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一個異軍突起的中國“土狼”,於1988年在深圳灣畔,由軍人出身的任正非和幾個夥伴,以湊來的2萬元人民幣組建。當時,中國的電信市場完全被外國老牌電信企業壟斷,史稱“七國八制”。小小的華爲微不足道。

二十年間,華爲從一棵小樹苗逐步成長爲一棵參天大樹,從最初從事香港某交換機代理的小作坊升級爲一傢俱有獨立研發能力的高科技大企業,打破了外國電信企業在中國的壟斷局面。奠定了國內電信霸主的地位之後,它率先衝出了重圍,來到了海外天地,向雄霸電信市場多年的“獅子”叫板。

華爲,中國的“土狼”

華爲,中國的“土狼”

華爲,中國的“土狼”

領頭狼任正非,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家,具有狼一樣的精湛目光,頑強的意志力,狡黠的智慧,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看着“八國聯軍”的肆虐着中國大地,壓榨中國人的血汗,他發誓要做一個有高度的事業,哪怕只有一己之力也要振興民族工業,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

爲了“中華有爲”這一宏圖大願,他將做代理所得8000萬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到交換機的研發當中。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孤注一擲的賭注,沒想到卻逮了個正着。

1993年,華爲研發出了第一臺數字程控交換機,奠定了華爲在通信設備核心技術方面的江山,結束了西方巨頭壟斷中國交換機市場的歷史,迫使進口程控交換機的價格降低了一半,爲國家節省了大量的外匯。

1994年,華爲的萬門級交換機研製成功,在亞太地區的國際大展上大出風頭。在研製萬門機的過程中,華爲的員工發現光纖比電纜更優越,於是華爲進行光纖通信技術開發,在這一領域佔了上風。不久後,又不失時機地發展GSM技術,也搶佔了先機。

1995年,在2G通信產品正當紅的時候,任正非大膽預測未來將是3G的天下,投入數十億的巨資率先進行3G研發。不久世界範圍內掀起3G研發的浪潮,充分證實了這一選擇的正確性。如今3G產品的研發正在火熱進行中,華爲再一次走在了前頭。

到1997年,爲華爲爲代表的中國本土電信設備製造商已經崛起,在交換機、接入網、光網絡等領域形成了強勢的“中國勢力”,具備了和跨國公司對抗的實力。洋人們盤踞多年的市場一一被中國廠商奪回。

當歐美草原上的“獅子”們還在認爲中國只能生產質量低劣的服裝和日用品,沒有高科技技術,沒有品牌,對中國企業不屑一顧的時候,這頭“狼崽”風馳電掣地衝進了他們的領地,與他們爭食。

這隻“土狼”活用兵法和卓越的人際關係智慧,將各種非常規市場手段化作規範的企業行爲,在第一時間用“人海戰術”打“攻堅戰”,瘋狂的價格戰使“獅子”的利潤直線下降。“土狼”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屢敗屢戰的可怕執着和耐性、對多變環境的適應和求生能力以及不惜代價集體作戰的方式,連尊貴的“獅子”也膽戰心驚,不得不抽出精銳之師來防守,並決定給這個中國來的挑釁者點顏色看看。

在聲勢浩大的“思科”官司中,華爲竟然能夠與“思科”平等對決,顯示了這一新興科技品牌不可小覷的實力。這場官司不僅沒有阻擋住華爲的腳步,反而大大提高了華爲在全球的知名度。連高傲的思科CEO錢伯斯也不得不承認,已經沒有什麼能夠阻擋華爲在國際化道路上以加速度奔跑了。

就是這隻“土狼”,締造出了業內最大的神話——用三流的產品賣出了一流的市場。如今的華爲已經蜚聲國際,每年數百億元的銷售額,並以颶風般的速度持續增長,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覆蓋五大洲,並與電信業的巨頭北電、朗訊、阿爾卡特、西門子、思科等雄獅站在同一水平線開展競爭,而且常常可以從它們中間贏得更多網絡運營服務。中國電信也因此而走出國門,與國際巨擘爭天下。

任正非沒有絲毫驕傲,“華爲是由於無知,才走上通信產業的。”“我們是世界上活得較好的公司之一,我們活得好是我們有本事嗎?我認爲不是,是我們的每一個發展階段、每一項策略都剛好和世界的潮流合拍罷了。”“華爲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一天不進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學習,就趕不上業界巨頭,這是嚴酷的事實。”……

不必見其人,只需聞其聲,便令人佩服其智慧,其胸襟,其遠見。

在他的心裏,華爲就如同他自親生的孩子,雖然早已離開襁褓,長成矗立兒男,但父親的本能依舊令他牽腸掛肚,唯恐他闖了禍,受了傷,遭了災。爲了增強這個孩子的體質和意志力,父親採取了強硬的鑄造鋼鐵一般的鍛造,“下基層去鍛鍊”,“末位淘汰制”“市場部大辭職”“到最艱苦的海外去奮鬥”……這個孩子在父親的強勢訓練下逐漸壯實了,堅韌了,他的渾身充滿了幹勁和激情,揮舞着遒勁的鐵臂,要去更廣闊的天地馳騁。

任正非自然希望他的孩子也變成“獅子”,於是他潑金如水,將洋管理請進家門,在華爲大揮板斧:美國IBM的IPD流程化管理,HAY的薪酬和績效管理思想,PWC的財務管理,德國FHG的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土狼”植入了西方先進管理的靈魂,得以登堂入室,以嶄新的面孔與“獅子”站在同一水平線上,角逐高端市場。

在國外,美國時代週刊評價說,華爲正重複當年思科、愛立信等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歷程,並且正在成爲這些電信巨頭“最危險”的競爭對手。英國《經濟學人》的評價則是“它(華爲)的崛起,是外國跨國公司的災難”。在國內,華爲已經成爲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標杆,其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它本身所取得的成就。

華爲,中國的“土狼”

所有的這些讚譽,任正非都漠然處之,堅持自己的低調,從來不在媒體上露面,也不參與商業盛會,除了客戶誰也見不到他。筆者只能從他的一篇篇警示名作和華爲所取得的成就,來推測華爲的道路,華爲的理念,華爲的理想,華爲的生存祕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