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李凌教授 】

高血壓腎病是原發性高血壓病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損害,分爲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症和惡性高血壓腎硬化症。前者是由於良性高血壓(≥140/90mmHg)長期作用於腎臟所致,後者指在原發性高血壓基礎上發展爲惡性高血壓(舒張壓>130mmHg)後引起的腎臟損害。高血壓和腎損害如果同時存在,會互爲因果,互相加重。

不遵醫囑服用降壓藥,患上這種高血壓併發症!

我們科室收治了一位高血壓腎病患者,經過積極的藥物治療後,順利康復出院。

這是一位48歲的男性患者,因血壓高來我院門診就診。常規查體發現,患者隨機的收縮壓達到240mmHg,經過詳細詢問,確定患者無明顯的胸悶、頭暈不適。患者高血壓病史達8年餘,但無明顯不適,未規律服用降壓藥物,而且既往存在尿蛋白陽性的病史,因此建議患者入院檢查和治療。

入院後醫護人員積極對待,儘快應用硝普鈉等靜脈藥物降壓治療,在血壓平穩降低的同時積極完善了常規的化驗和檢查,發現患者血脂輕度升高,肌酐輕度升高達200umol/L,內生肌酐清除率約爲85ml/min,24小時尿蛋白約2g左右。眼底檢查可見動脈硬化性視網膜病變,腎臟彩超發現雙腎體積輕度縮小,但是腎動脈無明顯異常。心電圖提示左心室高電壓,心臟彩超發現左心室肥厚等高血壓心臟病改變。

同時,針對患者高血壓的原因進行了腎上腺CT、立臥位醛固酮等常規檢查,結果基本正常,提示患者爲原發性高血壓。因此患者高度懷疑是高血壓腎病。

接下來,我們根據病情儘快行腎臟穿刺及活檢術檢查,結果跟我們預期的一致,患者爲典型的高血壓腎病。

診斷明確後,我們爲患者制訂了完善的藥物治療方案,包括積極的降壓藥物和保護腎臟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的肌酐和尿蛋白均明顯降低,腎功能明顯好轉,血壓也逐步穩定至120/80mmHg左右。

良性高血壓腎病患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高血壓病史5年以上。早期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繼之出現蛋白尿。高血壓可導致其他臟器併發症:動脈硬化性視網膜病變、左心室肥厚、腦卒中。病程進展緩慢,少部分漸發展成腎衰竭,多數腎功能常年輕度損害和尿常規異常。

該患者高血壓病史較長,但是從未進行正規的檢查和治療,以至於腎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幸運的是,他的腎臟損害還未到腎衰竭的程度,藥物治療還可以部分挽救。

患者及家屬非常高興,高興的是我們幫助患者把高血壓變正常了,並把高血壓的腎損害併發症查清楚了,最主要的是患者對於高血壓的認識改善了。調好藥物後,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一定要規律服用降壓藥物,積極控制好血壓,預防高血壓併發症(高血壓腎病)。

專家簡介

不遵醫囑服用降壓藥,患上這種高血壓併發症!

李凌,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心導管室主任,國家心血管病專業質控中心冠心病工作組專家,衛生部介入培訓基地主任,內科醫學部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康復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河南省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心血管疾病防治控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專家理事。擔任《實用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學》主編,《診斷學》及《臨牀新藥精匯》副主編。1984年河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掌握國內外先進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理論,熟練進行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鑑別診斷、搶救和治療,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肺栓塞、心力衰竭、高血壓病、心肌病、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後獲得“中青年優秀骨幹教師”、“優秀科主任”、“河南省優秀醫師獎”等榮譽。2012年榮獲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15年被評爲“全國醫德標兵”、 “優秀紅十字醫療專家志願者”、“中原健康好衛士”稱號。2017年榮獲中國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