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有些電影,被拍出來就註定會成爲藝術品,無論時間的流逝,它都是時代的瑰寶。

而作爲劇本的作者,無疑有着莫大的決定性,他一定是飽覽人間喜怒,不然怎麼能寫出這麼振聾發聵的文字。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既熟悉又陌生的電影作品!說他熟悉,是因爲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讀過它的片段,說他陌生,是因爲少有人看過它演繹出來的電影。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品位老舍編劇的這部《茶館》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老北京前門西大街上有這麼一間名叫裕泰茶館的歇腳聚集地,時代變遷已過三代,19世紀就已建好的它不斷在改良不斷在落後。

如今大半個世紀過去了,它依舊挺立在那裏,像個老者看着所發生的一切,無力發聲。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我愛咱們的國啊,可誰愛我啊”,此時老舊的茶館裏,年邁的常四爺發出了一聲怒息聲。

旁邊的好友王利發老掌櫃,以及實業救國失敗的秦二爺,被這一語觸動着什麼,互相瞪着眼睛一言不發。

戊戌年間滿清王朝日趨衰弱,帝國主義勢力步步深入,以康有爲梁啓超譚嗣同代表的維新派遭到失敗和鎮壓。

茶館的故事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聽說了麼,江西縣太爺照樣被打死掛在了樹上!”裕泰茶館裏,一桌茶客正在聊天,另一邊問道,“誰敢欺負縣太爺呀?”

“洋人”“還有王法了沒有了...”

從父親接手茶館的年輕掌櫃王利發聽見談話,趕忙上前勸阻:這位爺,這位爺,咱還是莫談國事的好,一邊說着一邊指向茶館柱子上掛的牌。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正說着,和好友鬆二爺遛鳥喝茶的常四爺,看着兇巴巴進茶館準備找事的二德子,對好友說道:你看着,肯定打不起來,要打起來,早去城外頭了,來茶館幹什麼。

二德子一聽這話,兩人便起了爭執,常四爺說,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你吃着官餉,要抖威風去跟洋人幹去。

二德子聽後氣急敗壞,我打不了洋人我還打不了你麼?說完就動起了手,可惜還打不過常四爺,正要再次還擊時,旁邊一位茶客一聲吼道:二德子,你威風啊!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二德子回頭一見,立馬嬉笑臉趕忙請安,不敢再鬧事;二德子走後,秦二爺上前感謝,沒想到卻被冷言拒絕。

等人都走後,王掌櫃上前偷偷解釋:您不是說洋人怎麼樣怎麼樣,這就是吃洋飯的,信洋教,說洋話,要不說官面都不惹他呢。

聽罷,衆人繼續喝茶。

劉麻子此時帶着一位穿着破舊的老人,來到茶館說事。老人沮喪着臉對劉麻子說:一個大姑娘就值十兩銀子麼?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我是受你之拖,幫你女兒找個能吃飽飯的地方,買主是宮裏當差的,你還不樂意”劉麻子理直氣壯說道。

老人疑惑:宮裏哪有能看上鄉下人的?

“大太監龐總管“!

雖有千萬個不願意,可鄉下早已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無奈的老人,只能眼裏閃着淚光,拍着大腿同意了這事。

但老人不知道的是,劉麻子轉手就問龐太監要了二百兩銀子。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此時,秦二爺滿面春風的走進茶館,這茶館是他租給王掌櫃的,王掌櫃趕忙跟前跟後照應着,秦二爺喝茶時,來了一對母女,女兒背後插着草,這是典型的插標賣首。

飢餓的女兒,看見秦二爺桌上有吃的,直勾勾地盯着,伸手想抓來吃,被母親阻止,女兒嘴裏喊着:媽,我餓,我餓呀。

秦二爺見狀像是準備從口袋掏什麼,但未進行到一半,轉而對王掌櫃說道,轟出去!

母親看着女兒,跪了下來,對茶客們說道:誰行行好,二兩銀子,值當買個小貓小狗,把女兒買了去吧。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常四爺見狀不忍:小二,給她們兩碗爛肉面,讓她們到門外頭吃去。

秦二爺和常四爺兩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夾在中間的王掌櫃趕忙調解:四爺,您這是積德做好事,可眼下這事太多了,想管也管不過來,二爺,是這話不是。

靜下的常四爺對着好友鬆二爺不滿道:二哥,我看啊,這大清國是要完呀。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此話一出,茶館裏頓時安靜,每一位茶客臉上都露出來相似的驚恐表情,其中還有兩個當差的衙役,正好也聽到了這話。

秦二爺起身對着王掌櫃叫道:小王,我是真想收回這茶館,不僅這裏,所有的買賣,鄉下的地,全都賣了,我要開工廠。

這樣才能抵制洋貨,這樣國家才能富強,真正救那些窮人,跟你說這個幹什麼,你不懂啊...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秦二爺正要出門,碰見來買媳婦的龐太監,與其鬥了一會嘴,龐太監雖明面上不說,可背地恨不得殺了他,竟敢和他嚷嚷,世道變咯。

兩個衙役,見龐太監請安後,出去了,再回來時,就要綁了常四爺,聽說是旗人,那更是罪加一等,軟弱的鬆二爺也一起被帶走了,走前囑託掌櫃可千萬照顧好他的小黃鳥...

腐敗透頂的大清朝,被革命的烈火包圍着,果不其然,他很快就完了...

轉眼20多年過去了,現如今雖是民國時期,但同樣的是,外面依舊兵荒馬亂,茶館進行了改良,前面依舊是茶館,後面租出去給學生當公寓。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從王掌櫃爸爸那輩就當夥計的三爺抱怨着,自己的工資怎麼從來沒改良過。

“要是我這茶館越辦越好能不漲嗎,今天咱們別自己傷了和氣,外頭兵荒馬亂的,明天能不能開張還不一定呢”說完王掌櫃支走了三爺。

這時,外頭來了徵稅的兵,其實就是來搶東西的,王掌櫃被迫將兜裏的所有錢給了他們,走時還搶走了桌布。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王掌櫃”,門外有人喊着王利發。定眼一看,原來是常四爺。

此時的常四爺靠賣青菜自食其力,早年從獄中出來還幹過義和團,和洋人打了幾仗,可最後清朝還是亡了。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人販子劉麻子今天又來到了茶館,繼續幹他的老買賣,不料正好碰見早年賣給太監的那個小姑娘來尋親,兩人還打了一架,小姑娘如今已是大嬸了,還帶着一個同樣被太監買來的兒子。

原來龐太監被他的侄子餓死後,就把她們母女倆趕了出來,想到了這間茶館,就來看看,畢竟這是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掌櫃夫人心軟,再看她又不要工錢只要口飯吃就留下了他們倆照顧店鋪。

劉麻子的客戶到了,是兩個逃兵,原來兩人打仗多年積攢了點錢,想要共同買一個老婆,組成小三口。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還沒等劉麻子討價還價,當年送常四爺進監獄的那兩個官差進來了,現如今他們爲民國辦事,依舊是欺良蠻橫,剛纔還強迫王掌櫃每月給他們按時送“意思”。

兩人知道他們是逃兵後就威脅他們把錢交出一半,不然就給他們死刑,碰巧此時門外巡捕正在趕來,兩人爲了活命被迫把錢給了那兩個官差,求着幫幫他們。

巡捕到了茶館,問誰是逃兵,收到好處的兩人指着劉麻子:就是他,於是劉麻子被帶出門外當街砍了頭,兩個逃兵逃跑了。

就這樣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王掌櫃已經很老咯,可老茶館還勉強支撐着,說話就到了解放前夕...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小丁寶來到茶館,對王掌櫃的兒子說,小劉麻子叫我來的,說你們這招一個女招待,兒子覺得不可能,但王掌櫃出來承認了此事。

不一會,小劉麻子也進來了,小丁寶就是他介紹過來的,小劉麻子對小丁寶和小唐鐵嘴說,他要拉着全城的風俗女在一起,開夜總會,反正背後有當官的撐腰。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小劉麻子問他們要不要入夥,衆人一聽有錢賺當然願意。說着要出去拿合同什麼的,王掌櫃也聽不懂,也管不了那閒事。

衆人走後,小丁寶偷偷告訴王掌櫃,他們是要偷偷霸佔你的茶館,你可得自己小心點。

兵荒馬亂的世界,學生們在組織罷課,外面到處都有人在逃命,苦不堪言任人壓迫的王掌櫃和他的老茶館終於撐不住了。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王掌櫃勸走了全家人,獨自一人坐在這60多年的老字號裏...

正坐着,屋外頭來了兩個熟人,原來是常四爺和秦二爺。

三位可算是好久好久沒見面了,這亂世中,下一次能不能見面也說不定。

心如死灰的秦二爺用那依久激進但卻滄桑的聲音,對他倆說:全世界,可着全世界,你能找出來這麼混蛋的政府...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王掌櫃啊,你告訴來喝茶的人,有錢就得吃喝嫖賭胡作非爲,反正就是不要做好事,秦某人70多了才明白這個道理,我就是個笨蛋”

常四爺說:個人能算的了什麼,盼啊盼啊就盼着,國家能像個樣,可就這...一陣苦笑。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王掌櫃也說:改良啊改良,改良了一輩子,賣茶不行添公寓,公寓不行了添評書,等評書不上座了,我不怕丟人,我要添女招待,我總要活下去啊,我想盡了辦法,不過是爲了活下去,沒幹過缺德的事。

三人越說越傷心悲楚,常四爺說他撿了點紙錢,以後爲自己送終,衆人提議,要不一起撒了吧,算他們三個人的。

領頭的常四爺,按照老年間的規矩撒着紙錢喊着號子,畫面不免讓所有觀衆揪心感慨萬千。作罷,三人說了句再見,就再也沒有再見。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茶館》是老舍先生留給我們的一部不朽的名著,這樣的茶館現在已然沒有了,可在舊北京卻佈滿了四城,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

劇中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衆生。

老舍1956年開始創作這本劇本,此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劇本首次傳到周總理手中時,總理看後認爲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覺得劇本中的三幕不經典,認爲應該換三個年份作爲背景。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這話傳到老舍耳中,老舍只笑而不語,繼續堅持着他原來的劇本。

其實總理再三強調過,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要大家不要去打擾老舍的思路,而且私下,總理和老舍也是朋友。

不料,特殊時期,劇本完成時,差點被政治家“槍斃”,大家一看,從戊戌變法到解放前夕,只要有點事業心全部慘敗,最後茶館掌櫃被迫自殺,還有那三個老頭撒紙錢,好像爲舊社會招魂。

話劇是演不下去了,老舍只好去找總理問如何辦。

周總理卻很欣賞茶館,指示道“可以演,應該演,《茶館》是好戲劇,是藝術品,傳達了很深刻的思想,這戲不能槍斃”

在周總理的保護和支持下,《茶館》繼續着他的演出。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劇本在特殊時期,也被禁演過,“四人幫”破碎後,演員嘗試了小劇場演一出,此後他們就再也沒下去臺了,觀衆的掌聲連綿不絕,此後《茶館》更是作爲話劇經典廣爲流傳。

出現在國內外的舞臺上,《茶館》已經不需什麼榮譽了,它太經典了,整部劇本,一個小時就可以看完,但老舍先生用極強的文字駕馭力,和形象描繪力,給我們帶來的卻是震撼人心的作品。

劇本精就精在,不是要講述某個具體故事,而是要表現三個歷史時期所代表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現狀,用老舍的話來說,就是要“葬送三個時代”。

而1982年上映的這部電影極大的尊重了原著,下面通過電影的幾個微小細節我們體會一下茶館的把控力。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二德子進茶館打架,是因爲張家的鴿子飛到了李家,李家不願意還,常四爺向雜役打聽明白後,此時路過的一個老人自言說着:這人啊,還不如一隻鴿子呢,這是諷刺前面賣女兒給龐太監的現象。

民國時期,茶館裏住着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前國會議員,實業救國的秦二爺想請他出山,然而他只會說,國家沒救了,人出生就是爲了死,我什麼也不想管了,這是諷刺那些有能力卻不願出力已經失去鬥志的人。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還有那小三口的兄弟倆的人設,社會已經扭曲成這個樣子了,這是什麼造成的,他們連年打仗早就厭惡了生活,當了逃兵,這是統治階級的壓迫造成的變態。

像諸如此類的細節把控,太密了,還是直接觀看電影最能體會,我在觀影時,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運用大量環境描寫和留白,簡直了,神作也。

這是我見過最瞠目結舌電影,這是我遇到最言簡意賅的劇本。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老舍不愧是人民的藝術家,在此,小編向老舍先生致敬,向保護藝術的周總理致敬。

好了,今天的電影推薦就到這裏了,我們下期見。

晚安,親愛的!


周總理都沒能讓作者改劇本,最後特批,不設紅線,最後成就經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