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一所醫院醫護人員在照料新冠肺炎患者。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研究團隊分析中國和其他地區的新冠肺炎病例,發現患者從受感染到出現病徵,約需時五天。若到了第十二天都沒有發病,則很可能不會出現病徵,但他們仍是具有傳染性的「隱形患者」。

科學家指出,大部分出現病徵的人,病徵在大約第五天開始出現。但如果到了第十二天都沒有病徵,便很可能一直都不出現病徵。根據《內科醫學年鑑》報道,估計每一百名隔離兩周的人士解除檢疫後,可能會有一人出現徵狀。科學家建議有機會受感染的人士,不論有沒有病徵,都應該自我隔離十四天,以免到處「播毒」。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首席研究員萊斯特勒說,雖然上述數字僅來自一百八十一個病例,這已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快速估算。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內科醫學年鑑》。新冠肺炎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突破四千宗,擴散至超過一百個國家,錄得逾十一萬宗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承認,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的威脅「已經變得非常真實」,但也可能是歷史上首次可以控制的大流行病。

譚德塞周一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雖然形勢嚴峻,但新冠肺炎疫情將是「歷史上第一次可以控制的大流行。最根本的是,我們不會受這種病毒擺布」。他說:「不管是否大流行,遊戲規則都是一樣:永不放棄。」 他表示:「我們擁有巨大優勢,我們所有人——政府、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所做的決定可以影響這一流行病的發展軌迹。」

譚德塞說,雖然全球確診病例及受影響國家和地區數量不斷增加,但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並不均衡,九成三的病例只集中在四個國家,而在這些國家中,中國的疫情得到控制,南韓報告的新增病例有所減少,均表明扭轉病毒的發展趨勢絕不會太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