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_23303832_1.jpg

       中文书名:《谎言树》

英文书名:The Lie Tree

作者:法兰西丝.哈汀吉Frances Hardinge

译者/赵永芬

出版社:青林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4日

商品语言/中文/繁体

 

今天点播的歌是陈绮贞的《self》:「几次悔过,掩埋狂妄的恶魔,感觉却好像毁弃善良的自我,几次脆弱,掩饰不甘的示弱,这就是我是我用真实的编造了谎言,也是我用残破的猜测这世界,就让我回应你已失序的狂野,虚伪瞬间 是我 …..」

 

       宗教救赎人心,但面对谎言与真相,该如何拯救自己?

       《谎言树》乍看之下是少女因家庭变故被迫成长的故事,从懦弱变勇敢,从不甘心到放下的剧情,兼并著残酷与些微温情。不过深入却发现描述关于性别和阶级不平等的状况让人读著深刻 ,一层层揭开当时社会现况(公爵高高在上,女仆低低在下),从婚姻、家庭,到社交关系中,每个人在无形阶梯上都有自己的位子,蕴藏性别与阶级权利的不平等与无奈,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带出社会阶级、性别等深刻议题。

      故事女主角费丝便是在一种无爱环境长大下最直接的受害者,有一位自顾自展现自我追寻与答案的父亲,和一位过于理性,重视外在形象胜过一切的母亲,至亲给予的漠视沦为最深的诅咒,尽管她看穿盲点,始终没勇气提出纠正,所以带著隐忍、寂寞和伤痛成长在重男轻女传统社会(家庭)中渴望被注意,最后却只剩自己受伤纠结的心,而不得不「早熟」。仿佛熟悉的家庭剧情,作者若有似无地处理亲情与成长中涵盖的悲剧与释怀,直到父亲的骤然死亡,让她勇于直视生命的伤口,拼了命想找出原因,却在急于找出真相的同时,被父亲与自己所创造的谎言所迷惑,也在层层缠绕的欺骗下,渐渐蜕变,让少女的心仿佛像被谎言树藤蔓悠悠攀爬包覆,变成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的谎言制造机。

读著读著却忍不住忧伤,因为书中刻意制造的谎言随意就能漫天飞舞,不正就和我们现在生活中充满「诈骗」一样,从媒体到网路,从政客到财团,人心在颠倒真相与谎言中游走,生活也在真实与谎言交杂的状态中,无法区别。因为现实中过于追逐私利而产生的谎言与骗局,也像是打开潘朵拉盒子,各式的猜忌、刻板印象的标签、生活背后的谎言与勾心斗角阴霾似地充塞在书中的四面八方飞散进入人心。

       谎言树的果实」,在宗教上来看,是不是就是《圣经》中伊甸园「知善恶树」上结的「禁果」?是人类的原罪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也像隐喻无孔不入的毒品,对于吸毒的人来说,以为吸一次不会上瘾,以为自我控制力良好,却不知人心不满足地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需要反复增加使用量,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过量使用。

或许,谎言树的果实,就是自我内心无所不在的黑暗面,一种真实与错觉的背离,因为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都处在一种真实与谎言交杂的状态,而我们不想、或根本无法去分辨眼前的一切。读这本书也像是在看一场神奇的科学实验,只是实验结果却难以量化人性与人心,没有解答,或许很多事物(谎言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故事最终当然会在毁灭前踩煞车,才得以全身而退,让读者惊觉只有看清自己的映像,才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作者引领我们发现那个男尊女卑年代对性别的箝制,也看一位不服输女孩的执念,在困顿的环境中创造自我价值,得到自我认同,而非过度迎合社会的期待。也让人思索用自己的方式冲撞著目前或许还存留的僵化性别刻板传统体制的可能性

谎言树见光死,内心的黑暗面呢?

在这个险恶的世界里,你的内心够强大吗?

谎言树.jpg

【新书简介】

法兰西丝˙哈汀吉是一个不断创作、非常有才华的作者。

-------卫报

法兰西丝˙哈汀吉精确又独特的文字所描写的历史想像作品,向我们阐明维多利亚时期,并让我们产生共鸣。

——星期日泰晤士报儿童年度选书

法兰西丝˙哈汀吉有高超的写作能力,不论故事多么的悲惨或可怕,她都能用文字带你进入,让你目不转睛,忍不住翻页继续读下去。

——亚马逊网路书店读者 P.R 五颗星推荐

我喜欢叙述性的故事里加了复杂的历史知识,使得这个充满奇幻的故事更具可信度。

——亚马逊网路书店读者 C. Lichtenstein五颗星推荐

 

尝一口谎言树的果子,

可以换来一个天大的秘密,

你愿意试试看吗?

 

费丝,一个聪明的14岁女孩,有一位令人敬畏的牧师父亲、美丽时髦的母亲,和一个六岁的弟弟霍华。全家因为父亲的丑闻而被迫搬从伦敦迁到维恩岛。原本以为在那里可以逃离是非,却没想到在父亲意外死亡后,一连串的真相才开始要被揭发。为了找出父亲死亡的真相,费丝对那颗以吃谎言维生的谎言树撒谎,吃下那苦涩又冰冷的果实后,幻觉会让她看见一个天大的秘密。然而在这过程中,费丝付出了许多代价,她与母亲关系的裂痕更大了,身为女孩的她被传统所束缚,承受异样的眼光,还得耐心陪伴照顾还小的弟弟。就在费丝紧抓著真相不放,即使谎言树的果子让她感受到离死亡很靠近,她仍为了解开父亲的死而继续下去……

 

这是一趟成长之旅,在失去挚爱的痛苦中,坚定自己对于未来的心志~

 

【作者介绍】

法兰西丝˙哈汀吉Frances Hardinge

生长在英国一个小村庄,她在牛津大学学英文,热爱这个城市的古典美,在牛津居住了好几年。

毕业后于软体公司工作,几年后,一位朋友要法兰西丝˙哈汀将她的第一本儿童小说《暗夜飞行》中的几个篇章寄给出版社。

这本书出版后赢得了英国布兰福博斯奖小说首奖。

 

【译者导读】文/赵永芬

「女孩不像男孩一样勇敢,或聪明,或有一技之长。女孩若是心地不善良,就什么也不是了。」

「身为女儿……永远无法光荣从军,或是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或是在教会、国会享有盛名、受人尊崇,或从事某种行业,过著衣食无缺的生活。」

不管你是男孩女孩,想必会觉得这些话愚蠢可笑,然而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普遍的观念就是如此。《谎言树》的主人翁费丝聪明好学,十四岁的她对一切感到好奇,无奈生活在女性备受歧视的时代,只能隐藏真实的自己。哪怕是这样,她仍努力学习,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像父亲伊拉斯桑德利牧师一样,成为声誉卓著的博物学家。一天,父亲突然携家带眷,搭船前往偏远的维恩岛。费丝偷听父亲和舅舅谈话之后,才知道父亲是为了丑闻落荒而逃。没想到抵达岛上不久,父亲竟坠崖身亡。他是自杀、意外还是他杀?费丝决心从父亲留下的一棵树和文件中找寻线索,查出真相。

从父亲的日记里,费丝读到一个信念崩溃、心中恐惧的牧师,一个变造化石、欺世盗名的科学家。费丝尽管震惊,深爱父亲的她仍相信他说谎是为了取得真相,关键就在于那棵像吸血鬼一样畏惧阳光的树,只要有人对它低声说谎,它就结出果子。吃下果子,就能获知一个无人知晓的天大秘密。为了得知父亲死亡的秘密,费丝对谎言树编造一个又一个谎话,勇敢吞下苦涩的果子……

 

《谎言树》的作者法兰西丝˙哈丁吉的文字细腻,明喻与暗喻颇有创意,意象鲜明,如真相与谎言,光明与黑暗,树与知识之果。主人翁费丝性格的塑造与内心的挣扎栩栩如生,十分可信。本书荣获2015年柯斯达文学奖(Costa Book of the Year)年度图书奖,它丰富、深刻的内容具有多重面向,很难归类。它是历史小说,故事设于一八六八年的英国,距离查尔斯˙达尔文出版划时代的《物种起源》一书已经九年;作者法兰西丝˙哈丁吉花了许多心思描绘当时人们生活的各种样貌,如葬礼,社交活动,和诡异无比的与死者合照,巧妙营造出十九世纪晦暗神秘的氛围。它是女性自觉小说,书中呈现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如何在男尊女卑、饱受束缚的环境中生存,如费丝喜欢卖弄风情的母亲梅朵,如治安官蓝柏先生背后真正的考古学家阿格莎,如俐落奔放的邮政局长与电报员杭特小姐。它是侦探小说,费丝要查出杀父仇人,奈何势单力孤,女孩子家又不方便四处侦察,于是和年龄相近的死对头保罗联手,再设法渗透到考古现场调查。它是奇幻小说,有一棵可能来自伊甸园的谎言树,和各种不可思议的幻觉。它是成长小说,费丝来到陌生的小岛,遭遇重重考验,通过考验后悟出一番道理,长了知识与得到成长后终于回家。

费丝悟出什么道理,长了什么知识,又得到哪些成长?

 

关键不是树,是费丝,是信念(Faith)。谎言树以知识之果诱惑世人,它透过幻觉泄漏秘密,然而幻觉岂不是出于我们所见所想?正如费丝所说,「它的果子也没告诉你神仙般的知识……那些『秘密』可能只是我们内心深处早就猜到的事」。费丝对父亲的崇拜就像蒙住眼睛的一块黑布,拿下它以后,她才真正看见母亲的实际与生存本能,看见过去多少女性活在谎言中,看见保罗与自己之间的相知与相似,也看见自己的能耐。真相并不难寻,难的是我们是否愿意相信证据说出的真相,是否有足够的自信与勇气承担真相。

故事尾声,费丝与保罗相互道出未来的抱负。知道自己要什么,难道不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知识之果」?先人的经验,难道不是后人的借镜与启发?孩子永远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但愿他们能够怀抱信念,勇敢迈向美丽新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