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中興四將是指韓世忠、岳飛、張俊、劉世光四人,張俊字伯英,早期立過戰功,武藝不錯,抗擊過金兵,掌握兵權,保南宋半璧江山的穩定。

但是,張俊為人貪財諂媚,也貪生怕死。後來張俊協助奸賊秦檜推行乞和政策,又與秦檜合謀,誘使帶威逼岳飛部下陷害岳武穆,製造了岳飛謀反的天大冤獄。

八百多年以來,奸侫之徒張俊一直被認為陷害岳飛的主要人物,也因此與秦檜等三人一起跪岳飛墓前。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侫臣。位於浙江杭州棲霞嶺下(西湖西北角)岳王廟旁,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四人跪在岳飛墓前,彷彿是在接受歷史和正義的審判。他們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民族英雄岳飛心照日月萬古流芳!


張俊、韓世忠、岳飛、劉光世雖然都被稱為中興四大名將,但是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缺點,而且不能聯合在一起。首先這四位中,只有岳飛是後起之秀,其餘三位都是老資格了。而張俊為何成為了害死岳飛的幫凶,其實這與秦檜有關,張俊同秦檜是一派,張俊希望藉助秦檜的力量來打擊自己的政敵。

當時秦檜想要殺岳飛,方法還是張俊提出來的,張俊的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小人。但是為什麼張俊可以被評為中興四大名將呢?除了他的資歷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張俊是個非常厲害的戰略家,看問題看的比其他將領要長遠,而且還是個圓滑之人。其實如果張俊可以好好的輔佐,他的很多建議都是可以借鑒的。

張俊是第一個反對收復失地的,但他是反對迅速收復失地,張俊主張的是通過走私等方式獲取游牧民族的馬匹。或者直接在宋軍控制的地區花十幾年開闢一塊適合產馬的地區。一旦等到騎兵成勢,宋軍實力將提升一個檔次,張俊反對將大量的財力用在步兵上,一直認為鐵騎才是王道。

岳飛的岳家軍之所以厲害,其實就是因為岳家軍是以騎兵為主的。也就是說當時宋軍真的以騎兵為主,精兵簡政,未必不是金軍的對手。張俊在防衛的一些問題上,也是有不少好的見解,但是可惜只限於防衛。總之張俊是個人才、更是個小人。跪著不冤,站著也不好怎麼評價他。


岳飛墓前跪著五個人,分別是:秦檜、秦檜老婆王氏、張俊、万俟卨、王俊。

1142年,在宋高宗趙構的授意下,宰相秦檜通過羅織罪名,將抗金英雄岳飛以謀反罪做成鐵案,將他處死於臨安大理寺獄中,也因此,秦檜成了殺岳飛的罪魁禍首,被人咒罵千年,還被人做成石像,長跪於岳飛墓前,受盡了後人的羞辱和唾棄。

秦檜的老婆為什麼也同他的老公一起跪在岳飛墓前呢?據南宋無名氏所撰《朝野遺記》一書記載說,秦檜老婆王氏素來陰險,甚過秦檜,岳飛入獄後,秦檜正為如何處置岳飛猶豫不決,一日在書房發獃,王氏知道他在為岳飛一案傷腦筋,便在旁冷冷說了一句:「老公怎麼這麼沒決斷,捉虎容易,放掉再捉就難了!」立即促成秦檜下了殺岳飛的決心。後人以王氏為殺岳飛幫凶。

万俟卨和王俊,一個是朝廷御史,秦檜的鷹犬,一個是岳飛的部下,後被秦檜收買,都促成了岳飛的冤獄。而張俊的地位比上述秦檜之外的其他人都高,他也參與到了此案中,而所起的作用,與其他人相較也更大。

因為當時岳飛軍隊稱「岳家軍」,韓世忠軍隊稱「韓家軍」,而張俊的稱「張家軍」,秦檜曾對趙構說:「諸軍但知有將軍,不知有天子,跋扈有盟,不可不慮。」這直接使趙構下定了收兵權的決心。

趙構下定決心之後,隨即對張俊、岳飛、韓世忠三大將下達收兵權的命令。當時,論兵權,張俊最高,韓世忠其次,岳飛再次。但在趙構收兵權的過程中,張俊最積極,韓世忠其次,岳飛反對收兵權,要「直搗黃龍府」。因此,在多次催促岳飛交兵權的過程中,岳飛有抵觸情緒,又讓趙構有了殺岳飛的決心。

岳飛當時賭氣上了廬山,後在趙構的反覆勸說下,被召至臨安,隨即被捕入獄。在辦案的過程中,秦檜示意張俊揭發岳飛,張俊便把岳飛曾經安排手下給韓世忠送信一事(指二人串通)告知秦檜,又誣陷岳飛主張放棄楚州,使岳飛遭到了殺害。可以說,岳飛就義,張俊是最大的幫凶,因此被鑄成石人,跪於岳飛墓前。


實際上我認為南宋中興四將應該把張俊,劉光世剔除,換上劉錡,吳玠。論戰功岳飛是襄漢戰區領導者,劉錡是淮西戰區消防隊長,吳玠撐起來了川陝半邊天。張俊的花腿軍,劉錡的屁股軍,一個打贏搶劫獎勵將士,打輸搶劫恢復士氣的土匪,一個大戰總是屁股對著敵人。

讓我們先看看張俊怎麼成長起來的:

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人。好騎射,負才氣。起於諸盜,年十六,為三陽弓箭手。政和七年,從討南蠻,轉都指揮使。宣和初,從攻夏人仁多泉,始授承信郎。平鄆州賊李太及河朔、山東武胡群寇,功最,進武德郎。 -《宋史-張俊傳》

張俊是在鎮壓流寇土匪中起家的,屢立戰功,多次升遷。

靖康元年,以守東明縣功,轉武功大夫。金人攻太原......俊時為隊將,進擊,殺傷甚眾,獲馬千匹......俊與所部數百人突圍而出,且行且戰,至烏河川,再與敵遇,斬五百級。 -《宋史-張俊傳》

張俊乍一看,好牛,快趕上楊再興小商河了,可是果真如此嗎?

轉刻之間金人大至,我兵未措手間,鐵騎來沖,崩潰,被傷者不可勝數,師中遂歿,,幸脫兵將十無二三矣.

-《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七》

仗打到全線潰敗,主將种師中戰死,你還能繳獲戰馬千匹,還清點首級?反正是大潰敗,主將戰死了,死無對證,你逃出來了隨便吹牛逼。

而且張俊謊報戰功不止一次了,紹興十年六月,亳州金人守將棄城逃跑,張俊趕快進駐並且上奏邀功領賞,說此戰有功的將士四萬人,占張俊軍隊五分之四。

秦檜一看,自己同黨張俊立下不世之功,趕快讓自己的心腹張嵲給張俊寫請功書。張嵲作為秦檜黨羽也對張俊的奏報不恥。

「按俊所上有功之士,逾四萬人,向使人人用命,兩人殺敵一級,猶足以得二萬級,不知俊軍所得幾級耶?」

-張嵲《紫微集》卷25《為張俊乞賞繳奏》

好小子,一個首級都沒有繳獲(金人主動撤退,張俊去哪兒繳獲),你說有功的人有四萬人,按兩個人殺一個金人,你也要有兩萬斬獲吧,不知道張相公有多少首級?隨後張嵲上奏彈劾張俊:臣聞向者敵人之來,分為數部,如兀朮、韓將軍、龍虎大王、三路都統,此敵之大隊也。今俊所興戰既無主名,則是宿、亳城中小小頭項耳,此何足言。

這幾路金人大隊都在和岳飛血拚,你張俊邀功領賞連打敗的金人將領姓名都沒有就殺敵兩萬人。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張相公引以為傲的明州大捷,中興十三處戰功首功啊,大家速來觀摩。

四年正旦,忽西風起,金人乘之,果復攻明州。俊與劉洪道坐城樓上,遣兵掩擊,殺傷大當。金人奔北,死於江者無數,夜拔砦去,屯餘姚,且請濟師於兀朮。後七日,敵再至,俊引兵趨入台州,明州居民去者十七八。 -《宋史-張俊傳》

俊兵在明,乘賊先,而恣掠鹵。時城中人家少,遂出城,以清野為名,環城三十里,居民皆遭其焚劫。或以金帛牛酒餉之,倖免。與紛爭,殺之。

- 王庭秀《高宗幸海事》

好傢夥,張俊趕到明州後,比土匪都土匪,趁著金人還沒有來,先搶劫,城中人口太少就出去搶,敢違背就殺。

張俊方且以萬人殺數十人之功,冒朝廷不貲之賞,自明引軍至溫,道路雞犬為之一空,居民聞來奔逃山谷,數百裡間寂無人煙。 -《浮溪集》

張俊要不是宋高宗下死命令,不要跑,好歹打一仗,不能這麼丟人,張俊沒辦法了,一萬人在明州殺了幾十個金人,嗯,是個大捷,還只有兩個是女真人,然後繼續逃跑,沿途搶劫,溫州人民看見張俊比看見金人都害怕,一聽張相公要來從金人鐵蹄下保護他們,一鬨而散,四處逃命。

張俊抗旨的光輝實例列舉十之二三:

金人在建康,韓世忠屯兵江上,屢騰捷奏。乃遣張俊為兩浙西路江南東路制置使,節制浙西軍馬,策應世忠。俊雖受命,未進發,人皆切齒。 -《三朝北盟會編》

張俊領了趙構命令去策應韓世忠,卻屯兵浙東不前,看韓世忠和金兀朮拚命。

大金寇淮南,劉光世守潤州,乞俊來援。俊他托不行。-《林泉野記》

劉光世請求友軍張俊增援,張俊按兵不動。

金人既退之後,王德方且以文移來問賊勢動息。至二十三日卯時,以數千騎至城下,太尉邀入,具飯。飯已,則卧憩於子城樓上,至申時即出門,乃遣人致意曰:不果奉別,今且復回。又報數日傳聞德申樞密院:某已解順昌圍矣。 -《順昌戰勝破賊錄》

順昌被圍,作為淮西軍區司令員對轄區內的劉錡同志見死不救,等劉錡擊退金人了,張俊派遣部將王德過來和劉錡一起喝一杯茶,吃了個早餐,對不起,來晚了。

飛方至陳州,而俊已定宿、亳,遂還壽春,引兵南渡而歸。金人探知,於是并力出兵以御飛。飛兵不能支,幾敗。

-《淮西從軍記》

紹興十年大戰。

先命張俊救援順昌之劉錡,老樣子,坐視不發。待劉錡獨力擊敗金軍後,其部將王德才到順昌城走了一遭。

而後乘金兵北退之際,"收復"宿州、亳州,不固守擅自撤軍,致使左翼的岳飛孤軍難支。

先坑劉錡,再坑岳飛。

下面有一段對話送給土匪將軍張相公。

張俊軍士縱火劫劉錡軍,劉錡擒十六人,梟首槊上,余皆逸。

劉錡見張俊,張俊怒謂劉錡曰:「我為宣撫,爾乃判官,何得斬吾軍?」

劉錡曰:「不知宣撫軍,但斬劫砦賊爾。」

張俊曰:「有卒歸,言未嘗劫砦。」呼一人出對。

劉錡正色曰:「錡為國家將帥,有罪,宣撫當言於朝,豈得與卒伍對事?」長揖上馬去。

已,皆班師,張俊、楊沂中還朝,每言岳飛不赴援,而劉錡戰不力。秦檜主其說,遂罷宣撫判官,命知荊南府。

張俊逼急了,別說百姓,自己友軍都搶。


張俊是秦檜的同黨,可以說他是一個十足的小人。那時候的秦檜是南宋的宰相,張俊急於抱秦檜的大腿,在他得知秦檜要陷害岳飛後,他就加入到了團伙中。

張俊告訴秦檜,我有辦法置岳飛於死地。

秦檜聽張俊這麼說,當然很高興了,他正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來處置岳飛呢?

我們來說說張俊為什麼要殺岳飛?

在宋和金簽訂協議後,宋高宗趙構就要向這些已經無用武之地的將軍下手了,當時的中興四將是趙構要除去的。

宋高宗要殺的第一個人就是張俊,因為張俊是個小人,他貪財好色,宋高宗是知道他的為人的。在宋高宗看來,假如以後有一個人會賣國,那肯定是這個張俊。

可是,還沒等到宋高宗下手,張俊就已經得到了消息,他告訴宋高宗,自己交出兵權來,可以放棄一切職務,只求放他一命。

就是因為他先向宋高宗表了忠心,然後宋高宗暫時沒有動他。

宋高宗想動的第二個人就是韓世忠,張俊得知韓世忠要倒霉的時候,他就去找到了岳飛,他告訴岳飛,韓世忠馬上就會被處置的,不如他的兵馬我們兩人分了吧。

岳飛對張俊的這一建議很不齒,還痛批了他一頓。

要知道韓世忠和張俊家是結的兒女親家的。岳飛看不慣他的作為,還揭穿他,張俊肯定很惱火了,更何況曾經他還是岳飛的上司。被下屬看不起,心裡肯定不好受的。

於是他就更加痛恨岳飛了,當他知道秦檜要害岳飛的時候。他就給秦檜出了一個計策。把岳家軍里的岳飛的左膀右臂抓來,來誣陷岳飛。

這兩個人一個是王貴,一個是張憲。

王貴作為岳飛手下的猛將,因為曾經他的部下犯法,他受到牽連,被岳飛處罰過,他對岳飛一直都是不滿夫人。

這時候張俊找到他,他就合作了,開始指控岳飛的不法行為,說岳飛想叛國。

張憲是一個好漢,為了保岳飛吃了不少刑罰,他是沒怎麼配合張俊他們的。

張俊他們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岳飛犯過什麼大錯。索性他們就以岳飛說過不恰當的話,把岳飛抓了。

當時岳飛是給部下發過牢騷,說大宋不行了,皇帝不行了,因為皇帝不讓他們打金軍,不讓他們收復失地。

這些話岳飛也僅僅是發牢騷而已,沒想到被當成了把柄。

反正岳飛是被抓進監獄中去了,整個過程都是張俊一手導演的,所以,他跪在岳飛像面前合情合理。

中興四將中雖然有張俊,但是他真的沒有打過什麼勝仗。不像岳飛,不像韓世忠。不知道為什麼把他列入中興四將中。


張俊根本就不是罪犯!只有岳飛當過罪犯。岳飛是民族英雄,張俊更是。張俊的功勞遠大於岳飛,只是那些為了拉抬岳飛而貶低他人的人做的惡畜事,讓張俊跪岳飛的。張俊與岳飛之間是有勾心鬥角之事,說不上誰對誰錯。首先是岳飛以淮西兵變為由彈劾張俊,讓張俊丟兵權的,在岳飛倒霉的時候,張俊反手彈劾岳飛也是正常的。實際上他們都被趙構玩於掌骨之間的,趙構利用他們的勾心鬥角各個擊破,順利拿下兵權,坐穩皇帝寶座。。


不把真正的抗金英雄張俊摸黑,如何繼續岳飛的神話?張俊比岳飛早二十年入武,為北宋就立下汗馬功勞,更是擁立高宗稱帝的第一人,南宋開國元勛,南宋建國的地盤都張俊南征北戰打出來的,又一直戰鬥在抗金第一線,戰功卓絕。

楊沂中,王德,岳飛都是張俊一手提拔起來的,不把張俊摸黑,岳飛在張俊面前,什麼都沒得比,比戰功,相差十萬八千里,比威信,好比燭光同日月爭輝,比服從比忠心比官職,都不在一個檔次。

所以必須把戰功最高的劉光世醜化,把抗金沖第一的張俊搞臭,才有條件吹,從來沒有和金主力打過的岳飛,才能把抗旨畏敵丟失河南的罪行,用「朱仙鎮大捷」「十二道金牌」等謊言來掩蓋。


岳飛是個坑人死鬼、誰都坑、政府同僚、出生如死的部下、並肩戰鬥的戰友、連皇帝都坑、用心險惡、死刑命令下達三天、文武百官沒有一個求情的、該死的人、岳家軍也沒有一個人要為他報仇的


同為中興四將,同為當時的軍閥,讀讀滿江紅就明白了,岳飛無時無刻不忘靖康之恥,堅定的主戰派,而主戰派從來在民間和朝廷中下層有著廣泛的支持,而主和派掌握著朝廷大權,因此岳飛必死無疑。張俊是主和派將領,劉光世、韓世忠和光同塵,所以張俊跪在了岳武穆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