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最近也聽說了一個數據:民政部公佈的中國“離結比”排名中,東三省佔了前四名。

根據2018年4季度民政部公佈的數據整理

圖源 | 每日經濟新聞

這是什麼概念?舉個例子,黑龍江省63%的離結比意味着:100對夫妻在黑龍江註冊結婚的同時,就有63對夫妻在註冊離婚。

馬克思在1842年的《論離婚法草案》中指出:

“在自然界,當任何存在物不再符合自己的職能時,解體和死亡自然而然就會到來。離婚僅僅是對下面這一事實的確定:某一婚姻已經死亡,它的存在僅僅是一種外表和騙局。死亡這一事實的確定取決於事物的本質,而不取決於當事人的願望。”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離婚雖是發生在小倆口間的事,但它遠非僅僅是個人的感情問題,更是整個社會中經濟、政治、文化的縮影。

作者 | 嚴飛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看理想主講人(節目即將上線)

文字經編輯整理

01

被誤解的“離結比”

這些天,很多朋友提醒我說,“東北三省的離婚率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名前四,特別是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離婚率,都超過了6成之多”。言下之意,東北人民都在忙着離婚,婚姻生活很不幸福。

這一組數據着實驚到了我。東北地區的離婚率已經這麼高了嗎?

再仔細查詢一番,才發現原來這裏面搞錯了一組概念。6成離婚的數據所對應的,並不是“離婚率”,而是“離結比”。

首先讓我們來區分一下兩個概念:“離結比”與“離婚率”。

“離婚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或按所給的年份,每一千人中離婚的數字(粗離婚率)。分母是總人口,分子是離婚次數。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公佈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17年中國離婚率爲3.2‰,即每1000人中有3.2對夫妻登記離婚。

“離結比”則是指某地區某段時間內離婚登記人數佔結婚登記人數比重,比如2018年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全國登記結婚人數爲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爲380.1萬對,離結比爲38%,這意味着平均每100對夫妻結婚,就有38對夫妻離婚。

相比於離婚率,離結比這一指標因爲只考慮離婚數和結婚數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而不考慮人口總數是多少,因此“離結比”的變化更能給普通大衆對我國婚姻的變遷帶來更加直觀的理解

《都挺好》

搞清楚了這一組概念,我們再來看看東北三省的情況。無論採用什麼樣的計算方法,東北三省的高離結比確實是不爭的事實。爲什麼?

這之前也有很多文章分析過這一原因。譬如有從房價入手的:在高昂的房價之下,大家紛紛通過假離婚、真買房的方式,解決這一生活難題;

也有從東北歷史文化入手的:從“闖關東”開始,東三省一直深受移民文化的影響,所以顯得更加開放和自由,生活方式、婚姻家庭觀念也因此較少的受到我國傳統婚姻家庭文化的影響。

圖源:截自李雨潼發表於《人口學刊》的相關文章

不過,以上兩個原因,都不足以充分解釋東北的特殊性。如果說是因爲房價,全國其他地區的高房價和通過假離婚購買二套房的現象,也比比皆是;如果說是移民文化和開放,深圳更應該具有代表性。

那麼,東北的特殊性又在哪裏?

02

離婚,源於人口流動產生的不穩定性

早在這一組高離結比數據引起大家關注之前,人們討論最多的,還是東北的經濟衰落和轉型受阻。在“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論調之下,更多的年輕人紛紛逃離東北,從前的“振興東北”越來越成爲一個口號式的標語,而很難真正讓東北地區恢復計劃經濟時期的榮光和活力。

我們首先要承認,經濟狀況對人們的婚姻選擇有重要影響。據《中國統計年鑑》記載,1995-1997年全國範圍內國有單位職工人數變化不大,但從1998年開始,人數就開始暴跌,到2002年,這一數據已經從1995年的10955萬人下降到6924萬人——6年間,國有單位職工數減少將近4000萬,其中大部分是因爲下崗潮

電影《鋼的琴》的社會背景,即是東北的下崗潮

與此同時,城鎮集體單位職工人數也呈大幅下降之勢,從1995年的3076萬人變爲2002年的1071萬人,減少2000萬。下崗人員增多,城鎮登記失業率攀升,從1995年的2.9%攀升至2002年4.0%。

而作爲老重工業集中的東北地區,這種情況只會更加嚴重。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們在經歷了國有企業下崗後,也許並不需要出走外地去打工,因爲他們的家鄉本身就佔據地理優勢,也享受到許多的政策扶持優惠,大多數人能夠在家鄉附近實現新的就業。而東北以及許多的內陸地區,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下崗,就意味着失去生活來源,許多東北家庭生活因此變得異常拮据。

前幾年有新聞報道,一些下崗職工家庭,丈夫載着妻子去洗浴場所進行皮肉交易,以賺取家用。

電影《下海》,記錄了東北90年代下崗潮中,女主爲了謀生到巴黎“站街”的故事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教授閻雲翔,曾在黑龍江省下岬村做過田野調查。他發現,20世紀70年代下岬村曾是一個相對成功的生產大隊,到了21世紀,卻成爲了一個人口流出的行政村——該村近70%的勞動力每年至少有四個月在城裏務工。

其中的原因是,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80年代出生的人們幾乎都沒有兄弟姐妹。集體化經濟解體的時候,他們還太年幼或者還沒有出生,未能分得土地。

而失去了土地和工作,便意味着失去了留在東北的理由。於是,大批的年輕人開始走出東北,向南出發,開始了外出務工的生活。

流動人口的增多,給婚姻家庭帶來很多的不穩定因素

許多人婚後不久就外出打工,感情基礎不牢固,夫妻分離,缺乏信息以及思想情感的溝通,極易導致離婚。

而對那些留守東北的夫妻來說,貧賤夫妻百事衰,經濟的缺乏帶來各種家庭矛盾,夫妻雙方的矛盾很容易被放大,離婚率升高也必然變成潛在的結果。

電影《山河故人》

下岬村只是東三省的一個縮影。人口的流動率和離婚率有很強的相關性,夫妻雙方流動率越高,離婚的比例隨之增高。而東北地區的高流動率,又是經濟結構性因素所導致的,難以在短時期內得到解決。

老重工業爲代表的經濟發展模式,必然意味着經濟發展的衰退,而經濟的衰退又導致人口自然往東部沿海地區流動和傾斜,而這種流動又必然意味着如果以家庭爲單位,就會出現家庭中的一位成員流動出省(一般多以男性爲主),而另一位留在省內,從而形成長期兩地分居的局面。

《鋼的琴》

最近,我在調研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東部沿海某一大型民營汽車製造企業,專門在每年的春天跑去長春的一汽,在工廠對面的酒店包下一層樓,進行人員招聘和麪試。招聘的條件只有一個,被應聘者必須拿着當月的工資條前來面試。這一家民企會根據工資條上的職稱技術信息,大致判斷出這一位應聘者的技術水平,然後再以工資條上三倍的薪資,將他們挖向這家東部沿海的企業。

因此,在這家位於東部城市的總部裏,充滿着大量說着東北話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從這一個小小的案例裏就可見一斑,因爲經濟不景氣、社會流動上升渠道受阻,導致東北地區人口流出率是多麼嚴重。而這一現象,自然就會產生一個非期然的結果:東三省的離婚率,要高於全國水平。(注:非期然結

03

離婚,在於經濟和情感成本的降低

離結比升高,直接原因是離婚的成本降低。這裏的成本包括經濟成本感情成本

就經濟成本而言,東北三省的人口城鎮化水平一直名列前茅,緊隨北上廣,多年位居全國前十。

城市化進程加快,造成家庭不穩定的因素隨之增加。美國學者K. D. Breault和Augustine Kposowa發表在《婚姻與家庭期刊》(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上的一項針對1980年美國3111個郡縣的調查發現,美國城鎮化水平對離婚率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其他社會經濟指標,居住在城市地區的人口比例(percentage of urbanity)平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離婚率就會上升0.41個百分點

過去,婚姻制度曾是經濟安全和生活穩定的一種保障,如今,越來越多的單身人士,無論男女都擁有了經濟獨立自主的資本,婚姻的這一傳統角色日漸式微。

而從情感成本來說,出生率的逐年降低,使得人們在離婚時更少的受到子女問題牽絆。過去20年間,東北地區人口出生率一直偏低,長期位居全國倒數,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並一度在2017年出現人口負增長。

這表明,相比於全國,東北地區更少的夫妻在離婚時受到子女撫養問題的阻礙,離婚時經濟成本的降低使得人們在離婚時更加的果決。

2017年中國各省常住人口增量排行情況,東三省均出現人口負增長

圖源 | 智研諮詢網

此外,據全國人口普查抽樣數據顯示,我國的戶均規模由1982年的4.41人/戶下降到2014年的2.97人/戶,這其中,傳統的幾世同堂的大家庭比例越來越少,三口之家的比例越來越高。

其結果是,傳統的家族對婚姻的約束也相應越來越小,離婚的感情成本也就隨之降低。

《都挺好》

換句話說,來自“上有老下有小”的束縛少了,選擇的餘地就多了。

04

離結比高升的背後,是更“敢”離婚的女性

與此同時,離結比的增高也是女性地位提升的結果。過去,許多女性即使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意,也不敢提出離婚。正如魯迅在《娜拉出走之後》的演講中所指出的: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夢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後,有時卻也免不掉墮落或回來。否則,就得問:她除了覺醒的心以外,還帶了什麼去?倘只有一條像諸君一樣的紫紅的絨繩的圍巾,那可是無論寬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她還須更富有,提包裏有準備,直白地說,就是要有錢

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女性如果缺乏經濟能力,即使掙脫了父權和夫權,依舊無法在社會立足。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女性外出打工,獲得報酬後實現了經濟獨立,且女性的就業率和收入水平在逐年升高,此時如果不滿足婚姻現狀就容易提出離婚。

過去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東北三省的男女性別比已經接近1:1,非常接近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的數據。

前文提到的該地區持續下降的出生率使得獨生子女成爲較普遍的現象,實際上也間接促進了男女平等。因爲只有一個孩子,人們對於子女的支持,無論男女,都是不遺餘力的。

對婚姻狀態不滿的女性會讓家人幫着離婚,離了婚的女性也會得到孃家人的支持和幫助。這都使得東北地區的女性在面對不幸的婚姻時,可以更勇敢地說不。

《都挺好》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倘若撇去上述的特性,東北地區的婚戀狀況也極有可能是我國整體婚戀觀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趨向

近年來,我國的結婚率逐年下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而離婚率卻普遍升高,對婚姻不滿意的人也更積極主動的選擇離婚。一方面,迅猛的市場化發展也讓國人的婚戀觀念呈現一種市場化的個人主義傾向。

《我的前半生》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預言,人類的家庭形式將隨生產方式的變化而變化。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經濟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受教育程度也相應得到大幅提高,對於婚姻意識也有了更多新的理解和態度,傳統的婚姻觀念自然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另一方面,近些年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給人們獨立和自主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可能。網絡爲信息交流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世界各國文化的交融,個人主義、進步主義、女權意識、同性婚姻等思潮也給大衆帶來了更多對於婚姻本質的思考和質疑。

也許,我們很快就將迎來一個新的婚戀時代。

嚴飛: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清華社會學評論》執行主編,清華大學仲英青年學者。求學於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曾任職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歷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比較政治、都市文化與治理,曾獲美國亞洲研究協會最佳研究生論文獎。

相關文章