

結合使用的用戶年齡,使用地點可以在辦公室、通勤的交通工具、家裏等,用戶可以選擇手持手機,或者把手機放在桌子上。

自動翻頁功能使用場景則是用戶把手機放在桌子上,雙手可以放在口袋裏或者拿着別的東西。根據用戶閱讀的速度來設定翻頁的速度,這樣用戶就不需要抽出一隻手來時常準備翻頁。

三、競品具體功能分析

1. 自動翻頁功能的設置

競品分析|微信讀書何不增設自動翻書功能?

微信讀書:

其閱讀設置沒有自動翻頁的功能,閱讀頁面的設置非常簡潔。

具體的設置分別從頁面的頂部和底部滑動出來,並且除了設計好的圖標以外,一個多餘的字體都沒有出現。

這樣的佈局設計會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用戶的功能體驗,新用戶無法判斷他具體要找的功能位置,但是這樣的好處是突出了微信讀書頁面的整體性,簡潔度。

百度閱讀:

其閱讀設置相比較下則比較傳統,在圖標下都一個個地標記上字體。

這樣做的好處是:使用戶不需要多加思考迅速可以把他引導到其所需的頁面。

但是,這樣做的壞處是:頁面不夠整潔和一體。

說回正題,百度閱讀的自動翻頁功能入口在“更多”這裏,基於用戶的邏輯來說這個入口的設置不夠直觀,用戶往往會先找設置處。這樣不僅增加了用戶達到這個功能的成本,還有可能讓用戶誤以爲沒有這個功能。

掌閱:

其閱讀設置頁面在背景上,採用了與文字部分非常不一致的黑色。

這樣做的好處是:把用戶的注意力吸引到設置上面來。

不僅如此,掌閱的閱讀設置模塊是最少的,僅僅有5-6個按鈕,非常簡潔,而掌閱的自動翻頁功能在閱讀設置裏面。

2. 自動翻頁功能的入口

競品分析|微信讀書何不增設自動翻書功能?

微信閱讀:沒有自動翻頁功能,故這裏不提。

百度閱讀:自動翻頁功能位置沒有在常見的設置處,而是在“更多”這裏。我認爲百度閱讀把自動翻頁功能當作一個脫離正常設置的功能來看待——即作爲一個特殊的功能。

掌閱:自動翻頁功能在設置的第二頁面處,需要翻過來,掌閱的自動翻頁與翻頁方式放在一起。這樣的設置可以讓更多的本沒有這個功能剛需的用戶,發現這一功能;同時也非常方便對這個功能非常看重的用戶迅速找到這一功能,這個功能掌閱做得滿分。

3. 自動翻頁功能的實現

競品分析|微信讀書何不增設自動翻書功能?

百度閱讀:

自動翻頁化作一個小三角,小三角有一定的透明度,除了這個頁面基本對閱讀文字不太影響。

小三角像一個計時器,而頁面的高度就是總時間。當小三角滑倒頁面的左下角時頁面自動跳轉到下一頁,小三角從頭開始繼續滑動。

這樣做的好處是:非常強調用戶對文字的關注度,試圖把自動閱讀對用戶的影響最小化。

掌閱:

其自動翻頁功能則以一條橫線展開,自動翻頁功能開啓時,橫線從頂部往下滑,滑過的位置顯示下一個頁面的內容。當橫線到達頁面底部時,將從頂部從新開始這一動作。

這樣的做法比較注重用戶對這個功能的自動調整,但是犧牲了頁面的整體性。

以我使用的體驗來看:我的注意力會被這樣的設計完全吸引住,而失去對文字本身的關注。

4. 自動翻頁功能的參數設置

競品分析|微信讀書何不增設自動翻書功能?

百度閱讀:

當點擊頁面任意角落的時候,百度閱讀的自動翻頁參數設置會從底部向上滑出來。於此同時,頁面的小三角停住滑動。

在這個頁面,用戶可以精確自定義自動翻頁的速度,從非常慢到非常快,也有非常醒目的標示引導用戶在底部點擊退出自動翻頁功能,從而回歸正常閱讀模式。

掌閱:

同樣,當點擊頁面的任意角落的時候,掌閱的自動翻頁設置從底部向上滑出。但是,掌閱已經爲用戶預設定好翻頁的速度,用戶可以依次選擇預先設定好的自動翻頁速度值。

此功能的關閉在最右端的停止處,停止二字會有歧義。就我首次使用的體驗而言,看到這個我會愣一愣,然後才意識到這個是關閉按鈕。

四、總結與建議

站在微信讀書的角度上,通過對百度閱讀和掌閱兩個競品的對比分析,我們有以下結論:

1. 從功能所處的位置來說

掌閱的自動翻頁入口設置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在閱讀設置的翻頁效果處),更加方便用戶依靠用戶習慣找到這一功能。

而百度閱讀大概是由於閱讀設置篇幅的緣故,則把這一功能安放在更多處,遠離翻頁效果設置等功能設置的地方,相對來說不易找到。

2. 從功能的實現方式來說

掌閱通過一條橫線同時顯示兩個頁面的內容,非常有利於用戶根據每一頁具體的內容進行自我調整。

但是,這樣設定的壞處是:當自動翻頁功能開啓的時候,由於橫線從一開始就替換首行文字,用戶會無法看到頁面開始那幾行的文字;其次,這個設計會把用戶的注意力從閱讀文字吸引過來,轉而盯住這條橫線發呆。

而百度閱讀則強調頁面的整體性,只有當時間到了纔對整個頁面進行切換。

3. 從功能的參數設置來說

掌閱通過既定的多個速度對翻頁速度進行調整,但是“停止”這一按鈕是否不利於用戶對退出這一功能的理解,使用“退出”是否更好?

而百度閱讀則可以自定義翻頁的速度,強調用戶的自主性。

4. 對於掌閱的自動翻頁功能來說

可以對自動翻頁功能在開始的那幾秒鐘進行延時設定,這樣的做法可以讓用戶有充足的時間瀏覽第一行的內容,而不至於馬上被替換爲下一頁面的內容。

另外,在自動翻頁慘呼的設定上可以把停止按鈕改爲退出按鈕,這樣更符合用戶對功能邏輯的理解,是退出一個功能而不是停止。

對於百度閱讀來說:自動翻頁功能的入口可以調整到閱讀設置裏面,這樣整個閱讀設置模塊的功能邏輯會更加順暢,用戶可以更加輕易的找到他的需求功能,有利於形成產品差異化;如果百度閱讀可以同時兼顧閱讀頁面的整體性,和閱讀速度的自動調整,則更佳。

如果需要在微信讀書上增添這一功能,建議:在閱讀設置的地方添加。

但是現在就最新這一版本來說,翻頁的自定義功能入口設定在“我→設置→翻頁方式”裏面,整個設定脫離了閱讀界面而作爲一個整個app層面的設置來設定。

這樣的壞處是:無法在閱讀進行的時候,體驗翻頁方式的不同帶來的體驗不同,同時也脫離了閱讀設置模塊的整個邏輯——即無法在閱讀過程中調整設置。

建議:把翻頁方式入口放在閱讀設置裏面,在翻頁方式的設置基礎上增添一個自動翻頁的功能。

5. 在自動翻頁功能的實現上

建議先簡單使用掌閱的自動翻頁功能,又或者當自動翻頁器滑到頁面中間的時候對頁面的上半部分內容顯示爲下一頁面的上半部分。

6. 在自動翻頁參數的設置上

可以採用自定義的方式讓用戶自主設定翻頁的速度,這樣做可以滿足閱讀及其慢的用戶還有閱讀速度及其快的用戶。

本文由 @聚焦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