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讓讓,麻煩讓讓!”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中醫院的護士拿着棉籤、藥水,走路帶着小跑,抓緊爲病人進行護理。手機運動軟件顯示,3月21日她步行4.3公里。這幅畫面只是3月21日響水爆炸事故發生後,中醫人緊急援救的縮影。

距離事故地點30分鐘左右車程的響水縣中醫院是首批傷員的抵達地之一。護士長李響告訴記者,爆炸事故發生後,所有在外的、輪休的醫護人員全都回到崗位上堅守。爲了讓每一位傷員得到及時救治,爲了贏得這場生死營救之戰,這裏的中醫人正全力以赴。

圖爲響水縣中醫院的醫生在查房。

剪影一

無畏的白衣身影

下午3時10分,是第一批傷員到達響水縣中醫院的時間。而在這之前,就已有中醫人逆着車流,奔向了事故現場。

爆炸發生幾分鐘後,救援電話便打進了響水縣中醫院,副院長劉步前、外科主任桑友榮等第一時間隨救護車趕赴事故發生地救治傷員。因醫院救護車全部派出,副院長劉玉海自己駕車向事故地點奔赴,現場慌亂的車輛將他的車輛追尾,他顧不得理會,只專注埋頭檢查傷員的傷情。

“搶救病人是醫護人員的本能。”響水縣中醫院辦公室工作人員郭加麗原本是內科護士。第一批病人送到響水縣中醫院後,看到同事忙碌的場景,她衝下樓,加入到挽救生命的行列。在連續搶救多個病人後,感覺支撐不住的她忽然暈倒在地。經救治甦醒後,她很快又穿着白衣出現在了搶救人員的隊伍中。

剪影二

佈滿血絲的堅定雙眼

“病人需要爭取救治時間,我們必須全力救治,不落一人。”記者見到響水縣中醫院十病區主任朱井國時,他已經熬紅了雙眼。事故發生後,他在臨牀崗位上連續奮戰了十多個小時。遇到病情重、情況複雜的病人,他總是第一時間聯繫專家會診,一次次從死神手中搶回病人。過了深夜12點,收住十病區的病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他依然在病房巡視。

外科是傷員救治的主陣地。經驗豐富的外科護士長李響聽到消息後,便敏銳地意識到這場事故的嚴重性,隨即開始準備牀位、清創縫合材料,調集輪崗休息的醫務人員返院待命。清創、評估病情、一對一救治特護、安撫情緒……到22日凌晨3點,所有傷員初步處理結束,李響累癱在地。一夜過後,她繼續拖着疲憊的身子在醫院奮戰。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後,她眼含熱淚對記者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所有的傷員都能好好活着。”

剪影三

安撫受傷心靈的手

十多個小時沒有休息的護士長朱福芹仍在醫院的走廊中奔走,她帶領科室護理人員打來熱水爲受傷的病員擦拭臉上的血痕,在注重患者身體疾痛的同時,她還時刻關注着傷者的心理需求,積極做好病員心理疏導工作,親切地拉着他們的手聊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撫慰着病區傷員的心。

中醫治病歷來重視身心同治,重視情志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對於傷員的情緒,護理部主任吳桂明深有感觸,大部分傷者是頭面部創傷,剛入院時主要擔心生命安全,“先保命”,但隨着時間推移,一些輕傷患者,尤其是女傷員,開始擔心是否會影響面容。吳桂明表示,突發事件下,重要的是做患者的緩衝器,讓他們釋放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將心比心,我們用自己的真心換得傷者的安心。”

中國中醫藥報通訊員 沈大雷

編輯:王迪

審覈:高新軍 監製:朱蕗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