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國精銳部隊除了有“綠色魔鬼”之稱的空軍傘兵部隊和狂熱好鬥的武裝黨衛軍,還有一支訓練有素、作風頑強,完全獨屬於國防軍的戰鬥部隊--德國山地獵兵部隊(Gebirgsjager)。他們是“佩戴雪絨花的男人”。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帽子上有雪絨花標誌的德國國防軍山地獵兵

在奧地利,雪絨花象徵着勇敢,因爲野生的雪絨花生長在環境艱苦的高山上,常人難以得見其美麗容顏,所以見過雪絨花的人都是英雄。而在二戰中,奧地利是完全併入和她同文同種的德國,享受一切德國公民權利。可以說,奧地利人就是德國人,她的人民全心全意地支持德國,甚至連希特勒本人都是奧地利裔。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二戰期間,有許多德軍部隊穿越阿爾卑斯山脈前往戰鬥的前線,(主要是國防軍山地師),也是德軍統帥部特意爲那些順利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部隊製作了雪絨花帽徽,以激勵那些戰鬥在一線的軍人們。也就是說:只有征服了阿爾卑斯山的男人才有資格佩戴雪絨花勳章,當年留學的蔣緯國也曾在山地師服役過。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德國國防軍山地獵兵的醫官將受重傷的戰友從阿爾卑斯山頂運下

而德國國防軍的山地獵兵的官兵們的精神面貌與戰鬥素養也是令人欽佩的,他們注重古典的普魯士騎士精神,軍紀嚴明,極少有人因怯戰而投降,其中的第三山地師的戰績更是德國國防軍山地師的驕傲。第三山地師能從斯大林格勒虎口逃生,一路上屢次拖住數倍蘇軍,後來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南烏克蘭集團軍羣基本覆滅的情況,第三山地師仍然再次逃脫損失極少,戰果斬獲較多。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在德軍山地師中,許多成員曾當過獵戶,因而誕生出多名王牌狙擊手,其中,二戰德軍最頂尖的兩名王牌狙擊手均出自德軍山地師:馬豪斯·海澤瑙爾,約瑟夫·塞普·艾勒伯格,不過二人都是奧地利裔出身。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艾勒伯格(擊殺257人)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海澤瑙爾(擊殺345人)

德國國防軍山地師部隊算是軸心國部隊中的一股及其特別的“清流”,相較於其他軸心國部隊,山地師除了因爲自身參加的這場戰爭本身是非正義的以外,在戰場以外罕有犯下罪行,因而在戰後德軍山地師官兵極少有人被國際戰爭法庭起訴,基本是和平遣散回家(部分被蘇軍俘虜做苦役)。儘管山地師一度被解散過,但在兩德分裂並重建軍隊後,山地師第一時間恢復建制,並發展至今。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不過,儘管德國和日本不同,因陳懇的歷史反省態度而保留了軍隊建制,但被“閹割”嚴重,甚至在北約對抗演習中敗給過意大利。不過,山地師依舊是一股清流,也是現代德軍中戰鬥力意志最強的部隊了,畢竟要經常在阿爾卑斯山脈做登山訓練。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1970年的聯邦德國士兵

可即使是這支“被閹割”的德意志聯邦國防軍仍是世界上30個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軍事實力在歐盟國家中僅次於法國(因爲英國脫歐)。截止2017年,德國軍費開支爲443億歐元約佔GDP比重的1.4%,全部現役人員爲178334人,參軍比例很低,排名世界第9(但美國依舊不滿意,要求德國軍費還要增加一倍)。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現代德軍中的山地部隊

作爲德國傳統軍事的一部分,山地步兵部隊於1956年德意志聯邦國防軍成立時便已是西德陸軍的重要組成單位。2001年以前,聯邦國防軍內的山地獵兵皆是以第1山地師(1. Gebirgsdivision)的組織形式存在,然而2001年後該師即于軍隊內部改革時被裁撤。第1山地師的後繼單位爲第23山地獵兵旅(Gebirgsjägerbrigade 23),其總部設於巴特賴興哈爾。

驍勇善戰的德國山地部隊

第23旅的所有主要部隊皆駐紮於巴伐利亞南部,因爲該處是全德國境內唯一的高山區域,且與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脈北部接壤。自2008年起,第23山地獵兵旅被正式更名爲第23山地獵兵旅“巴伐利亞”(Gebirgsjägerbrigade 23 Bayern),以顯示該旅與巴伐利亞州的密切關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