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道地產區(品種純正優良,無假藥、劣藥)+生長年限達標(發育不良者不用)+合理採收(按藥材適宜採收季節採收,不過早,不過遲)+綠色存儲(無薰硫,無染色,無添加,藥物流通更新頻次快)+傳統炮製加工考究+藥材各項檢測合格

藥材名稱:防風

別名:銅芸、回雲、回草
採收加工:一般於地苛種第2年的冬季收穫,如選地不當或管理不善,則需3-4年收穫。採挖後,去掉殘莖、鬚根及泥土,曬至九成干時,按粗細長短分別紮成小捆,再曬或炕幹。
藥用部位:根
產地: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寧夏、山東等
科:傘形科
原植物:防風
植物情況:多年生草本 

高30-80cm。根粗壯,長圓柱形,有分枝,淡黃桂冠色,根斜上升,與主莖近等長,有細棱。 

基生葉叢生,有扁長的葉柄,基部有寬葉鞘,稍抱莖;葉片卵形或長圓形,長14-35cm,寬6-8(-18)cm,二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長圓形,有柄,長5-8cm,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狹楔形,長2.5-5cm,寬1-2.5cm;頂生葉間化,有寬葉鞘。 

復傘形花序多數,生於莖和分枝頂端,頂生花序梗長2-5cm,傘輻5-7,長3-5cm,無毛,無總苞片;小傘形花序有4-10,小總苞片4-6,線形或披針形,長約3mm;萼齒三角狀卵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長約1.5mm,無毛,先端微凹,具內折小舌片。 

雙懸果狹圓形或橢圓形,長4-5mm,寬2-3mm,幼時有疣狀突起,成熟時漸平滑;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防風飲片性狀:根呈長圓錐形或長圓柱形,下部漸細,有的略彎曲,長15-30cm,直徑0.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縱皺紋、多數橫長皮孔及點狀突起的細根痕。根頭部有明顯密集的環紋,有的部有明顯密集的環紋,有的五紋上殘存棕褐色毛狀葉基。體輕,質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淺棕色,有裂隙,散生黃棕色油點,木部淺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以條粗壯、皮細而緊、無毛頭、斷面有棕色環、中心色淡黃者爲佳。
外皮粗糙、有毛頭,帶硬苗者質次。

防風藥性: 
本經上品 防風 味甘溫。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 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久服輕身。 銅芸。
味甘、辛,入足厥陰肝經。燥己土而泄溼,達乙木而息風。
厥陰風木之氣,土溼而木氣不達,則鬱怒而風生。防風辛燥發揚,最泄溼土而達木鬱,木達而風自息,非防風之發散風邪也;風木疏泄,則竅開而汗出,風靜而汗自收,非防風之收斂肌表也。其諸主治:行經絡,逐溼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筋脈,伸急攣,活肢節,起癱瘓,清赤眼,收冷淚,斂自汗盜汗,斷漏下崩中。
【產地】產蒙古及山西河南等地,根黃白色,入藥。

【性味】味甘辛,性溫,無毒。
【主治】防風爲傷風頭痛要藥,功能散表發汗,主諸般風,周身痛,搜肝瀉肺,散風勝溼。

【別錄】煩滿脅痛,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
【大明】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止冷淚,及癱瘓,通利五臟關脈,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
【元素】治上焦風邪,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經絡中留溼,主上部見血。
【吳克潛】防風善表散,故用以解毒,如砒毒,烏頭毒。芫花毒,野菌毒,諸毒藥,又防風本制黃耆,黃耆得防風而功最大,治風邪久留不去,表虛自汗不止。
徐之才曰得蔥白行周身,得澤瀉橐本療風,得歸芍陽起石禹餘糧治婦人子髒風,元素曰治風去溼之仙藥也。
【容川】防風辛而味甘入肌,氣香而溫,故入脾。散肌肉之風寒。【靈胎】專治風邪。
【用量】普通一錢至三錢。
【禁忌】似中風,產後血虛發痙,諸病血虛痙急,頭痛不因風寒,溏瀉不因寒溼,二便祕澀,小兒慢驚,陰虛盜汗,陽虛自汗,均忌。"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性味】 辛、甘,溫。
【歸經】 歸膀胱、肝、脾經。
【功能主治】 解表祛風,勝溼,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溼痹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用法用量】 4.5~9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備註】 (1)防風解表以祛風爲長,既能散風寒,又能發散風熱,與荊芥作用相仿,故兩藥往往配合應用。防風能祛風溼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療風溼痹痛等症。防風治破傷風,有祛風止痙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藥同用。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瀉作用,如用於腹痛泄瀉,常配合白芍、白朮、陳皮等同用;如用於便血、崩漏,一般炒炭應用。
(2)防風一藥,顧名思義,是治風止痛的藥物。它既能祛風寒而解表,又能祛風溼而止痛。因它微溫而不燥,藥性較爲緩和,故又可用於風熱癰盛、目赤腫痛、咽喉不利等症,可與荊芥、薄荷、連翹、山梔、黃芩等同用。至於祛風解痙方面,則力量較弱,如用治破傷風,本品只能作爲輔助藥,不能獨任其功。荊芥與防風常同用於祛風解表,有如麻黃配桂枝以發汗解表,也是取它相須的作用。但荊、防發散之力不如麻、桂,作用較爲緩和。至於荊、防兩藥相比,則荊芥發汗之力較強,而防風祛風止痛之功較好。根據臨牀體會,防風炒用可減緩它祛風的力量,卻有止瀉的功效,可用於腹瀉。防風炒炭,又可用於崩漏而見血色清淡者,與溫經止血的炮姜相比,則功用相似而力較遜。

聯繫電話:

0745-2246166    0745-2233275

地址:懷仁健康城(懷化火車站出站口原懷仁大藥房)


更多

詳情

敬請

關注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