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學出新滋味】淺談桌遊共學團(下篇) 談談以桌上遊戲來共學的好處

整理‧溶溶老師  /  編閱‧昭怡老師  /  編修日期‧ 2016/3

05

從桌遊來共學

J   為甚麼要使用桌上遊戲?

近幾年桌上遊戲蔚為風潮,這個由德國家庭發展出的概念,已經開始滲透臺灣的各個角落,不僅是社會機構,學術單位也開始研究桌上遊戲對於「人」的影響力。桌上遊戲的魅力不僅是大學生和成人著迷,連孩童也漸漸體會到,桌遊給他們的刺激及歡樂不亞於電腦與手機遊戲。桌上遊戲最重要的兩大特色就是「不插電」和「玩家面對面接觸」,透過情境營造可以讓所有玩家沉浸當中,不管是競賽還是合作,好像是一起在探索不一樣的世界!

「不插電」的特質,讓每一個步驟都「不輕鬆」,過程必須自己聽懂規則、自己算分數、動手移動棋子,甚至自己進行想像透過配件建立起的世界,雖然拉長的探索的時間,卻也建立起更穩固的思考模式,也因著進行「非速食」的遊戲,讓每個步驟都會經過較審慎的摸索,甚至更加了解遊操作背後的前因後果;之於「面對面接觸」,桌上遊戲提供了一個真實接觸的機會,可以觀察每個玩家的表情和語氣,一起討論合作戰術,甚至脣槍舌劍好好比試一番!而桌上遊戲多變的姿態和遊戲方式,可以重複遊戲,也可以多元挑戰,在不同時機和不同人玩也有不同感受!在遊戲當中思考、推理,甚至考考自己的數學能力等,這些都是桌上遊戲漸漸風靡世界的原因,也是我們認為桌上遊戲所具備的良好特質。

J   桌上遊戲能給孩子什麼?

我們認為,桌上遊戲本身,帶給孩子三個面向的好處:

透過遊戲建構,進行思考動腦(其實不僅止於孩童)

  1. 我們需要「聽懂」遊戲規則,且在規則述說下,我們會開始「想像」由規則搭建起來的世界
  2. 我們在聽完規則後,需要思考如何「運用規則」,體現我們所瞭解的部分
  3. 在遊戲過程中,我們不只要努力的執行透過瞭解規則後思考的策略,也需要去思考「別人會如何運用規則」,甚至會怎麼影響我(後設思考)

透過遊戲互動,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

  1. 情緒發展 (喜怒哀樂的控制與表達)
  2. 認知發展 (判斷力、是非觀念、道德標準)
  3. 語言發展 (用合宜的話語,在合宜的場合,用合宜方式來對不同對象進行表達)
  4. 社會技巧發展 (社會適應能力)
  5. 動作發展 (善用工具、精細動作等)
  6. 人格發展 (包容、同理等)

透過遊戲,可以瞭解並以遊戲的方法教導孩子

  1. 遊戲反映兒童發展:遊戲之於孩童是媒介也是轉介,遊戲容易讓孩子「動真格」,因此成為很好地「機會教育」機會
  2. 遊戲增長兒童發展:孩童需要的不是非常多元的刺激,而是不斷進行重複操作,進而透過熟練而精進這個能力
  3. 遊戲促進兒童發展的改變:這也是為何我們認為親子共遊重要的部分,透過遊戲,大人適時的引導(不是單方面的告知該如何做),可以讓孩童進步的速度超乎想像

桌上遊戲和共學團有許多相同的特質,我們把人「凝聚」起來,一起從「玩中學」。於是藉由桌上遊戲來進行共學,其實不失為一種值得體驗的方法而桌上遊戲究竟可以給孩子什麼?以認知發展層面來說,遊戲帶領孩子思考,訓練其推理能力與邏輯概念,還有口語表達、肢體表達、感官知覺能力等;以人格養成層面來說,在遊戲當中,我們要學會等待輪流,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和包容力;多變的遊戲歷程,可以觀察孩子的特質並給予不同的應對方式。像是有些孩子非常好勝,可以引導他想想失敗對他來說是什麼樣的意思?是不是一種體驗而非對自己的否定?而有些孩子較不積極,也可以幫助他漸漸融入遊戲當中。畢竟「遊戲」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狀態」,主要是情境營造要有在「玩遊戲」的感覺,而非只像是在「上課」,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慢慢進入。其他像是挫折忍受力、雖勝不驕雖敗不餒、團體合作、如何溝通等,而這些也是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討論的議題哦!

圖片1

從桌弄到小桌弄

小桌弄到今年初正式成立了實體店面,這個空間和環境,是我們為了學齡前兒童到國小兒童所量身打造。溫和的暈黃燈光、淡淡木頭香和安靜獨立的空間,我們相信孩子在這裡,也能更加自在的、更加靜心的玩桌遊和進入遊戲狀況。

在此之前,我們所有的共學團,都是在桌弄進行,不能否認的是,有認真的老師、吸引人的桌遊,也無法完全掌控環境對於孩子們的影響。在桌弄,環境給予的刺激非常多且強烈,例如客人的笑聲、軟棒拍打的聲音、熱鬧的流行音樂、擺滿整面牆的各式桌遊等,我們無法隨時隨地確認這些刺激對孩子沒有造成分心,而這些細小的感覺和想法都會影響孩子心情,間接降低學習動機和專注力,也會不停打斷老師的流程或是掩蓋掉老師的聲音。也因為這樣,我們無法抓準孩子們是否有依照我們期望的進入遊戲狀況?他們進入的程度與速度也變成許多不可控因素。

為了避免掉這些兩難的情況,在積極的討論和無比的熱忱下,我們一致認為小桌弄的成立對於我們的孩童具有不可否認的重要性,才決定替孩子們打造這個小小的桌遊世界。我們相信減少外來的誘因影響和增強孩子們的內在動機(在這個環境就想要玩桌遊、安靜的地方就會不自主的降低躁動),可以提供孩子、親子與課程更多更豐富的可能性!

 

小桌弄的共學

J   共學團和主題式課程的差別在哪裡?

共學團強調的是「團體進行」和「從玩中學」,且組成成份大部分是家長和孩子所熟悉的同伴(由家長自行先組好),這個部份,爸爸媽媽可以依照自己孩子的特質,尋找與他個性較符合的玩伴或是同學來與他一起,在課程開始之後,也較少有「適應」的問題。老師們會依照學生特質,給予不同的因應方式與回饋,設立對於個人或是課程之短程或是長程目標,視情況而定。「遊戲歷程」將是我們著重的部分,藉由桌上遊戲的過程和同伴們之間的相處,探索自己於團體之中的角色、與他人遊戲的方法等。   

主題式課程較強調「課程目標」,老師們會先列好每堂課欲達成的目標,一樣也有短程與長程目標,視課程安排而定。而課程的學生組成也是比較多元化的,孩子們有機會認識來自不同學校與環境的朋友,並在課程初始,老師們會引導各個小朋友去漸漸熟悉與瞭解自己和夥伴,並在課程與遊戲當中漸漸強化團體向心力,這與「原本就熟悉」的共學團性質較不一樣。最後,主題式課程旨在討論桌上遊戲能給孩子「更多」的內涵,不會只侷限使用桌上遊戲,也會融入繪本、實際操作、和運用桌遊概念所發想出來的團體遊戲等,帶領孩子用遊戲方式進入課程,並非只是桌遊營造出來的世界。

06

 

J   小桌弄的共學方式

課程:報名課程一期,建議至少6-8次

      (建議每堂間隔不要超過一週)

對象:小學1-6年級

時間:90-120分鐘

 

6人團

(一名老師)

8人團

(一名老師)

會員

$400/人/堂

$300/人/堂

非會員

$450/人/堂

$350/人/堂

 

課程:報名課程一期,建議至少6-8次

      (建議每堂間隔不要超過一週)

對象:3-6歲孩童

時間:60分鐘

 

4人團

(一名老師)

6人團

(一名老師,一名助教)

會員

$400/人/堂

$300/人/堂

非會員

$450/人/堂

$350/人/堂

 

*報名多堂共學,另享優惠,可以詳細討論喔

*報名小桌弄共學:http://goo.gl/forms/QULMRJTlfI

*【共同學出新滋味】淺談桌遊共學團(上篇)  先來談談共學團:http://goo.gl/DfgRlw

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