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朝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1128年),一次跑到女真人的地盤遊獵,「頭魚宴」上要求女真各部首領跳舞助興。為了不掃皇帝的雅興,其他人都遵命而為,唯有完顏阿骨打再三不跳。天祚帝看在眼裡,怒在心裡,殺機頓生……

但是皇帝終究沒有當場殺阿骨打,說明當時遼人對女真地區的控制力很弱,否則絕不會不懲罰1個犯上的女真部落首領。所以,阿骨打敢這麼做,也是有底氣的原因,這一次試探皇帝可謂成功。

「頭魚宴事件」之後,阿骨打便暗中操練兵馬,準備與遼人開戰。一些契丹貴族也察覺到阿骨打的異動,就派人通知天祚帝,繼而有遼兵開赴女真之地。當然,阿骨打接到線報,也意識到必須立即開戰,否則後果難料……

於是,阿骨打整頓女真兵馬,揮師攻克寧江州(今吉林扶余縣),兵力由2500人擴充到3700人。初戰告捷,女真人士氣大振,隨後阿骨打率軍打了3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前2次分別是「出河店」之戰、「黃龍府」之戰。第1次在1114年寒冬,女真人3000鐵騎突襲出河店,7000遼兵猝不及防大敗。戰後,女真兵馬突破1萬人,遼人擔心的「女真滿萬,則不可敵」出現。

第2次在1115年,當年阿骨打建立「大金」政權,以「圍點打援」戰法出戰黃龍府。黃龍府被圍困,內無糧草、外沒援軍,遼人堅守數月之後,被女真人拿下。

那麼,第3次戰役呢?此役叫「護步答岡」之戰。戰役導火索就是黃龍府失守,天祚帝大驚……

不久,天祚帝御駕親征,統領各族軍隊10餘萬人,號稱70萬兵馬,想一舉消滅阿骨打。大軍里有3名主將,一是擔任中軍都統的圍城使阿不,二是擔任都監的耶律章奴,三是都點檢蕭胡靚姑。

遼兵的軍事部署如下:耶律章奴領2萬精兵為先驅部隊,主力兵分5路隨後跟進,蕭胡靚姑以3萬偏師兵馬直搗寧江州。這麼多兵馬襲來,給阿骨打造成很大壓力,他決定留守當地堅守,以逸待勞等待遼兵到來。

沒想到,遼兵在行軍途中發生嚴重內鬥,耶律章奴居然逃回上京,打算擁立新皇帝。後果自然很嚴重,天祚帝急忙撤銷攻打阿骨打的計劃,派兵對付耶律章奴。這一下子,遼兵軍營人心浮動,陷入一陣混亂。

阿骨打趁機帶兵反攻,無人統帥的2萬遼國先鋒軍潰敗,女真大軍繼續追趕天祚帝……不久,2萬女真鐵騎在護步答岡碰到天祚帝,遼兵雖有近5萬的兵力但早無鬥志。

在女真人的猛烈進攻下,「遼師敗績,死者相屬百餘里」。此戰之後,金國正式崛起,有「反遼」轉為「滅遼」。


遼國有五京,更多是各級官僚處理政務的官邸,主要的政治中心上京和中京的皇宮,其實一般都是召見宋朝、高麗、西夏、回鶻使節的時候遼帝才會到場,平時幾乎都是在草原上游牧,到了遼聖宗年間,逐漸有了比較固定的輪流游牧路線,捺缽之地才是遼國真正的政治中心。當然了,放牧牛羊是下層牧民的任務,遼帝平時的主要生活,就是帶著部下騎馬射獵,既是鍛煉身體,同時還操練軍馬,和各部落貴族聯(xuan)絡(yao)感(wu)情(li)。

遼國的權力結構天然存在缺陷。耶律阿保機清洗屠殺了舊的各部首領,但是上百年之後,新的部落貴族階層又在逐步崛起。遼國軍隊成分非常的多元化,各路,王爺、各個部落聯軍指揮協調是一個大問題。遼與後,晉、西夏作戰中佔有優勢的大軍就經常因為遭到對方精銳部隊襲擊而潰散。

遼國的軍隊主要成分是游牧部落的騎射手,以騷擾突襲為能事,攻堅能力極差,和宋朝的戰爭中,雖然佔據上風,但是很少能夠攻陷宋朝的主要城池,同時一旦苗頭不對,從來不以逃跑為恥。而女真後來在完顏阿骨打的鐵腕之下統一,建立了堅強的猛安謀克組織,上下一心,政令統一。喜歡打順風仗、滑頭仗的遼國騎兵,在女真騎兵的堅決衝擊下大軍崩潰是很自然的事情。

遼道宗耶律洪基之時,先是清洗了皇太叔耶律重元,接下來又清洗了皇后和太子耶律浚,最後是傳說中的奸臣耶律乙辛一黨,這個劇本和漢武帝巫蠱之禍極其相似,連皇位最後的也都是落到了廢太子的兒子手裡。一連端掉了四個反革命集團,這時候的遼國內部自然離心離德。就在遼朝內訌之時,完顏劾里缽、完顏阿骨打也已經乘機統一生女真各部落。

早年父母雙雙被害,險些遭遇不測,26歲繼位的耶律延禧年紀輕輕,看不住場子,完顏阿骨打起兵之後,打了幾個勝仗,遼國內部就叛亂不斷,耶律章奴反於上京,護步達崗之戰前後,又有耶律張家奴、耶律術者造反,高永昌反於東京遼陽,然後又是耶律余睹、耶律淳、奚王回離保等或叛或降,因此,在完顏阿骨打起兵後11年里就稀里糊塗亡了國。


遼是鬆散部落聯盟,除非孝文帝改革才能統一嚴密號令,去女真不能殺不跳舞的阿骨打說明只能威懾


天祚帝御駕親征的時候女真已經成氣候了,而大遼早已危機四起,哪裡來的穩勝?

元朝脫脫所修《遼史》給出的評價十分到位:降臻天祚,既丁末運,又觖人望,崇信奸回,自椓國本,群下離心。金兵一集,內難先作,廢立之謀,叛亡之跡,相繼蜂起。

內亂先作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這段歷史主要分為幾個階段:

公元1112年二月丁酉天祚帝赴春州

天祚帝召集附近的女真族酋長來朝,宴席中醉酒後令女真酋長為他跳舞,只有完顏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為意,但從此完顏阿骨打與遼朝之間不和。從九月開始完顏阿骨打不再奉詔,並開始對其他不服從自己的女真部落用兵。1114年春,完顏阿骨打正式起兵反遼。一開始天祚帝不將阿骨打當作大威脅,但是1114年天祚帝所有派去鎮壓阿骨打的軍隊全部被戰敗。

公元1115年天祚帝終於開始覺察到女真的威脅勢力

同年天祚帝下令親征,但是遼軍到處被女真打敗,與此同時遼朝國內也發生叛亂,耶律章奴在上京臨潢府叛亂,雖然這場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但是這場叛亂分裂了遼朝內部。此後位於原渤海國的東京遼陽府也發生叛亂自立。這場叛亂一直到公元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五月女真就藉機佔領了遼陽和瀋州。1117年女真攻春州

遼軍不戰自敗。這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朝。

1120年金攻克上京臨潢府,留守降。到1121年遼已經失去了其疆域之半。而遼朝內部又發生了因為皇位繼承問題而爆發的內亂,1122年天祚帝殺了自己的長子耶律敖盧斡,這使得更多的遼國軍人感到不安而投靠金朝。四月,金攻克遼西京大同府。由於戰場上消息不通,遼朝內部又以為天祚帝在前線陣亡或被圍,於是在臨潢立耶律淳為皇帝,進一步擴大了遼朝內部的混亂。而遼朝的大臣也各不自保,有的與北宋大臣童貫通氣打算投降宋朝的,有的則想投降金朝。十一月居庸關失守,十二月遼南京被攻破。1123年正月上京叛金。

到1124年天祚帝已經失去了遼朝的大部分土地而退出漠外,他的兒子和家屬大多數被殺或被俘,雖然他還打算重新守護燕州和雲州,但是實際上他已經沒有多少希望了。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天祚帝在應州為金人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被降為海濱王。金太宗天會六年(1128年)病死。金皇統元年(1141年),改封豫王。皇統五年(1145年),葬於乾陵旁。

元朝官修正史《遼史》脫脫等的評價是:「遼起朔野,兵甲之盛,鼓行皞外,席捲河朔,樹晉植漢,何其壯歟?太祖、太宗乘百戰之勢,輯新造之邦,英謀睿略,可謂遠矣。雖以世宗中才,穆宗殘暴,連遘弒逆,而神器不搖。蓋由祖宗威令猶足以震疊其國人也。聖宗以來,內修政治,外拓疆宇,既而申固鄰好,四境乂安。維侍二百餘年之基,有自來矣。降臻天祚,既丁末運,又觖人望,崇信奸回,自椓國本,群下離心。金兵一集,內難先作,廢立之謀,叛亡之跡,相繼蜂起。馴致土崩瓦解,不可復支,良可哀也!耶律與蕭,世為甥舅,義同休戚,奉先挾私滅公,首禍構難,一至於斯。天祚窮蹙,始悟奉先誤己,不幾晚乎!淳、雅里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事不成者也。大石苟延,彼善於此,亦幾何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