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4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方案(2019-2020年)》,要求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將在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人民政府編制的建設方案基礎上,結合“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需要,統籌研究確定第一批15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國家物流樞紐分爲6大類型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物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國家物流樞紐分爲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陸上邊境口岸型等6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佈局承載城市共計212個。

  陸港型。依託鐵路、公路等陸路交通運輸大通道和場站(物流基地)等,銜接內陸地區干支線運輸,主要爲保障區域生產生活、優化產業佈局、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提供暢通國內、聯通國際的物流組織和區域分撥服務。

  港口型。依託沿海、內河港口,對接國內國際航線和港口集疏運網絡,實現水陸聯運、水水中轉有機銜接,主要爲港口腹地及其輻射區域提供貨物集散、國際中轉、轉口貿易、保稅監管等物流服務和其他增值服務。

  空港型。依託航空樞紐機場,主要爲空港及其輻射區域提供快捷高效的國內國際航空直運、中轉、集散等物流服務和鐵空、公空等聯運服務。

  生產服務型。依託大型廠礦、製造業基地、產業集聚區、農業主產區等,主要爲工業、農業生產提供原材料供應、中間產品和產成品儲運、分銷等一體化的現代供應鏈服務。

  商貿服務型。依託商貿集聚區、大型專業市場、大城市消費市場等,主要爲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商貿活動、城市大規模消費需求提供商品倉儲、干支聯運、分撥配送等物流服務,以及金融、結算、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

  陸上邊境口岸型。依託沿邊陸路口岸,對接國內國際物流通道,主要爲國際貿易活動提供一體化通關、便捷化過境運輸、保稅等綜合性物流服務,爲口岸區域產業、跨境電商等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推動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爲鞏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強物流企業活力,提升行業效率效益水平,暢通物流全鏈條運行,國家先後發佈了多個促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政策。

  2019年3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4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啓動第一批15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建設。

  2018年12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發出關於印發《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要求到2025年,佈局建設15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樞紐間的分工協作和對接機制更加完善,社會物流運行效率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以國家物流樞紐爲核心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同時隨着國家產業結構和空間佈局的進一步優化,以及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措施的持續發力,推動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

  物流地產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家物流樞紐的佈局和建設創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帶動物流地產發展。當前,中國物流地產機遇與挑戰並存。從發展機遇來看,中國人均物流倉儲面積仍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伴隨着電商快速發展,中國網上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主要城市物流倉儲租金、物流租金仍處於上升通道,且與住宅、商業相比,其前期投入少、租期較長,投資回報率較高,處在7%-8%左右的區間;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及“八橫八縱”高鐵規劃已出爐,未來交通網絡的規劃與發展完善爲物流地產市場發展提供了空間。

  從面臨的挑戰來看,由於物流地產前些年在規模化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同質化情況,相比住宅和商業地產土地出讓金低、稅收貢獻較低、土地利用率低,導致大城市工業用地相應指標逐年下降,同時,近年土地成本提升較快,由於物流地產投資回收期通常在15年以上,也相應爲其開發建設完之後的招商、運營等專業化運作帶來挑戰。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2024年中國物流地產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