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至幾年前,第一次要來到英國讀語言學校的時候,心裡充滿著期待的心情與坎坷不安的複雜情緒,其原因其一是:期待著來到一個與台灣完全不同的國度、而其二是:要準備離開我的舒適圈了並且得重新適應新的生活。


記得來到英國的時候,由於那時候我的英文不是很好,所以透過留學中心來幫忙代辦,而由於想讓自己的英文變好,尤其是口語的部分,因此就選擇了住在寄宿家庭裡,英國的寄宿家庭是一般是英國的家庭裏有多餘的空房,所以可以跟她們一起住一起生活。


一般寄宿家庭的人口都不太多,記得我第一個寄宿家庭就只有一個英國的中年婦人住,而住的房子裡學校的距離才1520分鐘的走路路程,感覺還蠻近的。(其實,那時侯我第一次當下聽到的時候,由於都還沒來到英國,因此總覺得1520分的路程好遠),不過,由於在英國住久了才發現這15分鐘到20分鐘的路程,其實還蠻近的哦。


很可惜的是,我在第一個寄宿家庭只住了兩個禮拜,由於寄宿家庭裏沒有任何網路,這對於我來說很不方便,因此,我跟學校告知說想換個寄宿家庭。


住在第二個寄宿家庭的住宿經驗其實不是很好,記得剛搬進去的時候,房間是凌亂不堪的,得需自己整理,而洗衣服的時候只能一個禮拜洗一次且得需先告知,冰箱裏沒有空間貯存食物,由於都塞滿了。


這寄宿家庭有五個人住在裡面,加上我一共有六個人。而寄宿家庭的成員是一對夫妻加上3個小孩,雖然是有網路可以上網,不過,這個寄宿家庭也很髒亂,有養兩隻貓,貓毛到處都是,還有東西都一推一推的丟,且規定不能帶任何朋友來探視,因此,我還是只住了兩個禮拜就跟學校說我對貓過敏,想換到另一個寄宿家庭。


第三間寄宿家庭感覺還蠻好的,只有一個英國的中年婦人居住,房間很乾淨,冰箱有空間貯存食物,有網路上網且也可以讓朋友來探望。所以這間寄宿家庭住起來感覺還蠻舒服的,不過,記得住了大約半年左右之後,房東告知我,她的小孩讀完大學要回來跟她一起住了,所以我必須得搬走。真的是很可惜,不過真的必須得搬,所以再告知學校換另一家。


第四間寄宿家庭,記得剛準備住進去的時候,有跟房東稍微的聊一下,房東說這房子只有他和他女朋友一起住,偶爾會有朋友來探視。但是,當我搬進去住的時候就感覺被騙了,房東根本沒有跟他女朋友住,只跟他幾個男性朋友住在一起,記得那時候洗衣機還壞掉,每天得自己用手洗衣服。不過,由於我已經搬了好幾次房子了,那時真的感覺好累喔,所以打算就繼續住下去。


住了幾個月之後,卻沒想到房東說,他們打算賣房子,所以我還是得再搬家了。記得跟學校告知之後,後來搬到了第五間寄宿家庭。


這寄宿家庭,一進去的感覺很好,房間很乾淨也很整齊,房東說這裡只有她一個人住,她住在二樓,我可以住在三樓,也有網路可以上網,這對我來說真的是感覺很好,所以我就打算住了下來。


住的期間,可以感覺的到女房東的熱心與熱情(房東是英國人年齡大約有60幾歲了),由於人口單純,因此我發現在這期間跟女房東的會話有加強我的英文口語表達的能力,記得我住到直到我申請到碩士學校才離開。


心得感想:由於我一共住了五間的寄宿家庭,每一間都是英國人,發現選擇住宿家庭也是得碰運氣的,除非是本來就有認識或是經人介紹。口語方面是一定可以加強的,因爲是必須得面對跟他們說話,雖然剛開始會很緊張,不過久而久之的也就習慣了。現在回想起來,雖然學英文的過程真的是很艱辛,不過也是值得的。


下回分享:


英國賣房經驗分享


悄悄話:


  • 以上為個人的經驗體驗分享,由於每個人的喜好、感受與價值觀都不太相同,因此僅供參考,謝謝。



  • 我的疲客邦部落格:erinuklife.t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