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在爭奪歐洲霸權和分割世界的矛盾中,逐漸形成了兩個敵對的同盟集團,即“德、奧、意同盟”和“法俄同盟”,雙方形成了一種恐怖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德皇威廉二世

進入20世紀初期,日益強大的德國不再滿足於現狀,要求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嚴重威脅到了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既得利益。

德國在亞洲、北非等地區,與英國的矛盾也越來越大,甚至在海上也試圖挑戰英國的霸主地位。英國人不得已,只能放棄自己引以爲傲的傳統——“光榮孤立”政策,被動地開始調整對外關係。1902年,英國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希望假借小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亞洲的競爭對手沙俄和德國的實力。與此同時,英國也在歐洲大陸緩和它與法國的關係,就算是“抱團取暖”吧。

而在法國方面,雖然長期與英國不睦,但此刻,自己的盟友俄國竟然沒羞沒臊的在“日俄戰爭”中敗給了小日本,自身實力嚴重削弱,根本無法在法國在與德國的對抗中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在這種背景之下,英法這兩個“資本主義老鬼”逐漸走向同盟關係。到1907年8月時,英俄兩國也簽訂同盟協定,標誌着英、法、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至此!以德、奧爲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爲首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正式形成,爲第一次世界大戰做好了前期的組織準備。人員就位,可以開打啦!

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部,扼守着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門戶直布羅陀海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法國長期控制着摩洛哥這個國家,在摩洛哥處於一種“特殊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在1905年初時,摩洛哥發生動亂,引起了法國極大地擔憂。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又選在這樣一個敏感時期訪問摩洛哥的丹吉爾港,發表挑釁性的公開演說,提出要維護摩洛哥的“主權和獨立”,指責法國違反了馬德里公約(1880年簽訂),並以戰爭相威脅。

最後,各方勢力形成妥協,決定共同承認摩洛哥“獨立”,但它的財政要由國際共同監管,警察組織由法國和西班牙分別負責,共同“協助”摩洛哥的治安,這就等於基本承認了法國對摩洛哥的實際控制,限制了德國的野心。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1年4月,摩洛哥國內爆發了反對殖民統治的起義。法國以恢復“秩序”和保護僑民爲由,迅速出兵,企圖武力鎮壓。德國人一看機會來了,當然不容許法國獨佔摩洛哥,也開始出兵摩洛哥,德法戰爭迫在眉睫,一觸即發。最後關頭,雙方勉強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摩洛哥爲法國的保護國和勢力範圍,法國則把法屬剛果的一部分割給德國人作爲“補償”。

1914年6月12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同德皇威廉二世舉行會談,爲發動戰爭預先確定基本的方針和路線。他們一致認爲,此時的俄國國內困難較大,根本無力插手巴爾幹局勢,可以先從此處下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4年6月28日是塞爾維亞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來到薩拉熱窩招搖過市,被當地的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槍殺。年僅19歲的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婦連開數槍,兩人當場就雙雙斃命,普林西普本人也直接被捕。

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刺身亡後,奧匈帝國極爲震怒,立即向塞爾維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毫不避諱的進行戰爭威脅,內容如下:

一、查封任何能引起對奧匈帝國以及皇室憎恨和藐視的一切刊物。

二、馬上取締一切民族自衛組織,並取締其他參與反奧匈宣傳的所有組織。

三、立刻從教育團體和教學教材中,刪除任何可能會煽動反奧匈宣傳的內容。

四、罷黜軍部或行政部門中被指進行反奧匈宣傳的官員,而此等官員的名單由奧匈帝國提供,塞爾維亞遵照執行即可。

五、塞爾維亞需接受奧匈帝國相關部門的領導,在國內鎮壓企圖顛覆奧匈帝國領土完整的所有活動。

六、在奧匈帝國有關部門的指示下,塞爾維亞採取法律措施,嚴厲懲罰策劃和執行6月28日刺殺事件的所有人。

七、立刻逮捕經奧匈帝國初步調查所顯示的兩名相關人士。

八、保持兩國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內的軍火走私。

九、向奧匈帝國解釋對其懷有敵意,在塞爾維亞境內或境外的塞爾維亞高級官員之言論。

十、馬上採取以上措施,並立即告知奧匈帝國。

被逼無奈的塞爾維亞幾乎接受了奧匈帝國提出的所有條件,但並沒有換來期待中的和平。

奧匈帝國發出最後通牒之後,俄國人不幹了。畢竟是戰鬥的民族嘛,心說,在我地盤這兒你就得聽我的!塞爾維亞歸我,你動就不行。正式通知奧匈帝國,你如果入侵塞爾維亞,俄國絕對不會置之不理。不信!你試試?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好,試試就試試!7月28日,在德國的支持下,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

7月29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召見德國大使,代表英國政府明確表態,如果衝突僅僅只限於俄奧之間,英國可以保持中立,繼續執行孤立主義;如果德國和法國也捲入其中,那麼局勢立刻就會發生變化,英國政府將不得不參戰。

德皇威廉二世在最終獲知英國的參戰意圖之後,曾打算懸崖勒馬,勸告奧匈帝國接受英國人調停,先從塞爾維亞撈點利益再說。可是,奧匈帝國太猴急了,軍隊都已經開進塞爾維亞境內了。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戰爭迅速爆發後,俄法兩國站在塞爾維亞的一邊,立即進行戰爭的全國總動員,積極抽調兵馬。

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和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立即停止軍事總動員,遭到兩國的斷然拒絕。當天,德國就向俄國宣戰。8月3日,德國又對法國宣戰。

8月4日,德國悍然撕毀了“保證比利時永久中立”的條約,侵入比利時境內。英國在獲知德國入侵比利時之後,要求德國無條件尊重比利時中立的協定。但德國人竟然聲稱:"國際條約不過就是一張廢紙。"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就這樣,英國人以德國破壞“比利時中立”爲藉口,對德國進行宣戰。短短的一週時間內,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在一陣陣戰爭的叫囂聲中紛紛粉墨登場,各懷鬼胎的捲入到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當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可嘆!這場幾乎都是“狗咬狗”的戰爭,牽涉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億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超過6500萬人參戰,有近2000萬人死亡,另有2000萬人受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