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錯上加錯的錯誤心態

1/4、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判

五集迷你新劇《切爾諾貝利

》最近成了HBO的又一神劇,剛剛推出的前兩集真實地還原了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事故發生後幾十個小時的過程,用劇中人的話來說:「這是人類歷史最接近滅亡的時刻之一」。

有人評論,此劇「隔著屏幕也能讓人感覺到滿滿的核輻射」。

劇情都是真實歷史事件,我就不介紹了,後果很嚴重,列舉幾個數據:上萬人死於核泄漏引發的疾病,受輻射侵害者更高達百萬人,34萬餘人失去家園,白俄羅斯23%的領土受到污染……

知乎上的大部分的劇評都是從體制(以至於此片在豆瓣上被刪)或人的大無畏地救災精神出發,這當然是本劇最核心的意義。不過,我更想寫一寫某些在職場上也很常見的現象。

事故發生後,儘管各種跡象表明,事情可能很嚴重,但一直在場的4號機組的代理總工程師阿納托利·迪亞特洛夫卻堅持認為:這只是一起普通的火災。

劇中有一個情節,事故發生一個小時後,這位代理工程師向核電站廠長彙報事故的第一句話就是「事情已經被控制住了」,於是,廠長作出了「不太好,但也不太糟」的結論。

管理者一旦做出了某個明確的決定,整個體系一旦按照某個方向傾斜,再糾正就難了——就算後來發現自己錯了。

可見,至少在事件發生後的前幾個小時,體制的干擾並不大,管理者的決策完全受到核心技術人員判斷的影響。

把責任全部歸因到體制上,簡單痛快不費腦,當然人人都願意干。但這麼做就忽略了,類似事情可能在任何一個組織中發生。事實上,在之前發生的美國三英里島核電站事故和之後發生的福島核電站事故,一開始都因為技術人員的誤判,大大低估了事件的嚴重性。

到底是什麼讓這個工程師如此堅持,這正是我感興趣的事。

2/4、技術人員為什麼容易固執己見?

觀眾在看紀錄片和歷史劇時,往往有一個「後視鏡效應」——已經知道結果的人,不自覺地用結果評價過程,就很難明白當時的人們怎麼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但對當事人而言,事情就這麼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所以更好的思考方法是「無知之幕」——假定我們是那位代理總工程師,擁有且僅擁有這個人的一切知識,並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決策呢?

事故發生一個小時後,你必須判斷事情的嚴重程度,現在擺在你面前的證據有三類:

第一類證據:支持「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核泄露」

證據一、參與測試者是操作不熟練的夜班人員,而且過程中,發生了異常現象;

證據二、事故發生後,參與搶修的技術人員受到明顯的核輻射的傷害;

證據三、技術人員在外圍的地上看到了石墨,而石墨是反應堆芯才有的東西。

第二類證據:可能支持「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核泄露」,但也有別的解讀。

手頭上的輻射測量儀顯示3.6倫琴,看起來不太嚴重,可這是該表能測量到的最大值。而後來找到的最大200倫琴和1000倫琴的兩個測量儀,一開機就壞了,這既可能是測量值爆表,也可能儀錶質量問題——因為蘇聯的產品質量普遍不行,所以後者往往是人的第一反應。

第三類證據:不支持「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核泄露」

當總工程師質問發現石墨的技術人員:「如何解釋RBMK反應堆的堆芯不是融毀,而是爆炸」時(之前最嚴重的三里島事故就是堆芯融毀),這個技術人員坦誠:「我也解釋不了」。

到了第二集,莫斯科派來的核物理科學家也認為反應堆的堆芯發生了爆炸時,這個問題又被廠長提出,專家同樣無法解釋。

雖然事後知道,核電站設計本身就有問題,但這個情節意味著,至少在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從技術上講,不可能發生「堆芯爆炸」。

事實上,正是因為切爾諾貝利事件,大家才開始意識到核電站的風險遠超想像。

這三類證據擺出來,在代理總工程師看來,事情就很明顯了,技術上根本不支持「發生了嚴重的核泄露」的說法,雖然有部分指標異常,但另有更合理的解釋;而所有支持「嚴重核泄露」的證據,都是間接的傳聞。

如果站在「無知之幕」以內,這就是一起可控的安全事故。觀眾只看到事故本身,而當事人可能之前已經經歷了無數或大或小的異常。

只有站在歷史的長河上,我們才明白,這就是一起標準的「黑天鵝」事件——即使是此後最嚴重的福島事故,也沒有發生堆芯爆炸。

而類似這位代理總工程師的「決策錯誤」,可能已經在我們身邊發生過無數次了。

3/4、科學理性的分析,也能讓我們誤入歧途?

工作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故,其中70%都可以按正常處理流程解決,無非是效率高低、使用資源多少,解決的質量好壞。

20%的事故屬於看上去非常頭大的Mission Impossible,但最終它不過是由幾種常見問題組合而成的「新問題」,而且成功引起了大家足夠的重視,最終反而都會解決。

剩下的10%,就是那些看似正常其實另有玄機的事故,常規做法不但會把你帶到坑裡去,而且浪費你寶貴的緊急處理時間。

這其中更有1%的「黑天鵝」事件,隱藏著巨大的未知危險。

給我們的工作帶來重大損失的,往往就是這10%的問題。所以儘早把這10%和正常70%區分清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事實上,貌似正常的10%事件中,往往一開始就有不同尋常的徵兆,只是由於人類的某些心理活動,它們在有意無意中被忽視了。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面對這10%的問題時,有三種傾向會讓我們忽視危險。

第一、自我合理化,強行找到一波波的解釋。

人類對秩序的渴求非常強烈,以至於為了解釋一個不合理的事情,我們會使用一堆理由,一旦找到這些解釋,就會感到心滿意足,而放棄繼續追問:

一開始出現的爆炸被認為是水箱爆炸,因為這是最容易出現的事故;

搶修人員的輻射癥狀被認為是正常的輕微輻射、碰撞外傷,以及工作人員的膽怯;

輻射檢測儀爆表被認為是質量問題;

地上的石墨被認為是燒焦的混凝土塊……

問題是,如此之多的反常情況,大部分普通工作人員都會懷疑這些解釋,為什麼專家反而沒有意識到呢?

因為專家有專家的弱點——

第二、過於迷信理論的完整性和技術體系

很多評論質疑,工程師只要到外面看看發生了什麼,一切就都明白了。可這些常識才是普通人的想法,而科學技術人員,往往更相信可以解釋的邏輯。

優秀的科學家心中總有一個自洽的理想科學世界,世間萬物都能用一套理論聯繫起來,就像牛頓用萬有引力去解釋幾乎所有的力學問題一樣。

這種理性的思考正常情況下,讓他們不容易被假象而迷惑。如果你和一個物理學家在晚上同時遇到一個外星人一樣的東西懸浮在空中,你會覺得世界上原來真箇外星人,而科學家認為那不過是一個惡作劇。

可一旦遇到切爾諾貝利這一類無法解釋的事件時,反而容易讓他們誤入歧途,就像一句老話說的:「當你有一把鎚子時,你看什麼都像是釘子。」

科學家一旦犯錯,顯然比普通人的錯誤代價更高。

第三、專業對權力的服從

完全撇開體制去討論「切爾諾貝利事件」,幾乎無此可能。

熟悉體制一定明白,「代理總工程師」的「代理」這兩個字,就好像「試用期」,只要不出大的差錯,「摘帽」指日可待。

在潛意識裡,他一定希望這只是一個小事故,這很可能是影響他最初判斷的原因。為了維護權威性,一旦在公眾場合作出了判斷,接下來必然會傾向於「證明自己是對的」。

劇集有一個細節:

操作員對上司「讓更多員工來搶修」的命令提出異議時,這位代理總工程師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怎麼讓你好過些,但我絕對能做到讓你不好過。」

當一個技術人員試圖用權力去壓制另一個技術人員時,他就向錯誤的決策邁出了關鍵一步。

接下來的事故彙報,就完全脫離了正常技術討論的軌道。

廠長和總工程師來到會議室里,他們的第一組對話就是推卸責任:廠長說「自己在睡覺」,代理總工程師強調測試是按照總工程師批准的方案進行的,而總工程師立刻回敬一句,「測試是在代理總工程師的監督下進行」

一番唇槍舌戰之後,三人都意識到大家都是栓在一條線上的蚱蜢,「事故並不嚴重」才是唯一的希望。他們最迫切要做的,就是讓上級認定這個結論,把更多的人拉到同一條戰線上。

無論是前蘇聯的集權體制,還是人員來去自由的現代公司體系,最終掌握決策話語權的都不是專業人員。即使是專業人員,也並不完全從技術的角度決策。

就像第二集將軍警告前來協調他的核物理專家:「請不要在你不明白的事情上發表意見」,這個「不明白的事情」就是權力運作規則。

這位專家在直升飛機上遠遠地看了一眼現場,就斷定發生了核泄露,因為此時他還沒有利益關係;可當晚,當他已經深深地捲入事件後,同樣開始用謊言安慰不知所措的普通民眾。

第一集的最後,代理總工程師彙報完畢,忽然開始嘔吐,渾身無力,癱倒在地,被守衛架著送去醫務室。一路上,他看到失火的反應堆,看到不斷有消防隊員倒下,出現了嚴重輻射癥狀。

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真的犯下了無法挽回的錯誤,只要之前他稍稍停下腳步,用心而不是用科學道理去觀察周圍的一切,再放棄一些利益計算,他本不應該犯下這個大錯。

4/4、黑天鵝事件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的《黑天鵝》一書里認為,人類歷史一般是匍匐前進的,唯有「黑天鵝事件」才會導致跳躍式突變,因此,決定歷史進程的大多是「黑天鵝事件」。

一個人的職場發展大部分時候也都在「匍匐前進」,也唯有意外事故才會打斷這個行程、

意外事故無法絕對避免,最重要的首先是遇上後,儘早意識到,並儘可能減少損失。

可難點在於,如果按照「70%的正常事故」處理,90%的時候都是正確的,但遇上10%的非常事件,你就死定了;

可如果事事考慮10%的非正常事故的可能性,成本又太高,你可能根本撐不到那「10%的非正常事故」發生。

怎麼辦呢?最重要的一件事:所有決策都要留有餘地,要相信科學有解釋不了的事情,技術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對「自信」保持高度的警惕,處置方案要保留一定的安全邊際,在萬一判斷錯誤的情況下,有挽回的空間——哪怕是你認為萬無一失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在心態上,就像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寫給所有有志於物理學研究的年輕人說的話:「首要的原則是你必須別欺騙自己,因為自己是最好騙的人。」

(「電影中的職場人生」系列之十一)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微信公眾號,每周二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科學決策」系列文章

「磚家叫獸」們為什麼常常「不靠譜」?

走出思維陷阱,高手的三個「反直覺」思維習慣

100個不會選擇的人,99個不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